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說命三篇有感
一木支大廈,梁棟奠弘基。
從來師濟輩,弼亮為先資。
維帝錫良弼,陬野彰容儀。
誰知版筑人,儼然帝者師。
金礪木從繩,濟川調(diào)鼎彝。
煌煌三命篇,對揚乃在茲。
覽編三嘆息,千古渺難追。
白騎匪無良,帝賚此其時。
一木支大廈,梁棟奠弘基。
從來師濟輩,弼亮為先資。
維帝錫良弼,陬野彰容儀。
誰知版筑人,儼然帝者師。
金礪木從繩,濟川調(diào)鼎彝。
煌煌三命篇,對揚乃在茲。
覽編三嘆息,千古渺難追。
白騎匪無良,帝賚此其時。
一根木材支撐起高大的房屋,棟梁奠定了宏偉的根基。自古以來輔佐帝王的人,以輔佐賢能為首要資質(zhì)。商王賜予優(yōu)秀的輔佐之臣,偏遠鄉(xiāng)野彰顯其儀容。誰能想到筑墻的奴隸,竟成為帝王之師。金屬需磨礪、木材需墨線取直(比喻賢臣輔佐),渡大河需舟船、治國家如調(diào)鼎(比喻治國才能)。輝煌的《說命》三篇,君臣對答的盛況在此展現(xiàn)。閱讀此篇多次嘆息,千年往事已難以追及。并非沒有平庸的輔佐者,只是帝王賜予賢臣恰在此時。
說命三篇:《尚書·說命》三篇,記載商王武丁任命傅說(yuè)為相的誥命。
版筑人:指傅說,傳說他曾為奴隸,在傅巖(今山西平陸)從事版筑(用夾板筑墻)勞作。
金礪木從繩:《尚書·說命上》“若金,用汝作礪;若木,用汝作繩墨”,以金屬需磨礪、木材需墨線取直,比喻賢臣輔佐君主。
調(diào)鼎彝(yí):《尚書·說命下》“若作和羹,爾惟鹽梅”,以調(diào)和鼎中食物比喻治理國家,鼎彝為古代烹飪、祭祀器具,代指國政。
白騎:此處指平庸的輔佐之臣。
帝賚(lài):帝王賜予,指武丁得傅說。
此詩為作者閱讀《尚書·說命》三篇后所作。《說命》記載商王武丁訪得奴隸傅說,任其為相,終成中興的故事。作者通過此詩贊頌賢相輔佐的重要性,或暗含對所處時代渴求賢能的寄望。
詩以‘讀《說命》有感’為題,借傅說從版筑奴隸到帝師的傳奇,強調(diào)賢臣對國家根基的作用,既肯定歷史上君臣相得的典范,又感慨后世難追。語言凝練,用典精當,是一首借古喻今的詠史抒懷之作。
義烏此夜一何啼,
明日歡欣事不迷。
定是軍回薊南北,
寧論賊退關東西。
大字書便老眼,小弦聲惱閑情。養(yǎng)得人來疏懶,枉教天與聰明。
謾道龍蛇起陸,笑看雞犬能仙。多少江湖奇事,等閑風雨驚眠。
月出山疑欲雪,夜涼天易成秋。老去還能覓句,興來何必登樓。
的皪南枝橫縣宇。空山無此新花吐。
手種幾多梅。迎霜今已開。
簪屏聊隱幾。詩與君應喜。
更報晏齋翁。相將索笑同。
龍君鼎鼎出云關,
分祀仙宮佛剎間。
兩月更無涓滴雨,
問君何日可還山。
北風吹大陸,此去躡層冰。
忽斷群中雁,其如棘上蠅。
別筵頻勸酒,深夜共挑燈。
仕路從來惡,崎嶇真可憎。
驄馬經(jīng)行處,曾清海上氛。
人猶談往跡,名乃掛彈文。
心事憑蒼昊,閒情付白云。
送君無限意,聊與醉斜曛。
中壘名家漢庶孫,扁舟棲泊傍籬門。
山開烽火樓前路,雨暗江潭苑外村。
擁被鄂君猶共泛,弦琴漁父最堪論。
千秋此會誰能定,深竹垂楊對酒尊。
裊涼飔一剪,裁萬縷、羃晴煙。漸媚眼舒青,修眉暈綠,豐姿翩翩。
嫣然。乍眠未起,便餐它秀色也生憐。點綴園林入畫,日斜扶出秋千。
年年。腸斷灞橋邊。難系別離船。爭葉密藏鶯,絲長罥蝶,不似春前。
纏綿。嫩黃褪盡,怕韶光還未肯留連。休說萍因絮果,玉關芳訊誰傳。
劇憐今世夢難圓,
離合悲歡是夙緣。
乞向閻羅先請愿,
來生共注有情天。
冰合滹沱水效靈,
君臣麥飯感飄零。
云臺圖畫今何在,
不及蕪蔞尚有亭。
斜陽暗淡下秋林,
霜雪旋將綠葉侵。
杜老還鄉(xiāng)思弟妹,
清詞宛轉(zhuǎn)付哀吟。
廿載安瀾自有因,河干臨幸至于頻。
白首常思善后策,青疇每念力農(nóng)晨。
移風實賴封疆吏,化俗無勞專事臣。
吳越山川猶在目,雖忘多景不忘民。
□前杏古不知歲,剝落莓苔空復春。野老頻過猶是主,廚人一見擬為薪。花開造次真疑夢,事出尋常訝有神。吟弄尚堪遲白日,莫教容易委芳塵。
一官曾是典容臺,可柰衰殘去復來。庭樹未應隨物化,仙葩何意向人開。托根地接清都近,帶露香分紫禁回。乘興能過青瑣客,不妨高詠引霞杯。
秋窗畔,煙痕一痕青。
夜月冷欺蝴蝶夢,西風峭斷海棠魂。
生怕近黃昏。
頻挑燭淚夜闌時,
咫尺天涯未忍離。
我自不辭心曲亂,
伊人空復念溫其。
怯見詩千首,
慳持紙百番。
紙多詩剩到,
費殺啞兒言。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