清平樂 前題
漁梁渡口。霜氣濃如酒。昨夜秋江風力陡。紅遍萬枝鴉舅。
江頭何處漁郎,釣磯一網空張。浩皛鷗汀鳧渚,凄涼蟹舍漁莊。
漁梁渡口。霜氣濃如酒。昨夜秋江風力陡。紅遍萬枝鴉舅。
江頭何處漁郎,釣磯一網空張。浩皛鷗汀鳧渚,凄涼蟹舍漁莊。
漁梁的渡口邊,秋霜的氣息濃烈得像酒一樣。昨夜秋江上的風力突然變得猛烈,千萬枝烏桕樹的葉子都被染成了紅色。江頭的漁郎去了哪里?釣石邊的漁網空蕩蕩地張著。廣闊潔白的沙洲上,鷗鳥和野鴨棲息,蟹舍與漁莊一片凄涼景象。
漁梁:筑堰捕魚的地方,此處指有漁梁的渡口。
鴉舅:烏桕樹的別稱,其葉經霜后呈紅色。
陡:突然、猛烈。
浩皛(xiǎo):廣闊潔白的樣子。
汀:水中或水邊的小洲。
鳧(fú):野鴨。
渚(zhǔ):水中小塊陸地。
此詞具體創作背景無明確史料記載,推測可能作于秋季,作者途經漁梁渡口時,見秋江霜濃、風急葉紅,又遇漁人空網、漁莊凄涼之景,觸景生情而作。
全詞以秋江渡口為背景,描繪霜濃風急、烏桕葉紅的秋景與漁人空網、漁莊凄涼之象,通過蕭瑟景象傳遞秋日感慨與對漁人生活的關切,語言凝練,意境清冷,意象鮮明。
今夕何夕火西流,處處穿針閱女牛。銀燭光搖書幌冷,碧梧影落帝城秋。疏愚欲乞天孫巧,迂遠空懷杞國憂。坐久宴然清不寐,絳河如練近南樓。
濯濯寒逾潔,惟當老碧巖。幽心矢霜雪,疏影托松杉。山靜云千樹,僧歸月一帆。無人知此意,長詠付瑯函。
年年重六日,是我始生朝。自昔增悲感,于今更寂寥。盤餐慚草具,奠醊恨蓬飄。望里南云白,魂飛未易招。
屢向鄒人問,言從孔氏儒。隱輕齊石語,狂竄魯連書。漢店荒城在,秦碑劫火馀。緬懷觀禮射,臨去獨躊躇。
相忘人說在江湖,我謂詩壇道不孤。破帆破浪濕燈亮,共把冰心寄玉壺。
盤古山中太始雪,六月天邊萬里風。下界并愁炎火劫,丈人長對水晶宮。
重陽當痛飲,對酒更生悲。惆悵芝山夢,死生俱別離。
朝來檐鵲送聲忙,見說高人過草堂。風動似聞門外屨,晝長頻續案頭香。暖烘韶麗花含笑,雨閣輕陰日弄光。多少野橋東望意,碧云閑詠小山旁。
聞道蓬瀛外,鯨波若拔山。秦皇空望幸,方士去無還。縱有金銀闕,其如風浪艱。靜觀濠上理,心與廣川閑。
杏花斜約殘風住,枝上鶯聲注。鶯聲未已復馀陽,杜宇一聲漏入浣云江。寒衣未拂濕紅擁,堤柳壓煙重。明朝后日雨如前,誰去綠楊叢里問秋千。堂前碧草延茵浦,細徑斜煙縷。殘紅墜下拂頹襟,寸寸流波蕩去自無聲。啼鶯尚記當時棹,可惜和煙老。嘶蟬向夜守空池,何處孤琴攜月訪漣漪。
仕宦老不休,虞兵乃知止。低頭愧斯人,三嘆不能已。
萬里淮安客,孤舟強作詩。夜深霜露冷,天近斗星移。細酒甜如蜜,黃河濁似泥。梅花深處里,應是夢交時。
隕璧閩天紫氣微,十年空恨國工稀。猶馀明月人間號,不睹連城海上歸。及墓諸生封馬鬣,挑燈少婦泣牛衣。平生剩有遺書在,惆悵傳經心事違。
采采黃菊英,秀色真可餐。泛之清霞觴,薦以白玉盤。我欲持壽公,助發凌風翰。天地炯在眼,一舉非公難。
方寸忽波瀾,無聊強自安。愁腸如綆結,病體覺衾單。雨急天將曙,人喧夢未闌。塵勞拋不得,何處覓清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