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令
玉壺塵靜。蟾光透、一簾疏影。偏愛水月樓臺近。畫闌獨倚,風度寒香陣。
猶記曲江煙水恨。嘆凄涼誰問。夜深沙觜霜痕印。嚼花拚醉,枝上春無盡。
玉壺塵靜。蟾光透、一簾疏影。偏愛水月樓臺近。畫闌獨倚,風度寒香陣。
猶記曲江煙水恨。嘆凄涼誰問。夜深沙觜霜痕印。嚼花拚醉,枝上春無盡。
玉壺般的室內潔凈無塵,月光透過簾子,映出稀疏的花影。我特別喜愛這靠近水月的樓臺。獨自倚靠在雕花欄桿上,微風送來陣陣寒梅的清香。還記得在曲江畔因煙水引發的愁恨,可嘆這般凄涼又有誰過問。深夜里沙灘上印下了霜的痕跡。我嚼著梅花,拼卻一醉,仿佛感覺梅枝上春意無窮。
玉壺:室內美稱,也暗示環境清幽。
蟾光:月光,傳說月中有蟾蜍。
畫闌:雕花的欄桿。
曲江:水名,在今陜西西安,常為文人游賞之地。
沙觜:沙灘突出的地方。
嚼花:指賞梅,古人有嚼梅之舉。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詞中可推測,詞人或許曾在曲江有過一段不愉快的經歷,留下愁恨。當下在一個月夜,于樓臺賞梅,觸景生情,回憶起過往,寫下此詞。當時詞人可能處于孤獨寂寞的心境。
這首詞主旨圍繞賞梅展開,抒發了詞人復雜的情感。其突出特點是景中含情,借景抒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詞人細膩的情感和較高的創作技巧。
開卷何曾有益,歸家早已無田。杜鵑聲里自年年。圍爐中夜坐,照影一燈燃。詩酒難消歲月,功名易化云煙。今宵何事動心弦。笙歌辭舊歲,山水入新篇。
不從火候問天師,桃核紅開勝玉卮。秋老藥苗香石徑,身和月色照霜眉。蛟號海屋千珠集,槎泛天河八月時。共是蓬壺煙樹客,錯傳潘岳鬢成絲。
玉娘一曲叫天鵝。此地曾經牙板過。十五年前細腰柳,而今枯瘦十圍多。
擾擾終何得,蕭蕭亦自如。將求解牛道,要解斲輪書。
云北人言是北溟,脩鱗可駕上金庭。高風已得扶搖便,聊向虛窗聚德星。
蕭艾青青煙雨中,錦囊誰與奏薰風。驂驔駿騎來燕市,迢遞翔鶤仰漢宮。竹葉謾隨人意綠,榴花孤倚客窗紅。去年此日衡門下,笑看菖蒲碧澗東。
獨整王師陌上游,村莊兒女盡凝眸。請看我亦何曾異,畢竟人間不剃頭。
天子親行畝,微臣相秩宗。清塵傳蹕靜,瑞靄出郊濃。高柳喧靈鵲,華芝結袞龍。普天應有兆,九谷在三農。
多少凄涼,夜深猶向東風訴。暗催舂暮。不管天涯苦。月落紗窗,細滴芭蕉露。芳情阻。夢隨飛絮。吹遍江南路。
疊石成山山幾丈,上頭新種蒼松。夕陽林際送微風。樓臺映湖水,倒影閃青紅。烏發明眸誰氏女,短橈蕩入花叢。那回逢處又相逢。知伊應識我,一笑暮煙中。
年少登高意氣多。黃花壓帽醉嵯峨。如今滿眼看華發,強捻茱萸奈老何。千疊岫,萬重波。一時分付與秦娥。明年身健君休問,且對秋風卷翠螺。
剛氣自負,奇節自喜。中庸或乖,頑懦愧死。正論難合,直道不容。一代名臣,孰能置公。
鶴峰清絕萬山呈,卻待坡公始得名。江走縠紋來百里,帆懸斜照掠孤城。當年旅寓聞鐘地,此日華筵奏曲聲。不有能詩賢令尹,只應長揖禮先生。
泗水飛沉周寶鼎,霸城遏住漢銅人。人心不似無情物,多少英豪入魏秦。晉將屈乘餌來虞,越送西施買斷吳。馬齒雖高人未老,五湖風月?陶朱。黃門常侍禱明堂,竇武陳蕃橫被殃。料得天公方睡著,不應受囑變官方。
吾父歸九原,荒碑掩黃土。孤墳千里遙,相隔如遠古。今夜北風寒,燈下翻舊簿。遺像望儼然,悲哉傷肺腑。如聞呼兒聲,哀哀一何苦。憶父沉疴時,倚床氣若縷。朝暮盼我歸,歸期屈指數。援筆不成書,戰抖失橫豎。我為稻粱謀,羈羽重慶府。及至還故家,相顧不能語。思之痛何如,事往焉可補。掩卷起悲鳴,不覺淚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