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三十六首 其三十一
三世如來說妙義,
炎炎火燄雪火飛。
面前總是聽法底,
識取當頭底是誰。
三世如來說妙義,
炎炎火燄雪火飛。
面前總是聽法底,
識取當頭底是誰。
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佛宣講精妙佛法,熾熱火焰中似有雪片紛飛(喻佛法超越對立)。眼前皆是聽法之人,當認清當下的本來面目究竟是誰。
三世如來:佛教術語,指過去佛(如燃燈佛)、現在佛(如釋迦牟尼佛)、未來佛(如彌勒佛)。
炎炎火燄雪火飛:以火焰與雪的矛盾意象,比喻佛法超越二元對立的特質。
底:宋代口語,相當于“的人”,如“聽法底”即“聽法的人”。
識?。赫J識、領悟;當頭底:當下的真實存在,指修行者本自具足的佛性。
此偈為禪宗偈頌,創作于禪宗興盛的唐宋時期。禪宗強調‘教外別傳,直指人心’,此類偈頌常用于禪師開示弟子,破除對經典文字的執著,引導當下覺悟。
全詩以日常聽法場景切入,通過矛盾意象與設問,直指修行核心——認識本心。體現了禪宗‘于相離相,于念離念’的修行觀,語言通俗而義理深刻。
廣陌青樓楊柳新,鶯花時節可憐人。至今漢上多游女,笑折疏麻贈所親。
持心平厚勝澆浮,仕路徊翔四十秋。政事每于談笑辦,交親多向急難收。命由真宰隨窮達,身在勞生任去留。舊治昔年應畫像,龐眉聞訃淚先流。
宿雨淹歸騎,終朝在遠岑。閣中山木落,門外海云深。無復為吾適,況當懷所欽。應憐洋水上,何處托孤吟。
南國巳春暮,君行向北云。星江浮客影,日觀討仙群。忽愴茲晨別,翻疑前歲分。歸來竹窗下,欣把紀游文。
幽花開處月微茫,秋水凝神黯淡妝。繞砌露濃空見影,隔簾風細但聞香?,帀轨o黃冠濕,小洞秋深玉佩涼。一段凌波堪畫處,至今詞賦憶陳王。
唇齒江山作勝游,舊銜新拜古藤州。狄梁士氣從今盛,安定文風在此收。筆架龍山呈秀色,蓮花蘋水出雙頭。都門話別飛三爵,轉盼天南紫氣浮。
高樓臨大河,河水東北流?;ち袊狸?,馬鳴風颼颼。山麓有大墓,松柏夾道周。石人相對笑,賢哲皆荒邱。海上三青鳥,安石五色榴。棲遲惡水下,搖落炎海陬。感物失所托,彌生我百憂。君子貴早達,萬毛歸一裘。大覺付遺囑,任重在舍舟。荷爾前驅力,追隨馬祖游。
綠水橋西住謫仙,麗華膚發麗娟年。偷游乍識都知面,庇酒難忘錄事憐。窗下有時思夢笑,燈前長不卸頭眠。一雙弱手宜絲管,莫學河間但數錢。
鉛華非素賞,淡掃自蛾眉。不見采蓮女,荷花照葛衣。
燦澄輝滟瀲,正南極,壽星明。對黃菊華腴,紫萸香釅,蘭桂交榮。盈盈。畫堂瑞靄,恰陽和、噓暖做春晴。杯斝低傾縹釀,簾櫳細轉濃薰。良辰。腰笛與飛聲。賡雅更歌蘋。笑老子文章,門生壇坫,兒輩公卿。蓬瀛。種桑幾遍,定大留、人瑞看收京。??蜖巶髅讐?,摳衣愿領千觥。
濤沸中秋都似雷,碧天如洗見蓬萊。東方月出來何晏,一朵紅云擁節來。
夙予愛秋山,勉焉苦登踐。曳楫隨回川,望峰隨幾面。輕舠屬旋折,合沓形始見。微陽耀林麓,舍舟聊繾綣。遂造云路峰,石門憩苔蘚。村徑有高下,茶坪或夷衍。雞犬戀茆茨,人事遂初善。投策高崖側,解裝情已緬。虛窗對落日,孤松媚遠甸。雷壇度疏雨,名泉暗流轉。清寐漸良宵,幽懷自茲眷。
云開展遙空,俄傾霞如織。水繪湖中天,坐領黃金國。
人生南北浮萍耳,四海九州都是家。畢竟男兒心似鐵,莫將愁淚涴梅花。十年騎鶴夢悠悠,天地無情白發愁。歸到咸陽還似客,幾回腸斷望并州。小山山人荷為衣,松梅為屋竹為籬。檐花細雨青燈句,獨憶鄭老同襟期。紙衾如水夢難成,抱膝燈前讀北征。懊恨雁來無個字,海云千里雨溟溟。暮秋已誤張郎約,冬暮歸期又未成。趁取歲前到家好,春來怕有杜鵑聲。夢入羅浮歸興崧,回程約莫到閩中。何當載酒迎馬首,先生莫負琉璃鐘。梅花集里識真梅,曾讀梅花偈子來。四海交游君倒指,江南只有賀方回。銀鉤鐵畫憶珍題,筆法精神逼會稽??墒乔G州佳子弟,爭憐野鶩厭家雞。鄰墻砧杵送秋聲,云掩香幃六曲屏。燈下回文題未就,梅花明月一床冰。君行千里無幾微,六見月掛珊瑚枝。山猿野鶴俱無恙,獨有梅花欠數詩。
夾水松篁,一天風露,覺來身在扁舟。桂花當午,云卷素光流。起傍篷窗危坐,飄然竟、欲到瀛洲。人世樂,那知此夜,空際列瓊樓。休休。閑最好,十年歸夢,兩眼鄉愁。謾贏得、蕭蕭華發盈頭。往事不須追諫,從今去、拂袖何求。一尊酒,持杯顧影,起舞自相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