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
暮云千萬重,寒夢家鄉遠。
愁見越溪娘,鏡里梅花面。
醉情啼枕冰,往事分釵燕。
三月灞陵橋,心翦東風亂。
暮云千萬重,寒夢家鄉遠。
愁見越溪娘,鏡里梅花面。
醉情啼枕冰,往事分釵燕。
三月灞陵橋,心翦東風亂。
傍晚的云朵層層疊疊,在寒夢中家鄉顯得那么遙遠。憂愁中見到越溪的姑娘,鏡子里映出她如梅花般的面容。帶著醉意和情思在冰冷的枕上哭泣,回憶起往昔像分飛的釵燕般分離。三月的灞陵橋邊,心中如被東風攪亂的絲線般煩亂。
暮云:傍晚的云。
寒夢:帶著寒意的夢。
越溪娘:指越地的女子。
梅花面:形容女子面容如梅花般美麗。
分釵燕:比喻夫妻或戀人分離。
灞陵橋:在長安東,古人多在此送別。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考,推測詞人可能漂泊在外,在暮云沉沉時思鄉情起,又回憶起與戀人的分別,在三月灞陵橋邊送別場景的觸動下創作此詞,當時心境應是孤寂、憂愁且思念家鄉和戀人。
這首詞主旨是抒發思鄉和懷人之情。特點是意象豐富、意境凄涼,情感表達細膩。在文學史上雖不屬經典大作,但展現了詞人在情感表達上的技巧。
溪上春始還,微波動芳燠。樹暖欲生煙,山明初過雨。美人期不來,桂楫怨蘭柱。佇立忽懷愁,漁歌起洲渚。
花映蟾宮樹拂云,絳霞光彩護奇芬。廣寒此日清風好,吹動天香四海聞。
雖應鋒機,不是語句。鴨寒下水,雞寒上樹。不妨辦眾,推究自己。一手摸魚,一手戽水。推開三玄玉鎖,揩拭同真十智。要知天下南臺,口含三十六齒。夜歸候門立地笑,眼腦癡憨肚里峭。緣來點鐵成金法,白揣與人人不要。
枕前雙淚落天涯,半是思君半憶家。起坐不知風露冷,一汀斜月照蘆花。
素琴遙憶美人彈,夢到銅梁落月寒。江口蘋花忽相見,不知行路蜀中難。
太湖三萬六千頃,如今試吞無一毛。目力未應論近遠,泰山之本只秋毫。
朝云才觸石,夜月又從星。霹靂開三峽,滂沱覆四溟。寬憂稱兕爵,志喜續麟經。即恐蛟龍怒,那知蜥蜴靈。潤添禾黍色,清挹芰荷馨。戰伐今應息,謳歌且復聽。常希流麥鳳,誠聚讀書螢。倚丈前村望,平波綠滿汀。
退食公庭日未西,浣溪清雨換障泥。籌邊舊式傳銅馬,吊古新詩問石犀。荔子綠陰鸚鵡過,杏花紅影秭歸啼。遨頭雅集須頻領,不惜郫筒取次攜。
夜涼紅藕六銖衣,露滴銀床樹影稀。醉把玉簫風鬢亂,乘鸞初自月歸來。
朝披夢澤云,笠釣青茫茫。尋絲得雙鯉,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勢如飛翔。歸來問天老,奧義不可量。金刀割青素,靈文爛煌煌。咽服十二環,奄見仙人房。暮跨紫鱗去,海氣侵肌涼。龍子善變化,化作梅花妝。贈我累累珠,靡靡明月光。勸我穿絳縷,系作裙間襠。挹子以攜去,談笑聞遺香。
忽入桃源景可猜,莫非道士亦曾栽。舟行溯水沿溪進,花映清流夾岸開。石澗有岐封碧草,洞門無俗長蒼苔。方知此景非人世,巖谷幽深少客來。
春風滉樣何來,橫云隔斷來時路。半江淥水,當天白日,怎生情緒。柳亸無姿,草低無夢,蝶癡無語。任青驄油壁,尋香逐影,驅不了,春愁去。記得后游舊侶。卻迷離,舊時游處。紅樓幾級,文窗幾扇,垂楊幾樹。人遠天涯,明年今日,更無憑據。看韶華萬里,分明幽艷,欺人遲暮。
少年客他鄉,還鄉反如客。莫驚新井里,乃是舊阡陌。歡笑集姻親,觴酌上班白。老翁愛英俊,慰問至日夕。應憐鄰舍兒,魚龍兩縣隔。
暗香浮動正朦朧,古樹橫斜淺水中。清景滿前吟未就,又移疏影過溪東。
平湖近辟千□□,物色如今滿面新。風擺野花香撲撲,水澄絲柳影鱗鱗。高低菡萏分紅蕊,出沒鵁鶄間白蘋。回首更看南北岸,不知何處不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