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蓮子
采蓮江浦覓同心,
日暮風生江水深。
莫言花重船應沒,
自解凌波不畏沈。
采蓮江浦覓同心,
日暮風生江水深。
莫言花重船應沒,
自解凌波不畏沈。
在江邊的水濱采蓮,尋找心意相通的人;傍晚風起,江水變得更深了。不要說蓮花太重船會沉沒,我自然懂得在水上行船,不怕船兒下沉。
江浦:江邊的水濱。
同心:指心意相通的人,此處或指戀人。
花重:蓮花因數量多或水分重而壓船。
凌波:原指在水上行走,此處指駕馭船只在水面行駛。
沈(chén):同“沉”。
《采蓮子》為唐代樂府詩題,多反映江南采蓮民俗生活。此詩應創作于唐代民間或文人擬民歌時期,通過采蓮場景刻畫普通勞動女性的精神風貌。
詩中以采蓮為背景,通過環境描寫與人物自白,塑造了勇敢自信的采蓮女形象,語言質樸生動,是唐代民歌中反映勞動生活的典型作品。
碣石談天雪欲寒,
部中星使向長安。
儻思五嶺經行地,
驛寄梅花歲歲看。
春閨日暮,輕寒已著櫻桃樹。博山小篆飄香縷。斜掩青樓,一陣銷魂雨。
夜深珂雪偏難住,金尊小泛蘭陵醑。酒紅漸入香肌去。懶剔金荷,細對菱花語。
我愛瀛洲侶,簪毫玉殿東。朝陽鳴紫鳳,南國避青驄。
見說戈鋋急,仍聞杼軸空。隨軒題尺牘,計日獻重瞳。
日下占持節,言遵越水湄。白云從此近,芳草與心期。
星使金為斧,春筵玉作卮。恩華何以答,王事莫云遲。
我家樵水東邊住,
手種寒梢一萬栽。
客路十年清夢斷,
誰將疏影巷中來。
當道豺狼據上游,埋輪無地合歸休。
庸知精衛能銜石,竟有將軍肯斷頭。
力抗神奸爭大局,魂歸滄海泣同舟。
于忠肅是鄉先輩,共指西湖作首邱。
風瀟瀟。雨瀟瀟。燈暈紅星不耐挑。夢兒和淚拋。
醒無聊。醉無聊。似恐離人魂未銷。隔窗多種蕉。
老農遺舊業,世事厭新聞。落日明蒼野,秋風散白云。樹陰唯犢共,渚月許鷗分。寄語州仇輩,何心預此文。
入秋殘暑退,向晚病心清。露葉和螢墜,風條雜鸛鳴。最甘蔬飯潔,漸怯葛衣輕。坐聽西樓角,嗚嗚向月明。
曾斥邪蒿直講筵,急難謀國匪身便。
譴何終抱此純白,揵戶獨草吾《太玄》。
老鶴沖霄砦空在,一龜支榻氣猶全。
平泉無數髯諫議,歲晏直并松心堅。
報國殲讎正此時,
紛紛將士盡登陴。
十年我亦曾磨劍,
安敢軍前后健兒。
籬角黃疏,墻根秋老,好句覓向誰邊。石湖新譜,花發范村前。霜色偏饒爛漫,都埽卻、荒徑寒煙。君知否、提壺健者,供養已經年。
經年。閒里過,多情夜雨,白發三千。便家無山住,境亦神仙。我欲狂歌置酒,拚一醉、舞蔗當筵。歸來后、鐙青月白,殘夢故鄉天。
云無一縷干明月,
橋有千尋臥淥波。
料得人間無此景,
中秋對月興如何。
丹峰突出鴻濛外,瑞靄氤騰紫翠間。
太乙老翁盤石坐,萬年臺杞祝南山。
岱岳每瞻臺極北,和風人在慶云間。
摳衣尚愧升堂步,何日崇登絕嵿山。
引得清光滿纻羅,
虬枝繁蔭出高柯。
斗然風過濤聲響,
不似驚心宦海波。
別酒才醒,離程乍遠。蘭橈斜閣煙中飯。
霜華昨夜濕銀篝,夜深記有人低喚。
腸斷難禁,魂銷何限。鄰舟商婦箏聲換。
一分明月照河橋,橋頭船里愁千萬。
梧桐雨洗池塘碧。卷簾花氣絲絲濕。
紈扇晚生涼。步搖簪鬢雙。
冰綃通體薄。合喚玲瓏玉。
記聽四弦秋。月明人欲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