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蟲吟 其一
蟲有促織兒,憂人不憂己。
華身有龍鸞,不出工女指。
瓦礫為堂奧,青莎作衣被。
一身可自了,剌剌不能已。
白露夜庭空,凄其行去矣。
金屋白玉床,貴人呼不起。
蟲有促織兒,憂人不憂己。
華身有龍鸞,不出工女指。
瓦礫為堂奧,青莎作衣被。
一身可自了,剌剌不能已。
白露夜庭空,凄其行去矣。
金屋白玉床,貴人呼不起。
蟲中有叫促織的蟋蟀,它只為他人憂愁而不為自己擔憂。它身上有龍鸞般的華麗花紋,卻常與織女的生活相關聯。以瓦礫堆作為居住的地方,用青莎草當作衣被。它自身能夠自足,鳴聲剌剌不斷。白露時節的夜晚庭院空寂,它凄涼地離去。即使在金屋白玉床的華麗環境中,貴人呼喚它也不回應。
促織兒:即蟋蟀,俗稱蛐蛐。
龍鸞:龍與鸞鳥,此處形容促織身上的花紋華麗如龍鳳圖案。
堂奧:原指房屋的深處,此處指瓦礫堆成的住所。
青莎:青色的莎草。
剌剌(là là):象聲詞,形容蟋蟀的鳴叫聲。
凄其:凄涼的樣子。
金屋:華麗的房屋,此處指富貴人家的居所。
貴人:指有權勢或地位尊貴的人。
《十蟲吟》為組詩,多以小蟲為題材,托物寄意。此首或作于作者觀察蟋蟀生活之際,通過對促織的細致描繪,反映其對平凡生命價值的思考,可能隱含對當時社會追名逐利風氣的含蓄批評。
全詩通過描寫促織的生活狀態(以瓦礫為居、青莎為被)及其“剌剌”鳴唱、“貴人呼不起”的特質,刻畫了一個自足獨立、不慕榮華的小蟲形象,借此贊美平凡生命的質樸與堅韌,語言平實而意蘊深刻。
昔從招提游,岸柳擘新絮。
那知再到時,葉落滿庭署。
爭如青青松,寒暑了不與。
古干屈龍蛇,依然舊游處。
觸物轉多時,何以消百慮。
陶潛早解此,撒手賦歸去。
紛紛世俗流,何用苦懽飫。
試問皎然師,茶香得誰助。
重惜夫君去,哀吟思不窮。
江淮經畫里,風雨笑談中。
志大長違俗,才高無近功。
蓋棺公論出,誰不羨豪雄。
有心切勿去鉤玄,鉤得玄來在外邊。
何以罷休依本分,孝慈忠信乃天然。
此天然處不亦妙,費盡思量卻不到。
有時父召急趨前,不覺不知造淵奧。
此時合勒承認狀,從古癡頑何不曉。
夜蚊告教一何奇,妙語都捐是與非。
偏向耳旁呈雅奏,直來面上發深機。
惜哉頑固終難入,多是聾迷聽者希。
費盡諄諄無領略,更煩明月到窗扉。
孕秀鐘鼎慶源長,屬近親依日月光。
弧矢影侵槐陰綠,熊羆夢入藕花香。
詩書博雅今平獻,政事精明古趙張。
九府本根關大體,故分華節到鄱陽。
多謝天工意已勤,四時換樣示吾人。
碧桃丹杏分明了,綠艾紅榴次第陳。
秋鴈聲中休鹵莽,雪梅枝上莫因循。
機關踏著元非彼,正是吾家固有身。
擲米不盈掬,群雀下階除。
昂昂圃中鶴,飯糗不可呼。
嬉翔白云外,飲啄青山隅。
日淡煙水鄉,風曬翎羽舒。
群雞汝自況,乘軒我何拘。
秋原忽清唳,杳杳聞碧虛。
志士甘水菽,三四羞猿狙。
寄語飛鳴侶,悠悠差自如。
鴉烏鳴屋山,平生不為惡。
干鵲噪庭樹,一世常牢落。
安有無妄福,兇災或無作。
身貧乏名譽,屋漏無愧怍。
春風拂茅簷,聽汝相嘲謔。
禍福心悠悠,曲肱常自樂。
親舊頻凋喪,于今能幾人。
光陰雙轉轂,富貴一微塵。
自嘆癡頑老,人憐衰病身。
直饒心似鐵,未免鬢如銀。
安樂能延壽,憂勞漫損神。
平生齊得喪,六十六年春。
維公誕彌,端月維時。
夢維熊羆,何以壽之。
南山維基,大椿植之。
毋祝毋祈,公自有之。
某也作頌,于以敬之。
夜泊貴池口,此情殊黯然。
思親空有淚,感舊不成眠。
棠舍清陰在,桐鄉舊政傳。
終天成永感,忍聽蓼莪篇。
耆舊如公少,明時豈棄材。
一麾聊出守,三徑即歸來。
白璧人何在,黃粱夢已回。
秋風正搖落,楚挽不勝哀。
風流蘊藉足儀型,小屈旌旗鎮列城。
筆下雄深過班馬,胸中灑落似張程。
載賡宵雅推多士,寧許皇荂繼大聲。
聞說河南詩有序,從今亦有口傳名。
昔年清江上,再拜投漫刺。
匆匆僅班荊,春風滿懷袂。
自此成契闊,書郵剖疑義。
此理有會通,萬徹而一致。
縷縷為我言,顛倒行間字。
濯手時一觀,如烹大鼎胾。
嘆我無持操,莫勵四方志。
君子不再見,已負終身愧。
從今一杯月,永墮湘中淚。
瘦馬踏亂山,盤折度村塢。處處花柳明,耕鋤徧垅畝。
麥苗見膚寸,拳屈方出土。乃知去夏旱,布種坐遲暮。
夏租竟如何,未免催迫苦。投鞭扣蕭寺,來謁張公墓。
再拜拭淚行,疇昔感知遇。盛年厭紛華,騎鯨上天去。
校讎三洞章,飛仙自儔侶。笑唾人間世,一品竟何補。
世人患死生,未究死生故。是生本不滅,來往若寒暑。
休矣勿復言,僧窗睡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