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張湖南宴望岳樓稹為監察御史張中丞知雜事
觀象樓前奉末班
絳峰只似殿庭間
今日高樓重陪宴
雨籠衡岳是南山
觀象樓前奉末班
絳峰只似殿庭間
今日高樓重陪宴
雨籠衡岳是南山
在觀象樓前我位列末席,那絳紅色的山峰宛如朝廷殿庭之間的景象。今日又在高樓上陪同宴會,細雨籠罩的南岳衡山就像是眼前的南山。
奉末班:指在行列中處于末位,此處或指詩人當時職位較低(監察御史)。
絳峰:絳紅色的山峰,這里指代衡山,因其在雨中呈現暗紅色調。
衡岳:即南岳衡山,為五岳之一,位于湖南境內。
南山:此處借指衡山,或泛指南方的山。
此詩約作于元稹任監察御史期間,陪同湖南觀察使(或張中丞)于望岳樓宴飲時。當時詩人職位較低(監察御史),參與官場應酬,遂以詩記錄宴飲場景與雨中衡山之景。
詩中記錄了詩人陪宴望岳樓的經歷,通過“雨籠衡岳”的自然描寫,將宴飲場景與山色融合,語言簡潔,畫面生動,體現了中唐詩人對日常應酬與自然觀察的細膩捕捉。
巾履追陪載酒游
渚亭煙景共遲留
麥畦暖雊雌雄雉
柳岸深眠子母牛
小雨過時邀素月
微風度處皺新流
扁舟穩借推移力
不向芳塵逐紫騮
風飄萬點濕秋云,萬葉涼聲睡起聞。翻憶東華衣上汗,向人揮作雨紛紛。
家住翠屏溪上頭,思莼空結半生愁。今朝初洗紅塵夢,煙雨西江滿意秋。
更深漸覺竹窗涼,話到平生倍可傷。
酬酢敢分青白眼,蹉跎強半黑甜鄉。
人情此際嗟刁險,世事于今嘆孔章。
偏是催租無計卻,滿城風雨近重陽。
熟事溈山白水牛,曉那須放夜那收。
牧童已作冗員看,況復持竿在后頭。
誰謂群牛戲寫真,犢前牝后更精神。
不知老牯心枯淡,豈有將身作化身。
釵閃銀屏,簾垂碧月,填就新詞銅虎。黃絹深慚,朱唇輕囀,消得佳人含吐。細味幽蘭香氣,偏識郎心苦。
郎無誤。有蕭娘,殷勤堪顧。紅燭下、一字敲來宮譜。拂拂墮梁塵,聽裊裊、歌喉如縷。笑問知音,閨閣外、可曾相許。倩浮白、千杯領取,清商全部。
門前橋影漾江流
幾度吞聲哭故侯
公子苦饑還置酒
老夫向晚且停舟
百年天地傾朋黨
十載逋逃任馬牛
漠漠海云連朔氣
又驚初雁過吳洲
海內論騷賦,君如楚大夫。
馳驅稱上乘,名姓冠西都。
夢與湘江遠,身隨漢月孤。
袖中雙劍在,人識是昆吾。
夜明如水。
獨自和衣睡。
漠漠輕寒籠半臂。
憶得那人垂淚。
關情十二闌干。
銷魂六曲屏山。
刻意傷春傷別,梨花庭院微寒。
桃花妝上桃花轡,飛燕身輕飛燕騎。春風拂拂見胡天,麗影飄飄寧著地。凌波不信水中移,響屧休驚廊上戲。芳草輕騰一似難,花枝巧折仍何易。
公子王孫俱在旁,佳人駿馬兩相當。攜手舒眉相對樂,捋須脫帽眾皆狂。不誇公子金珠飾,不羨王孫錦繡裝。只看裊裊吹紅污,只愛纖纖控紫韁。
須臾下馬顏微赭,芳氣嬌情滿春野。公子執之語王孫,我有佳人爾駿馬。羊城一笑胡為乎,燕市千金何故者。多君騏驥借人乘,應倩丹青為君寫。
人生嬌貴建功難,記得當年女木蘭。今夜織機啼絡緯,明朝跨馬淚闌干。裝刀買箭錢教盡,委線拋針衣不單。未曾嬿婉從夫婿,已見勛名制可汗。驥不稱力稱其德,未見好德如好色。
借問嬌妻奉倩情,何如丑婦南陽識。嬌姬至死在同床,老驥長思懸伏櫪。請將所有易所無,此意非癡亦非激。
王孫聽罷久無言,手向雕鞍不忍捫。知音祇為逢鐘子,舉鼎應還有孟賁。粉妝西泣羞新主,銀勒東嘶結舊恩。急將馬去予攜妾,無令長驅感懦魂。
天音空洞豈虛傳,
許我瑯函誦半千。
何事加持功已倍,
日邊消息尚茫然。
任重功馀屢乞辭,
犯顏曾不避天威。
朝回一體奎章下,
攜得天香滿袖歸。
曉起屏山掩畫螺,
驚風有意撼槐柯。
空階幾日苔痕合,
脫葉飛來雨點多。
一笑梨渦暈絳霞,鸞衫繡滿折枝花。綠煙新鬢挽靈蛇。薇帳垂云春撰夢,銀瓶汲月夜烹茶。東風常駐莫愁家。
珠箔飄燈聽雨眠,墮鬟花朵半枝蔫。為誰憔悴勝前年。鏡里芙蓉嬌欲語,夢中蝴蝶淡成煙。一春心事有無間。
登臨何以慰相思,
把酒開編讀舊詩。
正是去年酬唱景,
春風花草半離披。
煙散前林霽,
茅檐罷午炊。
雨多收稼晚,
鴉亂定巢遲。
糝米田家飯,
《豳風》壁上詩。
愿將歸隱意,
說與牧羊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