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三十四首 其十六
六年落草野狐精,跳出渾身是葛藤。打失眼睛無覓處,誑人剛道悟明星。
六年落草野狐精,跳出渾身是葛藤。打失眼睛無覓處,誑人剛道悟明星。
讀書不求名位高,
飲酒不盡千鐘醪。
得心每在淡與泊,
此中至樂誠陶陶。
先生閉戶穴《墳》《典》,
卅年門徑叢蓬蒿。
三公令仆斷夢寐,
淡如云影徑鴻毛。
忽傳不詔賁郡邑,
水南水北紛喧囂。
公卿合辭拜手薦,
漢廷經術千秋遭。
申轅年已憊筋力,
蒲輪難涉風塵勞。
上陳著述達黼座,
至尊下遣官胥鈔。
周情孔思審中正,
辨別白黑窮厘毫。
少司成職重太學,
帝命取式風之澆。
先生受官不受祿,
幾席講學仍衡茅。
走也仰鉆希萬一,
有似蟻垤窺潐峣。
韓門近在許僂入,
欲抉精髓棄粕糟。
寸莛巨杵叩俱應,
試聽鐄鐄天半鳴蒲牢。
楓香倚青壁,
魚樂茭蒲長。
溪翁戴笠來,
舟穩撥蘭槳。
欲談世清濁,
無復三閭文。
極目盼流云,
滄浪發孤響。
馀音繞空谷,
川綠平如掌。
呼翁不我應,
系此莼鱸想。
榮途素定不須忙,
羞作春妍愛古妝。
眾促奪袍詩進御,
君寧微服夜歸鄉。
怪來尊老升歌席,
移就菩提養病坊。
聞說重題新鶴表,
分留印綬與諸郎。
扁舟兩漁翁,
清唱發日暮。
安得如鴟夷,
相與五湖去。
縱馬去何之,獨自鞭絲飏。狼籍秋陰滴晚涼,幾點輕衫上。何處遠香歸,堤畔么禽唱。碧受風斜不見花,蔌蔌枯荷響。
沙白凈于銀,潤遍青青草。過雨何須潑水來,官路垂楊埽。暮色轉冥冥,多恐西風早。亦有松間解帶人,數騎尋秋到。
人事自不齊,天道寧可問?逐逐千庸愚,落落數才俊。
舉眼見成敗,誰能識利鈍?從古抱才士,湮沒赍此忿。
所賴賢者知,猶有千秋論。慨為當世惜,不獨一身困。
夭壽數之常,得此可無恨。蠻刀不華飾,都市頑鐵溷。
一朝遇有心,傾貲買不吝。取以試割切,無物可迎刃。
遂作感刀賦,自有虹光噴。寓物本非留,聊托抒其悶。
其人茍不朽,此刀何用殉?代為知己酬,金錯尚無遜。
思詩夜無寐,佳句招不來。
不思忽有得,清晨視空階。
昨日所未有,紅葉初可枚。
小雨過庭菊,一夕粲然開。
饑雀噪檐隙,紡車響林隈。
百動各有為,此復掛我懷。
秋意美初寒,經營一銜杯。
炊仆告薪盡,空庖風捲埃。
九日明朝是,
風煙故國非。
秋深菊未吐,
山險雁來稀。
久病虛時望,
疏慵薄宦機。
多君能作賦,
獨羨李膺歸。
憶昔秋齋聽夜鴻
憂時親見老成風
卅年殘客垂衰白
重到脩門愴軟紅
曲突徙薪皆歷驗
黨牛怨李亦成空
謝公遺事吾能述
惟有西州恨未窮
塔頂草茸茸,
有如發不剃。
原是螺髻塔,
是以現螺髻。
直下無君回避處,
聲色全彰第一義。
取相凡夫承不知,
頓悟圓音方了利。
舊隱嵩山陽,筍蕨豐饋餉。
新齋淅江曲,山水窮放浪。
乾坤兩茅舍,氣壓華屋上。
一從陵谷變,歸顧無復望。
漁樵憶往還,風土夢間曠。
恍如悟前身,姓改心不忘。
去年住佛屋,盡室寄尋丈。
今年僦民居,臥榻礙盆盎。
靜言尋禍本,正坐一出妄。
青山不能隱,俯首入羈鞅。
巢傾卵隨覆,身在顏亦強。
空悲龍髯絕,永負魚腹葬。
置錐良有馀,終身志悲愴。
人間著腳盡危機,
睡覺方知夢境非。
莫怪富春江上客,
一生不厭釣漁磯。
遲日芳眾草,
微風被野田。
荒山有吠犬,
窮屋亦炊煙。
花已清明近,
茶將谷雨前。
供輸了官事,
粗糲任吾年。
束卻青氈出泮林,一鞭驄馬氣骎骎。潢池誰遣驚濤起,閩海真成瘴霧深。武穆有冤皆切齒,王裒無淚不傷心。神游只在風云表,時聽中天彩鳳吟。
一喪移天三十春,心驚家難止清貧。囊中自幸無珠玉,膝下真憐有鳳麟。長憶萱庭稱壽斝,重看楓陛予恩綸。白頭已遂同歸愿,十里湖山隴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