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夢令 自題桃花繡球畫扇
簇簇花團錦繡。
一笑東風依舊。
撥悶寫丹青,
倩影明姿娟秀。
春晝。
春晝。
無奈困人時候。
簇簇花團錦繡。
一笑東風依舊。
撥悶寫丹青,
倩影明姿娟秀。
春晝。
春晝。
無奈困人時候。
一簇簇花團如錦繡般絢麗。東風依舊,仿佛在微笑。為排遣煩悶而繪制丹青,畫中倩影姿態明麗娟秀。春日的白晝啊,春日的白晝,無奈正是令人困倦的時候。
簇簇:形容花團聚集、繁茂的樣子。
錦繡:原指色彩鮮艷的絲織品,此處形容花團絢麗如錦。
撥悶:排遣煩悶。
丹青:中國傳統繪畫常用朱紅、青色,故以“丹青”代指繪畫。
倩影:美麗的身影,此處指畫中描繪的桃花繡球。
娟秀:秀麗、柔美。
困人時候:春日因氣候溫暖、陽氣升發而令人容易困倦的時節。
推測此詞為作者春日自題畫扇所作。春日閑暇,作者以繪制桃花繡球畫扇排遣煩悶,卻因春晝的溫暖慵懶更添倦意,反映了閑適生活中細膩的情緒波動。
全詞圍繞畫扇創作展開,前半描繪畫中花團明麗之景,后半轉向春晝困人之情,以小見大展現文人雅趣與自然時節的微妙互動,語言清新,情感細膩。
舊日豪情,中年樂事,屈指已成烏有。萬斛閒愁,掮起掉頭雨走。掙暫時、眼下安生,經多少、不堪回首。算人生、原自無聊,思量萬物盡芻狗。年時猶記醉里,愛道高歌鼾睡,全忘昏晝。爭奈醒來。又到銷魂時候。驚打窗、細雨斜風。怕照眼、落花疏柳。只而今、常把凄涼,細嘗權當酒。
春日江郊,素娥吹下銀幡舞。東風點點亂茶煙,留到明朝否。掩袖凝寒不語。漫粘酥、枝枝縷縷。斷腸何似,飛絮多時,落梅深處。仙掌擎來,翠眉斂半看成露。驚沙馬上面簾輕,誰貴氈廬主。多少高陽伴侶。到如今、沉冥幾許。乘槎相問,萬里銀河,欲歸無路。
按舞驪山影里,回鑾渭水光中。玉笛一天明月,翠華滿陌東風。
往年讀書竹深處,君家叔父相賓主。一門群從君最奇,賦詩已有驚人句。秋高沆瀣瀉金莖,日迥瑤臺森玉樹。邊烽飛度吳江浦,燕歸盡失舊門戶。十五年間百憂集,相逢不敢訴艱苦。昨者見君俱老蒼,形容雖變氣如故。青眼惟逢舊客開,素衣不受緇塵污。松下長琴按新譜,流水高山必自語。聽者不知復不顧,始見高人有真趣。乃仍食貧忍羈旅,俯仰詞林誰比數。射工伺影江波暮,長日閉門傲寒暑。云松千尺冥冥風,野桃三月瀟瀟雨。
海寧號樂土,夜戶常不關。一二或梗化,往往潛榛菅。云誰事姑息,縱彼踰大閑。侃侃歐陽子,一朝破冥頑。鳴厖臥而嬉,警柝相與閒。行人亦胥慶,煙火連青山。
列翠峰巒秀,仙都氣象清。三陽端正玉鰲形。一氣自天成。萬疊云山深處。別是洞天幽圃。何人能得久閑居。清靜樂無余。
谷口重陰鎖未開,寒風應識夜啼哀。南飛下攫皆無計,不見丹山老鳳來。
臥聞窗間雨,蕭颯夜將深。轉望壁上燈,依微照孤衾。撫茲凄絕候,感此遲暮心。平明視青鏡,白發滿華簪。攬衣起中夜,感嘆成嘯歌。百年事形骸,所得良不多。生理既茫昧,動靜防禍羅。歸哉南山陲,石田蔭松柯。
吾鄉先輩盛流傳,疑信相參苦未堅。踏破草鞋無覓處,始知吾道有真詮。
召節西來屬老成,乞身終欲返巖扃。新書未奏三千牘,舊說曾翻十二經。漢室首推施氏易,衛人端識孔悝銘。儒宗學府今誰輩,空使諸生記典刑。
才看青鳥啟芳辰,滕六飛花爛目新。帶雨無聲潛入夜,裁冰不解暗生春。年登南畝知誰卜,日醉東風樂更真。十四飛鴻促銀燭,不知斗柄轉高旻。
長醉從今睡不醒,旋教魂路隔幽冥。風霜應絕難言苦,手足空馀未了情。悲寂寞,嘆伶俜。可堪草草付殘生。黃泉果有輪回事,轉世還期作弟兄。
躁進莫若止,知止即知足。食味止適口,玩色止閱目。小隱止茅舍,粗煖止布服。言止罔造次,行止謝欺覆。心常以止樂,分不以止辱。多君止名庵,止健大人獨。
題門人至從書鳳,寫字誰憐可博鵝。獨露亭中未歸客,懶聞成癖奈詩何。
為聽松風直過溪,長琴分與小童攜。白云不隔天臺路,千樹桃花一鳥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