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蒙恬墓
西北精兵閫外麾,
將軍一死竟何為。
只緣峻法基秦始,
不是奸謀中李斯。
二世山河隨逝水,
千年臣節重民彝。
路人指點荒墳處,
欲采溪毛一奠之。
西北精兵閫外麾,
將軍一死竟何為。
只緣峻法基秦始,
不是奸謀中李斯。
二世山河隨逝水,
千年臣節重民彝。
路人指點荒墳處,
欲采溪毛一奠之。
西北的精銳士兵在邊境之外由你指揮,將軍你一死究竟是為了什么?只因為嚴苛的法令源于秦始皇,并非是被李斯的奸謀所中傷。秦二世的江山如同流逝的江水般覆滅,千年以來臣子的節操比人倫常理更受重視。路人手指點著那荒涼的墳墓,想要采摘溪邊的野菜來祭奠你。
閫外麾(kǔn wài huī):閫外指京城外,代指邊境;麾,指揮。指在邊境之外指揮軍隊。
峻法:嚴苛的法令。
基秦始:以秦始皇為根基,指峻法始于秦始皇。
中李斯:被李斯設計中傷。
臣節:臣子的節操。
民彝(yí):人倫常理,指百姓遵循的道德規范。
溪毛:溪邊的野菜,古代常用作祭祀的供品。
此詩應為作者途經秦朝名將蒙恬墓時所作。蒙恬曾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修建長城,后被趙高、李斯構陷,被迫自殺。詩中結合秦朝因峻法而亡的歷史背景,借憑吊蒙恬墓,探討其悲劇根源與朝代興替的關聯。
全詩以蒙恬墓為切入點,通過分析其死因(峻法而非奸謀)與秦亡教訓,既肯定蒙恬的忠節,又批判暴政之害,是一首融合歷史反思與個人情懷的詠史懷古詩,展現了對忠臣義節的推崇與對治國之道的思考。
身閒類莫收,心靜情不流。片月自炯炯,孤云長悠悠。顛毛衰白高山雪,眉目寒清古澗秋。把似春風些子妙,施于草木十方周。
幕府征書日夜催,宮開碣石待君來。歸心更度桑乾水,伏櫪重登郭隗臺。花萼春回新侍從,風云氣隱舊蓬萊。暮年詩賦江關重,輸卻城南十里梅。
兩年離別書仍斷,三處相思夢忽通。旅食不知滁泰遠,追歡如在浙江東。秋來祗負茱萸插,歲晚還期鴻雁同。自小翱翔予最后,而今四十欲成翁。
攜稚山齋理梵書,廿年人事幾乘除?柴門石彴層層磴,腸斷元方舊捧輿。
日日水流西復東,干戈短景去匆匆。一身避亂辭鄉國,幾處移家類轉蓬。桂嶺瘴來云似墨,海門潮上日初紅。不知何日東瀛變,馬足車輪處處通。
朝過長流水,暮過長流水。流水流不休,行人行未已。
興慶池頭三月三,柳如拖綬草如衫。禊觴臨水筵相屬,文鹢凌波尾競銜。花雨亂飛紅撲蔌,峰螺遙聳碧嶄巖。芳辰況任游人樂,不必低將席帽攙。
客里難為別,徘徊日欲晡。留都聲藉甚,魏闕寵應殊。秋老山容減,潮平月色鋪。虞廷重欽恤,弼教簡名儒。
岸上芙蓉數尺高,閒居風物苦相遭。興來不用頻攜酒,臨水看花也自豪。
蕙圃何年入,重來物色添。美花紅白錯,佳果綠黃兼。字問停車久,詩題刻燭嚴。斯游興不淺,太史或能占。
別業幽棲處,攀緣及上方。地深松葉暗,天近桂花香。館客逢華薦,居人饋玉觴。青云從此去,回首意難忘。
肇應靈序,奄字黎民。乃朝萬國,爰徵百神。只展方望,幽顯咸臻。禮崇聲協,贄列圭陳。翼差鱗次,端拱垂紳。來趨動色,式贊天人。惟神鑒矣,皇靈肅止。圜璧展事,成文即始。士備八能,樂合六變。風湊伊雅,光花襲薦。宸衛騰景,靈駕霏煙。嚴壇生白,綺席凝玄。剛柔鳳位,惟皇配之。言肅其禮,念暢在茲。飾牲舉獸,載歌且舞。既設伊腯,致精靈府。物色惟典,齋沐加恭。宗族咸暨,罔不率從。展禮上月,肅事應時。繭栗為用,交暢有期。弓矢斯發,甕簝將事。圓神致祀,率由先志。和以鑾刀,臭以血膋。至哉敬矣,厥義孔高。帝敬昭宣,皇誠蕭致。玉帛齊軌,屏攝咸次。三垓上列,四陛旁升。龍陳萬騎,鳳動千乘。神儀天藹,睟容離曜。金根停軫,奉光先導。紫壇云曖,紺幄霞褰。我其陟止,載致其虔。百靈竦聽,萬國咸仰。人神咫尺,玄應肸蚃。自天子之,會昌神道。丘陵肅事,克光天保。九關洞開,百靈環列。八樽呈備,五聲投節。配神登圣,主極尊靈。敬宣昭燭,咸達窅冥。禮弘化定,樂贊功成。穰穰介福,下被群生。玄黃覆載,元首照臨。合德致禮,有契其心。敬申事闋,絜誠共報。玉帛載升,棫樸斯燎。寥廓幽曖,播以馨香。皇靈惟監,降福無疆。天大親嚴,匪敬伊孝。永言肆饗,宸明增耀。陽丘既暢,大典逾光。乃安斯息,欽若舊章。天回地旋,鳴鑾引警。且萬且億,皇歷惟永。
淵默湛存,道超見聞。真照本有,妙盡新勛。虛谷之神兮大千界滿,明月之影兮百億身分。無住也浮萍流水,自由也飛鳥行云。得之有據,用之不勤。
國有世謨,仁信勤歟。王實惛荒,終亡此乎。焉有力恣諂惑,而不亡其國。嗚呼亡王,忍為此心。敢正亡王,永為世箴。
茅舍疏籬古道傍,一枝的皪為誰芳。壺中春色從來別,冷落全勝白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