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啟南萱草
楚楚清芬老
別來猶爾芳
不須多種植
對此已憂忘
楚楚清芬老
別來猶爾芳
不須多種植
對此已憂忘
你姿態秀美,清香依舊,雖已生長多年;自別之后,依然散發著這樣的芬芳。不需要多栽種其他植物,面對你,憂愁已自然消散。
楚楚:鮮明整潔的樣子,形容植物秀美。
清芬:清香。
猶爾芳:仍然如此芳香。
憂忘:憂愁消散。
萱草在古代文化中常與‘忘憂’關聯(如《詩經》有‘焉得諼草,言樹之背’),推測此詩為詩人沈啟南(沈周)見萱草歷經歲月仍清香依舊,觸景生情而作,借萱草抒發借物忘憂的生活態度。
全詩以萱草為核心,通過描寫其秀美清香與忘憂功效,表達詩人對自然之物的喜愛及借助外物排遣愁緒的達觀心境,語言簡練,情感真摯,體現了傳統文人‘以物寄情’的創作特色。
四杰唐遺跡,千年此妥靈。草荒丞相冢,云鎖隱君亭。助教衣猶綠,翰林山尚青。因懷水南令,愁思繞春汀。
荊楚牛人驅厲氣,安豐棗臘祀蒼精。圣朝雖舉前朝事,不為禳祈為勸耕。
靜僻懶慢久,煩喧厭入耳。過客吐新談,意況殊不美。火炎幾車薪,難救一杯水。但坐問鄰醅,馀事莫掛齒。
四到蘄州,今年更是逢重九。應時納祐。隨分開尊酒。屢舞婆娑,醉我平生友。休回首。世間何有。明月疏疏柳。
賈后甘為廢戮人,齊王還殺趙王倫。一從天下無真主,瓜割中原四百春。
書生智膽起風雷,嶺外江山得此才。赤手南陲軍纛建,片帆西渡錦囊開。處身不為功名顯,布政都從謹愿來。難后只能容一面,病床研淚寫沉哀。
真珠市擁碧扶闌,十萬人家著眼看。獨恨登臨最高處,舉頭猶不見長安。
長憶山陰舊會時,王家兄弟盡相隨。老來放逐瀟湘路,淚滴秋風引獻之。
徘徊欣與賞心同,讀遍碑詞字字工。共嘆黃壚封白壁,一時悲淚灑秋風。
戲挽鴻濛訪赤松,瑤池車駕幾人從。迷途具茨悲前馬,沸鼎殘羹欲豢龍。貝闕漸深云叆叇,天衣璀璨玉丁東。塵堆已隔方壺遠,怕問蓬山第二峰。
重訂茅堂約,無嗔折簡招。追游匪公等,意氣向誰消。村釀分鄰甕,山蔬薦菊苗。安期如可訪,欲去海門樵。
捫蘿上絕頂,嵐氣濕繽紛。日色不到地,樹陰渾似云。僧歸過嶺見,樵唱逆風聞。更待詩人醉,狂書白練裙。
風色蕭蕭散酒徒,一蓑隨處占菰蘆。將親南下非潘岳,逐子東還是大姑。殘月夜投瓜步遠,斷霞朝擁石城孤。飛流百尺蘭陰下,倘覓玄真舊釣艫。
冬后五旬逢歲朔,臘前三白遍民田。朝來淑氣先時至,又見春秋大有年。
瘦筇支彳亍,狹路寫之玄。才從國子先生出,曾是分司御史來。一廉宜得能官譽,垂去還如始至時。曾觀海者難為水,自出山來無此游。幕中頗見此客不?江左喧傳某掾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