覽鏡初見白發
悠悠四十六年春,
覽鏡驚看白發新。
已分逍遙酬日月,
東風何用妒閒人。
悠悠四十六年春,
覽鏡驚看白發新。
已分逍遙酬日月,
東風何用妒閒人。
漫長的四十六年光陰流轉,對鏡自照驚覺新生了白發。早已安于以逍遙自在的心態度過歲月,東風又何必去嫉妒我這閑適之人。
悠悠:形容時間漫長。
覽鏡:照鏡子。
分(fèn):甘愿、安于。
酬:酬答,此處指度過、打發。
閒人:閑適之人,“閒”同“閑”。
此詩或作于作者中年時期(四十六歲)。人至中年,常見對歲月流逝的感慨,但詩人以豁達心態面對白發新生,反映其經歷世事沉淀后,更注重精神上的自在閑適,創作時心境平和超然。
詩寫覽鏡見白發的日常場景,卻突破傳統嘆老主題,以“逍遙”“閒人”傳遞豁達心境,語言質樸而情感真摯,展現了對生活灑脫淡然的態度。
浙江江上郡,楊柳到時春。
塹起背城雁,帆分向海人。
嶠云侵寺吐,汀月隔樓新。
靜理更何事,還應詠白蘋。
鴉散陵樹曉,筵開穗帳空。
嬋娟寵休妒,歌舞怨來同。
往事與塵化,新愁生曲終。
回軒葉正落,寂寞聽秋風。
樽前別楚客,云水思縈回。
秦野春將盡,商山花不開。
鷗驚帆乍起,虹見雨初來。
自有歸期在,蟬聲處處催。
海上清光發,
邊營照轉凄。
深閨此宵夢,
帶月過遼西。
登樓一南望,
淮樹楚山連。
見雁無書寄,
歸吳定此年。
孤客秋風里,驅車入陜西。
關河午時路,村落一聲雞。
樹勢標秦遠,天形到岳低。
誰知我名姓,來往自棲棲。
弱冠下茅嶺,中年道不行。
舊交因貴絕,新月對愁生。
旅思風飄葉,歸心雁過城。
惟君知我苦,何異爨桐鳴。
將軍不復見儀形,笑語隨風入杳冥。
戰馬舊騎嘶引葬,
寂寞一家春色里,百花開落滿山庭。
相思迢遞隔重城,
鳥散階前竹塢清。
定擬秋涼過南崦,
長松石上聽泉聲。
渡頭風晚葉飛頻,
君去還吳我入秦。
雙淚別家猶未斷,
不堪仍送故鄉人。
鳧鹥踏波舞,
樹色接橫塘。
遠近蘼蕪綠,
吳宮總夕陽。
萬壑褒中路,何層不架虛。
濕云和棧起,燋枿帶佘余。
巖狖牽垂果,湍禽接迸魚。
每逢維艇處,塢里有人居。
旅雁迎風度,
階翻月露華。
砧聲鳴夜永,
江上幾多家。
此名誰不得,人賀至公難。
素業承家了,離筵去國歡。
暮天行雁斷,曉渡落潮寒。
舊隱茅峰下,松根石上盤。
黔南從事客,祿利先來饒。
官受外臺屈,家移一舸遙。
夜猿聲不斷,寒木葉微凋。
遠別因多感,新郎倍寂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