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申元日口號六首
數行晴日照青鴛,春入屠蘇瀲滟樽。兒報山僧留刺去,未為無客到吾門。
黃絁五丈裁衫穩,黑黍三升作飯香。造物要教無愧怍,一身溫飽出耕桑。
南陌東阡自在身,耄年喜見歲華新。洛中九老非吾侶,且作山陰十老人。
晚涂初入長生運,新歲仍當大有年。剩與鄉鄰同覓醉,市樓酒賤不論錢。
去年迎客已蹣跚,今歲人扶出亦難??靶Υ宋趟サ降祝佤眯趺鄙醒院?。
仁和館外列鹓行,憶送龍舟幸建康。舍北老人同甲子,相逢揮淚說高皇。
數行晴日照青鴛,春入屠蘇瀲滟樽。兒報山僧留刺去,未為無客到吾門。
黃絁五丈裁衫穩,黑黍三升作飯香。造物要教無愧怍,一身溫飽出耕桑。
南陌東阡自在身,耄年喜見歲華新。洛中九老非吾侶,且作山陰十老人。
晚涂初入長生運,新歲仍當大有年。剩與鄉鄰同覓醉,市樓酒賤不論錢。
去年迎客已蹣跚,今歲人扶出亦難??靶Υ宋趟サ降祝佤眯趺鄙醒院?。
仁和館外列鹓行,憶送龍舟幸建康。舍北老人同甲子,相逢揮淚說高皇。
幾縷晴日照在青色的瓦當上,新春的氣息融入杯中瀲滟的屠蘇酒。孩子告訴我山寺僧人留下名帖離開,并非沒有客人到訪我的家門。用五丈粗布裁制的衣衫穿著穩妥,三升黑黍煮的飯散發著清香。造物者要讓我問心無愧,一身溫飽皆來自耕田種桑。漫步南北田埂自在悠閑,八九十歲喜見新年景象更新。洛陽九老并非我的同儕,暫且做山陰的第十位老者。晚年剛邁入長壽之運,新年又恰逢豐收之年。多與鄉鄰一同尋醉,街市酒價低廉不計較錢。去年迎客已步履蹣跚,今年要人攙扶出門也難。可笑這老翁衰朽至極,裹著厚裘戴著棉帽還喊冷。仁和館外排列著朝官隊伍,回憶當年送龍舟圣駕前往建康。屋北有位同庚的老人,相逢時含淚說起宋高皇。
青鴛:指青色的瓦當,代指房屋;或借指佛寺,此處指居所。
屠蘇:古代元日飲用的藥酒,有驅邪避疫之意。
刺:名帖,古代拜訪時投遞的名片。
黃絁(shī):粗制的黃色絲織物。
黑黍:黍的一種,黑色顆粒,可作糧食。
洛中九老:唐代白居易等九位老者在洛陽的聚會,代指老年雅集。
耄(mào)年:八九十歲的高齡。
鹓(yuān)行:朝官排列如鹓鳥飛行般整齊的行列。
高皇:此處指宋高宗趙構,或泛指宋朝開國皇帝。
此詩作于南宋庚申年(1200年)元日,陸游時年76歲,退居山陰(今浙江紹興)。此時詩人遠離官場,躬耕鄉里,詩中“山陰十老人”“一身溫飽出耕?!钡染?,反映其晚年歸田的生活狀態與心境;“憶送龍舟幸建康”則暗含對早年經歷與歷史事件的追憶。
組詩以元日為契機,從迎客、衣食、行止、鄉飲、衰態、憶舊六個角度,展現陸游晚年退隱生活的真實面貌。既有對平凡生活的珍視,也有對衰老的坦然與對歷史的感懷,語言平淡卻情感深厚,是其晚年詩風“清空一氣,明白如話”的典型體現。
寒柳哀歌動暮年,紅妝心史有遺編。飽看興廢漸成瞽,夙命圣狂終不遷。三世相仍死孤憤,兩間曾幾惜高賢。我來欲為斯民哭,滿地斜陽起亂蟬。
東風吹得乾坤解,雷雨作于初夏時。田畯暫停南畝耜,漁翁應罷水邊絲。檢身吾戴囚冠坐,宥罪孰為天下悲。此日鄉關千萬里,有人勤誦召南詩。
青云峰下紫云生,中有花樹春鳥鳴。聽鳥看云一杯酒,黃塵回首萬家城。
百尺清潭理釣緡,雙魚何意問沈淪。維舟敢道菰蘆客,入幕偏容草莽臣。海嶠塵沙埋駿骨,天都日月覲龍鱗。崢嶸八座家聲在,香案能無捧玉宸。
豫章湖上列仙居,曾借山人夜讀書。碧乳分茶烹雪水,青精煮飯薦冰蔬。攜尊屢醉云卿圃,著屐同過孺子廬。夢斷人間如轉燭,悲歌千里送靈車。
不似區區子午間,長教虞吏斷登攀。伯梁度世無尋處,卷取松風獨自還。
憶君初至時,投宿村店莫。門巷冷如冰,漫刺來一顧。升堂方下榻,出戶復就屨。綈袍寒不溫,北風攪庭戶。念君何以堪,此意推不去。強飯登前涂,為親善調護。
出塞風沙不浣衣,要分秋色占鷗機。遠書玉字傳霜信,斜落銀箏映冷暉。楚澤云昏無片影,湘江月黑見孤飛。當年系帛還蘇武,漢節仍全皓首歸。
大火趨南陸,白曜奄西藏。臨流有佳趣,愛此夏日長。朝發城南駕,暮宿水石傍。巨濤奠中嶼,以獻蛟龍光。負鰲疊廣廈,修甍臨上方。萬家背煙火,城圖懷慨慷。前溪澹平浦,鳧鹥向我翔。薰風從遠集,寶剎動微涼。主人愛敬客,樂飲不算觴。吳歌且莫發,越調且莫揚。請客扣缶和,聽我歌短章。榮哀有定理,聚散安得常。紅顏不努力,白首徒悲傷。枳棘叢嘉林,何以契蘭芳。素心晨共夕,莫惜愛杜康。歌者畢此曲,坐客亦沾裳。
華燈燭地起新聲,一片湖光妥帖平。丹桂風臨人面起,水晶船向月中行。
一幅面屏秋月圓,荻花楓葉染江天。江州自是無司馬,多少琵琶上別船。
君歸鄉國我淹留,寶劍長歌不盡愁。此日高城尋第宅,故家喬木在林丘。將軍豈識千金子,丞相曾封萬戶侯。別后相思重回首,白云飛散敬亭秋。
久客殊念家,歸途渺江漢。是身如浮云,罹此無窮患。今夕定何夕,一酌千憂散。從茲日曛酣,此意君莫間。
昨朝問竹城西去,今日看山湖來來。酌醪數斗且盡醉,好景百年能幾回?野草散光搖翠浪,風花移色閃蒼苔。飛流最是東南急,乘興無辭杖履陪。
別業歸來千里馀,泰山傾蓋喜無如。青衫不污新豐酒,白發終乘下澤車。地入東南空驛騎,雪消齊魯足淮魚。彼行此住情俱得,尚約雞肥落木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