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次前韻十二首 其九
寶幄璚樓玳瑁宴,
一身曾擬當三千。
如今別卻昭陽伴,
敢道君恩不及前。
寶幄璚樓玳瑁宴,
一身曾擬當三千。
如今別卻昭陽伴,
敢道君恩不及前。
華美的帳幕、玉樓中擺著玳瑁裝飾的宴席,我曾一人得寵堪比三千佳麗。如今離開昭陽殿的同伴,怎敢說君王的恩寵不如從前。
寶幄:華美的帳幕。
璚(qióng)樓:玉樓,指華麗的樓閣。
玳瑁(dài mào)宴:用玳瑁裝飾的宴席,玳瑁是一種海龜,其甲殼可做裝飾品,此處形容宴席奢華。
當三千:指一人得寵,相當于三千后宮佳麗。
昭陽伴:指昭陽殿中的其他宮人,昭陽殿為漢代宮殿,常指后妃居所。
敢道:怎敢說,謙辭,表示不敢抱怨。
此詩為宋代李綱《復次前韻十二首》組詩之一,可能作于其晚年遠離朝廷之際。借宮怨題材隱喻自身際遇,以宮妃失寵的視角,映射詩人從受重用至被疏遠的經歷,暗含對政治境遇的感慨。
詩以宮怨為引,通過今昔對比,委婉寫盡失寵之悲。前兩句極言往昔恩寵之盛,后兩句轉折寫今日離別之況,末句‘敢道’二字更顯克制深沉,借事抒情,含蓄蘊藉,體現詩人高超的抒情技巧。
下車不識疾呼聲,郡政清平教亦行。
曹相治齊賓蓋老,何侯在楚厚龔生。
甘棠通國俱懷惠,遺藁因公得記名。
老受一廛無以報,先疇不腆尚堪耕。
湫壁如人意,澄崖相近看。
數紋過清瀨,多折造微湍。
云實鎪深樹,清霜落夜蘭。
此情更大渺,百藥竟其端。
過江舊客,悵倦游、浮生誤了儒冠。西館花飛,南橋萍老,吳城久住偏難。水天夢寬。奈燕歸、飄泊依前。嘆巢痕、閱盡東風,夕陽喬木想高寒。
京國舊居如驛,又金閶柳色,幾換吟蟬。華屋空丘,神州沈陸,苕苕此恨誰箋。夜鐘到船。認故山、愁黛連娟。感年芳、送老秋詞,斷云和夢看。
閱遍滄桑,前度劉郎,玄都重來。幸藏山事業,終邀睿賞,飛蠅黑白,直等浮埃。元氣猶酣,狂瀾竟挽,萬古韓潮亦壯哉。淋漓致,看千軍筆掃,八表春回。
槐陰正覆情齋。料長夏、剛過懷抱開。羨高歌震瓦,快迎西爽,大羹調鼎,味要鹽梅。淮桂鋪金,澧蘭播馥,留待先生著意栽。相望苦,但朱弦自撫,不盡低徊。
野艇千錢買,
明當泛渺茫。
但能容一榼,
家具不須將。
五更風,三點雨。并作零鐘斷鼓。
殘葉影,落花魂。凄凄來叩門。
天涯雁,飛聲亂。叫出傷心一片。
倚半枕,擁孤衾。相思睡不成。
醉看高竹受風斜,喜有青錢付酒家。
十里長溪連夜雨,一池新水滿園花。
雙飛紫燕占春社,倒轉銀河望斗槎。
偏憶遼陽同臥雪,雁書愁絕海天涯。
春意泄。香重一枝梅雪。寒透玉壺冰暗結。玉奴情更劣。似語還羞奇絕。妒白憐紅時節。酒力未醒雙眼纈。一簾風弄月。
晴意早。簾外數聲啼鳥。有約不來春夢杳。瑣窗微弄曉。江上殘梅未掃。葉底芳桃紅小。天遠斷云塵不到。過春還草草。
春意薄。江上晚來風惡。簾外海棠花半落。睡深渾未覺。夢想當年行樂。新恨暗添金鵲。寫就金箋無處托。去鴻天一角。
不知青玉樹,誰作赤霞勻。
老至翻能媚,秋深欲當春。
無風宵亦墜,著露曉尤新。
何事悲蕭索,寒光自照人。
拭目高吟陋戴盆,
續貂何敢曳詩門。
百壺蕩槳惟公爾,
此外應無說尹村。
流水平橋雨乍晴,
家家婦女餉秋耕。
斜陽小立看秧馬,
便欲煙蓑老此生。
入口甘酸滿上池,
芳津直許透詩脾。
華清當日真滋味,
只有寧王玉笛知。
連番秋雨水平陂,紅蓼花飄罥釣絲。對語啁啾兩雊鵒,避人飛上最高枝。
鬖鬟覆額小漁娃,雨立船頭喚賣蝦。濕透單衣渾不覺,一枝擎出水犀花。
泥涂滑滑雨馀天,上水舟遲用力牽。一陣香風濃撲鼻,聯檣搖過木瓜船。
篷窗閒倚數郵程,雨后風來分外清。秋色淺深偏耐看,草花多半不知名。
暮隨白云至,山月尚未出。
言尋石門幽,谷口煙蘿密。
欣逢采樵人,招我入禪室。
曇花空外香,石溜巖下急。
虛堂面五湖,碧動軒窗色。
浮生疲津梁,茲焉偶棲息。
聞鐘寒不眠,風竹聲蕭瑟。
月流西竹澗,惑雜放虛云。
桂影空沉瓦,松姿不虐群。
魚飛稻冥冥,鴟去荻紛紛。
惟當感時候,相與恣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