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視水操
龍江閱視水軍營
十萬貔貅畫鹢輕
鳥陣云盤秋宇凈
鯨波風定早潮平
三山遙接旌旗動
五夜初嚴鼓角聲
野色漸分天欲曙
扶桑東望紫霞橫
龍江閱視水軍營
十萬貔貅畫鹢輕
鳥陣云盤秋宇凈
鯨波風定早潮平
三山遙接旌旗動
五夜初嚴鼓角聲
野色漸分天欲曙
扶桑東望紫霞橫
在龍江檢閱視察水軍的營地,十萬勇猛的士兵乘坐裝飾華美的戰船輕快前行。如鳥陣盤旋、云團聚集,秋日天空澄澈;鯨波平息、風勢穩定,清晨潮水平靜。遠處三山與軍中旌旗相接,隨之一同飄動;五更時分,軍鼓號角聲開始威嚴地響起。原野的景色逐漸分明,天色即將破曉,向東眺望扶桑方向,紫色云霞橫亙天際。
貔貅(pí xiū):傳說中的瑞獸,此處比喻勇猛的軍士。
畫鹢(huà yì):古代船首繪有鹢鳥的船,后泛指裝飾華美的船。
三山:或指福州的于山、烏山、屏山,也可泛指遠處的山巒,此處形容軍陣與遠山相連。
五夜:即五更,古代夜間計時單位,分為一更至五更,此處指凌晨時分。
扶桑:神話中日出之處的神樹,代指東方極遠之地或日出方向。
此詩或為作者視察水軍操練時所作。龍江為古代水軍重要操練地(今福建龍江一帶),詩中描繪秋日凌晨水軍檢閱場景,反映清代對水軍的重視及作者實地考察時的直觀感受。
全詩以檢閱水軍為核心,通過多維度場景描寫展現軍容之盛,語言豪邁,意境開闊,是一首典型的詠軍事題材律詩,體現了對軍隊建設的關注與肯定。
試鐙時節此攜筇,又見山榴次第紅。
五月涼生新雨后,一庵僧坐綠云中。
篁抽尚怕跳枝鼠,梅熟先尋附核蟲。
老懶竟須常晏起,安排枕上聽黃公。
東君忒巧,調朱搓粉,繡出紅霞幾幅。朝來細雨一絲絲,似妃子、溫泉初沐。
風前欲語,煙中如睡,只合錦禽雙宿。枝閑啼罷不能巢,燕燕說、鶯鶯無福。
似水天心秋爽,
如屏山上晴嵐。
正值新涼氣候,
游人兩兩三三。
欲作圖南翼,卻乘之北轅。百年隨所值,萬事擬無言。
短發霜如白,孤心葉似丹。夜深何許夢,雙闕九重閽。
身似水中木,險夷惟所遭。不堪誇拙速,可復嘆賢勞。
雨腳三冬少,塵頭一丈高。故鄉何處是,南望首重搔。
歲晏憐羈旅,尋君過竹林。
梅花殘雪夜,杯酒故人心。
雅暝迷宮樹,云愁斷塞砧。
相看能一醉,誰復問黃金。
釣月亭邊三兩家,
月明無處認蘆花。
忽聞鵯鵊相驚起,
知有溪禽在淺沙。
千春流水渺無津,
萬樹桃花好避秦。
高臥此中堪白首,
不知人世有紅塵。
泗濱有美石,可以諧八音。取之薦郊廟,聲價比璆琳。
寶秘不敢褻,曾為夔所欽。孟嘗求作磬,父老喜不任。
齋戒肅使者,拳拳意何深。置石于外朝,已拂父老心。
乃為下宮碣,顛倒誰能堪。弗謝而出走,仰天嘆浮沉。
一石既失信,秦越交相侵。趨駕謝父老,迎石表厥忱。
賢士辱泥途,哀哉匪自今。
片石移來織女磯,彩毫題處濕苔衣。郢人自挾陽春調,莫怪尋常和者稀。
輞川勝事幾人同,濃淡分明奪化工。乞得仙廚圖一幅,買山何必學支公。
晴山迢遞去茫茫,秋草平沙古戰場。
一日拓疆窮海上,百年歸馬在山陽。
溝渠但使分清溜,豐樂端應見此鄉。
聞道昔年煙火集,河間五十有三莊。
臺上鶯聲臺下聽,截然諸樂一時停。
只因郎在歌偏誤,不怕人知眼屢青。
當眾故開題贈扇,疑人時隱繡花屏。
定情豈必煩盟約,醉不逢君意不醒。
浣花溪畔暢吟身,回首前游二十春。
一代祠堂仍俎豆,八年烽火尚煙塵。
先生作史應千古,我輩能詩有幾人。
處亂無他惟買醉,寒梅香里漉陶巾。
天容澹蕩雨如絲,正是東籬賞菊時。覓得黃花沾得酒,對花把酒讀陶詩。
花到秋來放已遲,菊花偏有傲霜姿。海棠已謝芙蓉老,獨向西風晚節持。
二月春將半,
農耕細雨中。
花前輕薄子,
醉倒笑春風。
深謝暖風傳馥郁,
長憂夜雨暗摧殘。
黃昏欲放笙歌散,
更繞朱欄子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