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律師贊
優波離后身,韋將軍捧足。布衣真童男,瓦缽天廚食。
咦,歷劫戒光秋月明,南山靜照煙霜色。
優波離后身,韋將軍捧足。布衣真童男,瓦缽天廚食。
咦,歷劫戒光秋月明,南山靜照煙霜色。
您是優波離尊者的轉世之身,有韋馱將軍恭敬捧足禮敬。身著粗布僧衣保持童真戒行,用瓦缽承接天人供奉的齋食。??!歷經無數劫數,持戒的光輝如秋夜明月般清澈;終南山的靜謐,映照出您如煙霜般高潔的修行境界。
優波離: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以持戒嚴謹著稱,被稱為‘持律第一’。
韋將軍:指佛教護法神韋馱菩薩,常護持修行者。捧足:佛教中對尊者的最高敬禮方式,捧其足表示極度尊崇。
布衣:粗布僧衣,體現修行者的樸素。真童男:指持守童真戒,未破戒體的清凈比丘。
瓦缽:陶制食器,僧人常用的簡樸用具。天廚食:佛教中天人的飲食,此處指因德行感得的殊勝供養。
歷劫:經歷無數劫數(佛教時間單位,極言時間久遠)。戒光:持戒的清凈光輝。
南山:指終南山,唐代律宗高僧道宣律師長期在此修行,被尊為‘南山律宗’祖師。煙霜色:形容山間清寒、高潔的景象,象征修行者的澄明心境。
此詩應為贊頌唐代律宗祖師道宣律師所作。道宣律師(596-667)常住終南山,精研戒律,創立‘南山律宗’,被尊為中國漢傳佛教律宗的實際創始人。詩中通過佛教典故與自然意象,突出其持戒修行的成就,反映了唐代律宗興盛時期對戒律精神的推崇。
全詩以‘贊’為核心,通過典故、意象與意境的結合,贊頌南山律師(道宣)持戒精嚴、德行感天的修行境界,是佛教贊頌詩的典型之作,體現了中國佛教對戒律修行的重視與弘揚。
我所思兮在南巢,欲往從之巫山高。 登崖遠望涕泗交,我之懷矣心傷勞。 佳人遺我筒中布,何以贈之流黃素。 愿因飄風超遠路,終然莫致增永慕。
秋光一片,問蒼蒼桂影,其中何物?一葉扁舟波萬頃,四顧粘天無壁。叩枻長歌,嫦娥欲下,萬里揮冰雪。京塵千丈,可能容此人杰? 回首赤壁磯邊,騎鯨人去,幾度山花發。澹澹長空今古夢,只有歸鴻明滅。我欲從公,乘風歸去,散此麒麟發。三山安在,玉簫吹斷明月!
冷暈侵殘燭,雨聲在深竹。 驚鳥時一鳴,寒枝不成宿。
子後寅前東向坐,冥心琢齒鳴鼉。托天回顧眼光摩。張弓仍踏弩,升降轆轤多。三度朝元九度轉,背摩雙擺扳弩?;埥浑H咽元和。浴身挑甲罷,便可躡煙蘿。
凈友。如妝就。折得清香來滿手。一溪湛湛無塵垢。白羽輕搖晴晝。遠公保社今何有。帳望東林騷首。
花好。被花惱。庭下嫣然如巧笑。曾教健步移根到。各是一般奇妙。賞心樂事知多少。亂插繁華晴昊。 酒美。直無比。小甕新醅浮玉蟻??諅鳛跏喜⒊淌?。不數云安麹來。十花更互來相對。常伴先生沉醉。
五柳門前三徑斜。東籬九日富貴花。豈惟此菊有佳色,上有南山日夕佳。 佳友。金英輳。陶令籬邊常宿留。秋風一夜摧枯朽。獨艷重陽時候。剩收芳蕊浮卮酒。薦酒先生眉壽。
清友。君芳右。萬縞紛披茲獨秀。天寒月薄黃昏后??c袂亭亭招手。故山千樹連云岫。借問如今安否。
清友。群芳右。萬縞紛披茲獨秀。天寒月薄黃昏後??c袂亭亭招手。故山千樹連云岫。借問如今安否。
時行時止石高下,或見或聞云有無。 五疊何妨轉奇偉,終然萬折必東趨。
帝遣銀潢一派來,日長春老起風雷。 誰知年少貴公子,儼若儒先老秀才。 共作師門湯餅客,早期庭下彩衣萊。 明朝又上柯山去,更問長生要術回。
金船載山知有無,大千浮空佛所書。 何人夜繼海山臂,一手挈置西南隅。 白虹發晴涪水現,翠鳳下曉巴山趨。 亮哉何邦實有此,但恐□舞皆凡姝。 已從上頭收浩蕩,更著幽處藏縈紆。 馮仙觀中柏摩月,靜老巖下泉跳珠。 霜荷千樹小雨暗,野竹萬個秋風□。 石囷□不了歲事,丹灶肯為凡人爐。 惜無數桃出山崦,來藉芳草開春壺。 從來山僧野道士。畏客誓不荒榛蕪。 問誰結屋據雄會,邑中令君秦大夫。 此郎平生眼如鶻,視此亦足知遠園。 挽衣留客來置酒,要看碧浪摧天吳。 我亦為渠腳力輕,拄杖插到青云孤。 酒酣撫檻叫落日,共閔此世真區區。 真須舉臂游汗漫,莫向人間墮履鳧。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留人睡 一作:留人醉)
紛紛墜葉飄香砌,夜寂靜,寒聲碎。真珠簾卷玉樓空,天淡銀河垂地。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墜葉 一作:墮葉) 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殘燈明滅枕頭欹,諳盡孤眠滋味。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