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蘭四首 其三
蕙本蘭之族,氣味亦相似。一干五七花,生香春夏際。復有閩中產,葉高而稍膩。誰書本草經,誤以零陵視。
蕙本蘭之族,氣味亦相似。一干五七花,生香春夏際。復有閩中產,葉高而稍膩。誰書本草經,誤以零陵視。
在昔前朝帝問頒,龍樓當日正承顏。
曾思參侑褒崇后,堯舜相傳密勿間。
遹駿先猷昭若日,于皇吾道重于山。
老臣獨抱烏號痛,不及臨雍扈從班。
本翁十載郡博士,司鐸官清亦未遲。
暫屈吳淞湖海氣,來看陳檜雪霜姿。
近家聊喜片帆穩,遠業當為萬里期。
老我柴扉看岑寂,不妨時寄晝溪詩。
東野哭其子,難存百感身。
孤孫猶在抱,行路亦沾巾。
滿目家園樹,何時淚葉春。
諸生為執紼,良足化鄉人。
捫蘿百折上嶙峋,世界仙凡到此分。
小朵岳蓮來異域,孤撐天拄入層云。
江湖待看杯中瀉,鐘磬回從地底聞。
借問須彌在何處,老僧留客且論文。
人生自作計,北屋連南莊。其間復何有,積粟埋屋梁。
敢村有退士,用意獨異常。種菊一萬株,規作歲晚糧。
老農與老圃,工勤略相當。春雨茁陳根,柔荑綠于秧。
剪翳披厥穎,葉盛在本昌。啜之付茗椀,聊誑藜莧腸。
秋高飽風露,粲粲枝間黃。使天而雨金,不可以為糧。
此賜何敢慢,再拜然后嘗。挼挲不勞咀,迸入牙頰香。
三咽下丹田,字之曰黃粱。其情性具烈,毋以他饋傷。
為爾制頹齡,使爾壽而康。彭澤有公田,秫種半頃強。
正使及秋成,所得亦已涼。奈何不少忍,決去驚鴻翔。
百匝繞東籬,采采不盈筐。高吟發清餓,持此送一觴。
珠玉實其腹,千載有耿光。子亦慕陶者,閉戶歌慨慷。
但得三徑存,何慮一莊荒。老我饑不死,誰與辟谷方。
作詩聊以贈,一笑為發棠。
君不見周興西旅貢厥獒,今日天下新建櫜。遠方不許進異物,閑卻三略兼六韜。
又不見王孫昔嘆走狗烹,今日天下永太平。保全功臣決無此,花村夜不爭雉鳴。
陸平原家養黃耳,系書不隔江淮水。金陵音問還洛陽,往來何啻萬余里。
杜少陵寓鄜州居,舊物低徊入衣裾。宗文宗武共入蜀,愛憐想亦如相如。
古滕東溪王御史,先公豈弟世無比。一犬育之十五年,送葬至墓不食死。
一飯糟糠何足論,恒飽不饑謝乾坤。垂深井韁馬救主,銜明月珠蛇報恩。
世上紛紛輕薄子,翻云覆雨喪廉恥。動輒反噬不識人,可似韓盧烏喙之徒知義理。
大龍小龍天下絕,水簾高掛三千尺。呂梁懸水那復言,便應壓倒棲賢峽。
我來覓水洗雙眵,怪底老崖枯欲裂。龍公何處抱寶眠,閟蓄精枯未渠泄。
誰知水火本無根,重陰可以陽氣徹。倚空長嘯山為開,以虛為感感尤烈。
千山屭赑方沍寒,鐘乳淙流忽飛發。珠璣噴薄雜霏霧,瓊瑤傾瀉濺白日。
若非卷取銀河水,那得變幻在呼吸。看泉須看無泉時,自無而有乃奇特。
龍公作事真狡獪,吾儕用意亦奇崛。經營小立看未了,洞門忽已云霏濕。
龍公龍公可以止,何如翻手作飛雪。便將豐年報明主,蒼生赤子俱函活。
火云六月汗如漿,更為渠儂洗炎熱。一笑回首謝龍公,神用俱停天地寂。
揚雄論立師,始于書一卷。
曾子貫忠恕,本無書可傳。
趙子足著述,古今妙貫穿。
考諸領袖間,深衣有表撰。
欲談舊事恐凄然,誰遣奇觀墮我前。
鶩陣萬屯湖為黑,冰須千尺水皆懸。
無多風色似天相,阿那人家疑地仙。
更有一般堪羨處,嫩醅綠蟻醉無眠。
漢川影落鸚鵡洲,金山鐘到多景樓。
老龍幾載臥寒碧,中間不斷萬古流。
晚來雪浪大如屋,澎湃舞我一葉舟。
舟移岸轉知何處,離離煙草令人愁。
說與渠儂莫倚柁,轉帆別浦盍少休。
此圖此景俱可惜,展玩不足空白頭。
家在江水發源處,何時還我舊菟裘。
野塘之水兮其色油油,以畜以泄兮灌我良疇。弋有鳧雁兮盟有鷗,我出而仕兮可則進,脫如不可兮還我鋤耰。
水之上兮山之下,稷黍棗栗兮野塘之塢。秋收其實兮于粲滿筥,車既膏兮馬不前,退而家食兮孰予敢侮。
我思野塘兮繄古之沂,有懷其人兮瑟聲希。可由求赤兮賢寧不希,登之廊肆兮佩玉黼黻,否則豈無春服兮詠雩風而與歸。
行盡千峰日未晡,齋余扣檻喚紅魚。
百梁扶棟神輸巧,一鐸鳴簷樂出虛。
那得詩情陪島可,但夸山色勝衡廬。
老禪趺坐渾無語,案上旁行幾葉書。
便帆才過日東來,淺色伽梨短樣裁。
野鶴怨時心共遠,海鯨降處定初回。
長年守律因師戒,中土傳經為國災。
幾日應酬官事了,南湖聽法雨華臺。
南屏環擁翠云堆,誰遣精廬特地開。
祭酒先生甘隠遁,燃藜太乙忽飛來。
胸中礧磈五千卷,門外芙蕖十萬栽。
白日竟拋妻子去,群仙攜手上瑤臺。
我殆勝彭澤,無酒亦無琴。
湖外來遠餉,屋角囀好音。
吹帽節已迫,醉鄉路可尋。
勿違故人意,洗盞起自斟。
甜酒乏風骨,谷永與杜欽。
而此清且勁,良足慰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