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生行
君不見少府忘年交禰衡,中郎倒屣迎王粲。坐間賓客盡傾倒,海內賢豪流英盼。
古人愛才今不如,薛生豈得無嗟嘆。昨來布衣見天子,日向長安乘款段。公卿門前恥干謁,東歸把釣黃河岸。
年少今看萬卷開,遠游自負三山愿。丈夫有才須用世,未許終身隨草蔓。閑居好著子虛篇,行路長歌白石爛。
君不見少府忘年交禰衡,中郎倒屣迎王粲。坐間賓客盡傾倒,海內賢豪流英盼。
古人愛才今不如,薛生豈得無嗟嘆。昨來布衣見天子,日向長安乘款段。公卿門前恥干謁,東歸把釣黃河岸。
年少今看萬卷開,遠游自負三山愿。丈夫有才須用世,未許終身隨草蔓。閑居好著子虛篇,行路長歌白石爛。
你難道沒見過少府孔融與禰衡結下忘年之交,中郎將蔡邕倒穿鞋子迎接王粲的場景?座中賓客都為他們傾倒,天下賢士都流露出欽慕的目光。古人愛才的風氣如今已不如往昔,薛生怎能不發出感嘆?近日他以平民身份面見天子,每日乘著慢馬在長安奔波。他恥于到公卿門前求官,便東歸到黃河岸邊垂釣。如今他年少便已博覽萬卷書,遠游時懷抱探訪三山的志愿。大丈夫有才華就應報效社會,不能終生埋沒在草野之間。閑居時不妨寫下如《子虛賦》般的佳作,行路時可高唱‘白石爛’的歌謠等待明主。
少府忘年交禰衡:少府指孔融(曾任少府),與禰衡(東漢名士)為忘年交,見《后漢書·禰衡傳》。
中郎倒屣迎王粲:中郎指蔡邕(曾任中郎將),聞王粲來訪,急得倒穿鞋子相迎,見《三國志·王粲傳》。
款段:原指馬行遲緩,此指緩慢的馬。
干謁:為求仕而拜訪權貴。
三山:傳說中的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此指遠大抱負。
子虛篇:指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代指才華橫溢的文章。
白石爛:用寧戚喂牛時唱‘白石爛’遇齊桓公被重用的典故,喻懷才待遇。
此詩當為詩人見才士薛生雖有學識卻未得重用,感慨當下愛才之風不及古人,故借古喻今,既為薛生鳴不平,亦予其鼓勵。
全詩以古今愛才對比開篇,繼而敘薛生經歷,最后勸其用世或守志,主旨鮮明。既批判時弊,又展現對才士的期許,體現詩人對人才的重視與關懷,在同類題材中別具積極意味。
鴛鴦帳里暖芙蓉,
低泣關山幾萬重。
明鏡半邊釵一股,
此生何處不相逢。
玉仙瑤瑟夜珊珊,
月過樓西桂燭殘。
風景人間不如此,
動搖湘水徹明寒。
蟬翼輕綃傅體紅,玉膚如醉向春風。深宮鎖閉猶疑惑,更取丹沙試辟宮。
監宮引出暫開門,隨例須朝不是恩。銀鑰卻收金鎖合,月明花落又黃昏。
鈿尺裁量減四分,
纖纖玉筍裹輕云。
五陵年少欺他醉,
笑把花前出畫裙。
梁園縱玩歸應少,
賦雪搜才去必頻。
板落豈緣無罰酒,
不教客右更添人。
小樓才受一床橫,
終日看山酒滿傾。
可惜和風夜來雨,
醉中虛度打窗聲。
千萬長河共使船,
聽君詩句倍愴然。
春風野岸名花發,
一道帆檣畫柳煙。
重關曉度宿云寒,
羸馬緣知步步難。
此信的應中路見,
亂山何處拆書看。
矜紅掩素似多才,不待櫻桃不逐梅。
春到未曾逢宴賞,堪恨王孫浪游去,落英狼藉始歸來。
一話涔陽舊使君,
郡人回首望青云。
政聲長與江聲在,
自到津樓日夜聞。
滿眼青山未得過,
鏡中無那鬢絲何。
只言旋老轉無事,
欲到中年事更多。
梧桐葉落雁初歸,
迢遞無因寄遠衣。
月照石泉金點冷,
遙望戍樓天欲曉,
滿城冬鼓白云飛。
身隨白日看將老,心與青云自有期。今對晴峰無十里,世緣多累暗生悲。
文字波中去不還,物情初與是非閑。時名竟是無端事,羞對靈山道愛山。
眼看云鶴不相隨,何況塵中事作為。好伴羽人深洞去,月前秋聽玉參差。
歌闋樽殘恨卻偏,憑君不用設離筵。
未趨雉尾隨元老,羽書正急征兵地,須遣頭風處處痊。
闕下經年別,人間兩地情。
壇場新漢將,煙月古隋城。
雁去梁山遠,云高楚岫明。
君家荷藕好,緘恨寄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