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春宴圖歌
自有三山鎮京口,形勢跨絕東南山。江吞海吐互變見,參天峙地何巑岏。憑風倒影萬樓閣,動搖縹緲虛無間。色開島上金銀闕,氣接天中龍虎關。
我從唐翁畫圖見,大夫指點三山宴。仙人驂鸞倏來往,煙鬟霧佩流云霰。江桃千春一放花,海桑亙古終難變。
開圖為雁長生詞,卻訝丹青山水奇。白浪閃灼金芙蓉,青天靜拭青琉璃。蓬萊下用六鰲載,緱嶺遙將雙鳳騎。地靈生人本非偶,禱尼降岳理亦有。大夫家住三山口,綵衣歸來奉翁母,愿言壽比三山久。
自有三山鎮京口,形勢跨絕東南山。江吞海吐互變見,參天峙地何巑岏。憑風倒影萬樓閣,動搖縹緲虛無間。色開島上金銀闕,氣接天中龍虎關。
我從唐翁畫圖見,大夫指點三山宴。仙人驂鸞倏來往,煙鬟霧佩流云霰。江桃千春一放花,海桑亙古終難變。
開圖為雁長生詞,卻訝丹青山水奇。白浪閃灼金芙蓉,青天靜拭青琉璃。蓬萊下用六鰲載,緱嶺遙將雙鳳騎。地靈生人本非偶,禱尼降岳理亦有。大夫家住三山口,綵衣歸來奉翁母,愿言壽比三山久。
自昔就有三山鎮守京口,地勢超越東南諸山。長江吞吐大海景象變幻,山勢高峻直插天地之間。憑風倒映萬座樓閣,在虛無縹緲中動搖。島上顯現金銀宮闕的光彩,氣勢連接天中龍虎雄關。我從唐翁的畫圖中得見,大夫指點著三山春宴。仙人駕馭鸞鳥倏忽來往,云鬢霧佩如流霰飄卷。江桃歷經千春才綻放一次,滄海桑田卻亙古未變。展開圖卷題寫長生之詞,驚嘆丹青繪出山水奇絕。白浪中閃爍如金芙蓉,青天似擦拭過的青琉璃。蓬萊仙山由六鰲背負,緱嶺之上有人騎鳳遠馳。地靈生人本非偶然,禱求尼山降岳也有此理。大夫家住在三山口,身著彩衣歸來侍奉父母,愿您壽命如同三山永固。
三山:指京口(今江蘇鎮江)的三座名山,具體所指說法不一,或為北固山、金山、焦山。
巑岏(cuán wán):形容山高峻的樣子。
驂鸞(cān luán):駕馭鸞鳥,傳說中仙人的坐騎。
海桑:化用“滄海桑田”典故,指世事變遷。
丹青:指繪畫,此處代指《三山春宴圖》。
六鰲載:出自《列子·湯問》,神話中巨鰲背負海上仙山的傳說。
緱(gōu)嶺雙鳳:指王子喬在緱氏山騎鳳升仙的典故。
綵衣:用老萊子“彩衣娛親”典故,指子女孝順父母。
此詩應為題詠《三山春宴圖》的題畫詩,具體創作時間未詳。京口(鎮江)為歷史文化名城,三山為其地標,文人多有題詠。詩中“大夫”或為畫中主人,作者通過描繪圖中春宴盛景,結合神話傳說,表達對主人家的禮贊與祝福,當為文人雅集或應請而作。
全詩以《三山春宴圖》為依托,既狀寫京口三山的雄奇地勢與圖中宴游之樂,又融入神話典故渲染奇幻意境,最終落于對主人奉親長壽的祝愿。詩境宏闊,虛實相生,語言華美,是題畫詩中情景交融的佳作。
蟬鈿委,鳳幃空。結綺臨春,景陽歌殘沉斷鐘。落紅驚葉舞回風。御溝長蹀躞,水西東。
轉轂輕雷腸九折。月逐征程,夜夜清輝缺。落盡繁香春早歇,西風苦自吹黃葉。幾曲屏山山萬疊。翠幕金爐,此后應虛設。不惜流年烘久別,歸時可有馀香爇。
梨柿魚鹽來海上,殷勤持送與閒官。緣何似得千金贈,明日重親語笑歡。
麟髓簏,獺脂筒。剪發涂眉,脫簪非關秋扇風。卻憐金井墜芳桐。繞闌悲露草,兩心紅。
紅滿芙蓉菊滿黃,連朝衰病負秋光。乘除自此無憂惱,醉賞家園一萬場。
平生自笑書成癖,運墨圓毫日幾回。六角招人聊一戲,區區老媼復能來。
瓊淚赤,砑箋紅。錦臆纏綿,一篇無題詞思慵。卻愁難寄此心同。為君歌讀曲,夢魂中。
揚夢茶煙,回腸香印。晚風帷幕寒成陣。夜闌留取燭花紅,蠟盤不惜灰成寸。寶鏡塵昏,羅衫淚暈。眉痕深淺憑誰問?卷簾日日倚朱樓,燕翎不寄春前信。
帶日零風色未乾,肯隨槃俎斗斕斑。客爐爆處從氈破,女手批時忌蜜慳。
織女黃姑天一隅,九清飛馭盡通衢。年年須作秋風約,此事朦朧信有無。
鶯燕老,鳳鸞空。舊色羅裙,酒翻慵歌休洗紅。織愁如醉曲塵風。撇波魚尾赤,病秋蓉。
城里今年熱異常,出城蕭寺未全涼。發毛吹盡人間暑,除是芙蕖十里香。
散賦冗書高且奇,百篇仍有百篇詩。江湖休灑春風淚,十軸香于一桂枝。
奕奕流云度太虛,盛陳瓜果望天衢。嘗聞刻楮三年久,一夕穿針乞得無。
辭鳳輦,泣鮫宮。凍合銀瓶,竟床馀香分綠熊。麝塵棲簟掩熏籠。幾人簪白柰,吊驚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