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枝十首 其七
盡有風流似昔年。幾回恨雨復嚬煙。生來不入靈和殿,恐被君王一晌憐。
盡有風流似昔年。幾回恨雨復嚬煙。生來不入靈和殿,恐被君王一晌憐。
危構壓江東,
江山形勝雄。
但聞竹枝曲,
不見胡床公。
特種降幡豎國都,秣陵宮闕聚妖狐。
日支調整新關系,南北勾通眾叛徒。
大寶喜登蠐閣揆,天皇遙拜效山呼。
任他鐵鑄夫妻像,志士由來不愛軀。
云松老畫師,現身為德士。蘭松怪石竹,小小六通戲。
京師大隱區,丈室蒲團地。江山百代秀,盡落師圈。
筆尖一指出,咫尺萬里勢。身輕臘逾高,雀喜瓶間寄。
相忘居井蛇,那有上天刺。于今七十年,應身常如意。
知無性七十,但有門不二。我家宦京國,識師已三世。
師來道故舊,多余不知事。笑指長須奴,見其雙丫髻。
一嘆歲月深,廿年屈伸臂。后佛十二日,早余廿三歲。
高坐天花來,面目難為秘。人天與佛祖,一樣毫端繪。
在天為虛空,在地為物類。當其下筆時,何者可思議。
未妨再七十,珍重眉毛翠。
竹枝環繞木為城,
海不揚波頌太平。
滿眼珊瑚資護衛,
人家籬落暮煙橫。
以矩名軒義已諧,方方尋丈自恢恢。
勿侵四壁藩籬限,不費一天風日來。
學者毋欺惟暗室,圣門所樂只靈臺。
盍朋但讀立齋記,誰謂顏居曰陋哉。
終歲供消遣,今宵忍更辭。
須知將去候,即是欲來時。
熰喜松明快,催嫌爆竹遲。
何如陳酒脯,酬我一年詩。
不與花爭世態紅。
玉鉤畫燭。金風簫鼓,迎送鵲橋云雨。
鴛鴦債欠許多時,著意在、今宵賠補。
才郎乞巧,佳人穿縷,癡絕不知甘苦。
夜深宛頸睡雙濃,那聽得、人間私語。
霜月寒如此,
江南想獨看。
無教作陰曀,
雙照淚汍瀾。
約伴尋春,何處玉鉤斜畔,暗數道、畫橋廿四。
向芳郊,酒簾畔,聽流水。歌聲美。
才過橋頭十五,小蘇家,鈿箏斜倚。
花雨霏微,紛紛海棠園里。喚流鶯、欲留無計。
待滿泛銀船,腸斷鴛鴦被。鮫綃拭殘淚,長記酒頭茶尾。
水北水南起隱君,
玉川破屋老攻文。
孔經自信衣裳在,
惜哉廬傳今無存。
三載役京口,十度過松江。垂虹亭下煙水,長是映蓬窗。釣得錦鱗成膾,快把雙螯浩飲,豪氣未能降。醉舞影零亂,心逐浪舂撞。
景蒼茫,歌欸乃,石空硿。蒹葭深處,適意魚鳥自雙雙。便擬輕舟短棹,明月清風長共,與世絕紛尨。嘉遁有真隱,不羨鹿門龐。
花品疇同古逸民,此花有骨不開春。
空山之中八九月,千載而上兩三人。
行傍巖崖思采采,如聞潭水尚粼粼。
潔茲筐筥齋心訪,日月精英冀得真。
南都從古屬偏安,便作兒臣亦大難。
將士淪亡司馬法,江山點綴沐猴冠。
和平兩字張群口,主義三民閉一棺。
誰識紫金山上墓,墓中雙淚不曾干。
臘雪已知收歲事,快晴喜復上朝暉。清樽要及東城醉,趁取風光未苦飛。
當年越相有青氈,百越于今奠枕眠。蘭玉階庭傳相業,聲猷剩在日華邊。
繽紛剪綵慶云低,佩玉搖金冷不知。禁殿想趨三白賀,微和先入萬年枝。
海邊草芥一冬新,況復冬溫接畛春。從此近城花漸好,不妨閑作惜花人。
巖壑未銷連夜雪,松篁深映一川梅。忍寒故作遲遲去,只為清香特特來。
喧喧暮雀啅寒枝,夜雪澄光入錦帷。示病維摩元不病,要收好語入新詩。
綵幡金勝裊宮云,碧甲紅芽巧斗新。異縣幽懷易牢落,強看兒女艷芳春。
輕綃乍試依微巧,蠟白仍隨掩苒春。忽得新詩知節物,衰遲渾似夢中人。
幕天席地供馀酌,惜月留云憶舊書。今日海邊消息斷,空令稚子摘芳蔬。
對雪惘然懷酒伴,縈心還復為詩魔。老農心念須三白,漁父家風想一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