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復東林書院詩四首 其三 奎文閣
杰閣崢嶸何壯哉,古招提畔一低徊。飛騰光氣連南斗,錯落星躔指大魁。多士藏修經數輩,知公靈爽在三臺。斯文未墜弦歌地,滌盡塵氛卻上來。
杰閣崢嶸何壯哉,古招提畔一低徊。飛騰光氣連南斗,錯落星躔指大魁。多士藏修經數輩,知公靈爽在三臺。斯文未墜弦歌地,滌盡塵氛卻上來。
兵衛森嚴萬幕屯,馬嘶人語靜中聞。天垣咫尺鑾輿近,望見龍光入夜云。
臥擁明衣席未安,齋郎早已報登壇。君王行處陽春在,不用靈犀辟夜寒。
金鑰重門暫啟扃,臘燈如晝辨人行。象牌分得清班賜,軍將無勞問姓名。
竹宮幽邃寂無聲,風靜空懸五色旌。月色照人清沁骨,萬松深處數寒更。
紫壇云霧切三臺,玉趾將臨畫鼓催。列炬照天馳道遠,佩聲遙自半空來。
仙《韶》隱隱落空蒙,壇下傳呼拜啟同。知是燔柴禮初獻,沉香火起燭天紅。
再出完名去,朝廷念樸忠。
言為漢班伯,學似魯申公。
滄海扁舟月,西樵大笠風。
投簪吾亦逝,倘許褐衣同。
古藤垂峭壁,
坐久煙嵐滴。
野寺隔林鐘,
夕陽牛背笛。
重陰繞屋蔽晴暉,
獨臥東庵半掩扉。
日似小年人事簡,
風如太古世情稀。
石田有稻供蔬食,
野徑無塵染素衣。
一段山居多少趣,
臨風幾度倦高飛。
種桑已值山河改,看菊還憐甲子同。
千載子云朱仲晦,不將應璩比陶公。
非有幽棲志,干戈莽自愁。
攜家思樂土,學稼服先疇。
黃卷孤鐙夕,青松古屋秋。
風塵雖未解,何敢竟淹留。
仁壽渠應爾,為君呼彼蒼。若人奚所恨,夫我謂難量。好學顏何泯,多才賈遽亡。乘除馀慶在,薿薿看諸郎。
百歲三之日,如君乃若然。謝庭凋玉樹,楚澤斃蘭荃。堂有雙親老,身無寸祿緣。英魂儻猶在,泣我此詩篇。
伊昔拜芝宇,詞場話俊游。一從分袂日,五閱鲙鱸秋。別夢思何極,長川逝莫留。蓋棺俄隔世,空遣淚橫流。
二老因何夢里逢,虬髯鶴發盡仙容。至言餐后猶如見,月白堂虛五夜鐘。
紫芝眉宇共依依,手示青囊意已微。夢破自知還自愧,屋梁空見月斜輝。
殷勤傾濁酒,
與爾結幽情。
已快連朝賞,
還申后日盟。
白云常在眼,
流水莫收聲。
題遍巖間石,
君應更著名。
明明佛日在顛崖,
何事山嵐不肯開。
諸處即無甜水草,
莫牽牛下雪山來。
載酒閑過舊草堂。冷煙絲雨別愁長。乍歸又復整行裝。
長記名園游賞日,斑騅曾共系垂楊。只今回首惱人腸。
秦淮月,望斷楚云低。生怕風高多鬼語,還驚潮落有鶯啼。愁煞畫樓西。
寒涼徹骨時,
通身難去處。
其間有眼在,
新豐一曲子。
陣壓如山一面當,
不勞突騎佐漁陽。
兵因數少翻騰趠,
帝尚年輕易奮揚。
計定入關除莽亂,
功成踰月哭兄喪。
艱危卒就中興業,
此是開基大戰場。
濛濛連夜雨,曲曲帶溪山。隔水分喧寂,經旬斷往還。天連滄海近,人比白鷗閒。多藉東風力,吹春到閉關。
初有江山勝,況逢花柳春。曉云含宿雨,暖吹約輕塵。樹里看孤棹,煙中辨四鄰。幾年京國夢,喚醒愛閒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