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靈為李方伯德馨題
一寸靈臺地,其如眾欲攻。問君疏淪計,自我日新功。空洞須涵養,渾淪貴擴充。敬哉中不慢,誠矣偽難容。康誥陳明德,丹書戒怠兇。穢污時蕩滌,查滓日消融。云散月當午,塵消鑒自空。經綸隨出入,吾道倍英雄。由此基賢哲,從茲贊化工。本原君獨得,岳牧業方隆。堯舜期明主,旬宣挽古風。勖哉一終始,勛業古人同。
一寸靈臺地,其如眾欲攻。問君疏淪計,自我日新功。空洞須涵養,渾淪貴擴充。敬哉中不慢,誠矣偽難容。康誥陳明德,丹書戒怠兇。穢污時蕩滌,查滓日消融。云散月當午,塵消鑒自空。經綸隨出入,吾道倍英雄。由此基賢哲,從茲贊化工。本原君獨得,岳牧業方隆。堯舜期明主,旬宣挽古風。勖哉一終始,勛業古人同。
皎皎仙姿脈脈情,絳羅仙萼裹瑤英。
色侔姑射無雙白,香比酴醾一倍清。
臘后春前芳信密,水邊林下曉妝明。
故應不屬東君管,冷艷孤芳取次成。
枝上疏疏花啟房,輕綃重錦迭為裳。
更分深淺兩般色,不作尋常一面妝。
蕣有紅華須鬬艷,蘭雖清節亦交香。
吟翁未暢先投筆,為與東君詠海棠。
不須騎鳳跨鯨鰲,來訪蓬宮是我曹。
玉笈著書金簡重,碧牌題字紫垣高。
因思大道閑閑意,頓覺浮生事事勞。
一榻清風曾晝臥,略無塵夢及三刀。
手持報簡人歸后,足步回廊角住聲。
但恐舟行隨早晚,此時秋色半陰晴。
明朝路向云邊望,今夜詩須枕上成。
四壁無燈窗有月,直無老夢到三更。
汾上儒生又續詩,陽春巴調本相違。
聊因扣角攄深憤,安得摩天逞快飛。
陶氏弄琴乖俗甚,井丹持刺出門稀。
有時入市謀甘脆,懷橘攜壺即便歸。
東南未回客,行樂又經年。
吳市花朝酒,松江月夜船。
窮閻無屋住,廣殿有詩傳。
若論平生事,無如任自然。
蘆葉啣來逢北雁,筠筒信斷候南風。
看回白馬殘陽后,吟盡閑云落月中。
酌水何時尋陸子,寄裙前日為梁鴻。
孟光多謝閨房秀,醉酒亡繒是我翁。
我曹初作彩衣郎,白纻先生正擅場。
大筆可堪專簿領,遠圖終恐用文章。
清淮絕唱新盈卷,綠髪奇篇舊滿囊。
此去功名都未測,公年方永力方強。
聞道西城欲解船,病翁懷抱更騷然。
將心已附諸生輩,策杖難隨庶老肩。
負義本非今世俗,報恩終愧古人賢。
不才自訟無他技,合作詩歌更百篇。
林氏家藏萬帙書,五船便可當五車。
別顧客舟施坐榻,更謀官舫作行廚。
寫時教子烘青竹,讀處呼童捉蠹魚。
悔不早知都借取,終身挾策灌園蔬。
天下風流無綠楊,半遮妝面出宮墻。
客醉任鋪紅錦段,馬嘶爭系紫絲韁。
上東門外我回首,長樂坡頭誰斷腸。
最好春深山下路,亂花薰與一身香。
孫公高義薄千金,豈顧池邊竹淺深。
此物定非今俗好,與公相伴古人心。
但看歲久孤堅操,不為墻閑尺寸陰。
正是北窗閑臥日,陶家兼有一張琴。
吳有朱夫子,相知凡幾年。
心憐閉門叟,書附過江船。
行已為人表,文應許世傳。
臨風有余誨,時復慰皤然。
朝奉清心自皎然,應將外物比腥膻。
詩歌與性相娛樂,聲色因喪永棄捐。
有義睠余東野舊,無能留子北窗眠。
殷勤為釂陶家酒,更送甆杯與竹牋。
太平儒者好吟詩,鼓腹而歌事豈違。
顧我才華常患少,喜君辭翰動而飛。
不憂陋巷簞瓢罄,惟恐蘭亭唱和稀。
更約山翁同一醉,梅花將謝燕將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