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桓伊傳
上前奏笛串奴髯,
自倚哀箏詠刺讒。
太傅一聞流涕久,
使君于此信非凡。
上前奏笛串奴髯,
自倚哀箏詠刺讒。
太傅一聞流涕久,
使君于此信非凡。
桓伊在皇帝面前吹奏笛子,姿態昂揚;他自倚哀婉的古箏,詠唱著諷刺讒言的曲章。謝安太傅一聽便長久流淚,可見使君(桓伊)在此事上確實不同凡響。
桓伊:東晉將領、音樂家,字叔夏,小名子野,以善吹笛聞名,曾參與淝水之戰。
太傅:指謝安,東晉政治家、名士,官至太傅,與桓伊交好。
刺讒:諷刺誹謗他人的讒言。
使君:對桓伊的尊稱,漢魏時稱州郡長官為使君,此處借指桓伊。
串奴髯:或指吹奏笛子時的姿態,“奴”為語氣詞,“髯”指胡須,形容吹奏時的專注神情。
此詩為詩人閱讀《桓伊傳》后所作。桓伊在東晉權臣專擅、讒言盛行的背景下,以音樂為謝安鳴不平,其剛正與才華令后世感佩。詩人借此抒發對歷史賢臣的敬仰,亦暗含對現實中正直之士的期待。
全詩通過桓伊為謝安奏樂諷讒的典故,贊揚其音樂造詣與正直品格,以“非凡”二字凸顯人物價值,既有歷史縱深,又寄寓詩人對賢良的推崇。
南苑芳菲雨露新,空山寂寞獨離塵。也知樗散非時用,卻倚云林冷笑春。
眼底千山氣自雄,建瓴誰與扼兵沖。多情只有黃河水,護住秦關百二重。
把酒無從邀月色,共君且復聽灘聲。夜深燈影青溪上,魚尾搖船亦有情。蘭溪春水似蒲萄,越女如花壓小槽。今夜共君溪上醉,直須溪月照宮袍。
隱幾日初下,東巖興復饒。月高寒自照,花近夜相撩。濁酒頻堪寫,清弦豈易調。羅浮在何處,魂夢與逍遙。
鵲喜攜尊新客,魚迎散食小僮。岡腰暮靄凝碧,水面殘陽漾紅。
野寺峰巒合,云扃晝闃寥。虛窗臨樹杪,曲閣繞山腰。何事勞車馬,頻年走市朝。卻慚林下衲,閉戶草蕭蕭。
東風庭院夕陽天,恨綠愁紅又一年。春自要歸花自落,莫將芳事怨啼鵑。一鳥不啼春寂寂,百花都落雨濛濛。十分花鳥東風恨,半在詩中半酒中。
黃塵滿雙足,宜賦故山歸。解屨就清泚,舉頭看翠微。林?下窺膝,石蘚欲沾衣。更覓漁竿伴,閒來就釣磯。
酷似燕山竇十郎,靈椿初老桂枝芳。兩朝厚遇垂千稔,一日清明滿四方。玉佩丁東照蘭省,斑衣搖曳悅萱堂。他年參到平常處,便是長生不老鄉。
招秋秋日遙,招魂魂在否。春心散江南,極目猶千里。秋魂聚海北,傷懷迷尺咫。風蘭動幽壑,霜荷翻碧水。菲菲上下迎,入抱疑之子。明明掌上珠,寂寂衾中美。郁沒諸悲魂,悠悠三載矣。夢帝久難筮,巫陽今孰使。
且愛燈檠短,寧論劍鋏長。芝蘭照春紫,編簡著人香。賀監聊吳語,昌黎豈楚狂。豹文元炳蔚,未信霧能藏。
寒氣初濃風漸加,日光斜逗冷沉沙。皚皚恍憶峰前雪,獵獵真同塞下花。欲落群鴉千萬點,才添荒戍兩三家。回看夾道垂殘柳,百念攢心未有涯。
綠竹黃花共一叢,楚江日照自西風。屈原放逐娥皇杳,千古離愁此日同。
楛竹楛竹,曷覆我屋。零雨霏霏,爰居于獨。楛竹苦兮,我心悒兮。子之遠兮,漣漣泣兮。楛竹黃兮,我心煢兮。凄以風兮,及爾行兮。楛竹零兮,曷覆我兮。鬼蜮生兮,維我墮兮。風行于野,風行于澤。吹彼沉浮,萋萋枝格。
馀事文章亦耐攀,暮年一壑跨驢閑。爭墩句本思齊意,重博群兒謗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