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張曲江祖墳蠟燭山
怪石巖峨撼百川,生成蠟燭倚云煙。至今風度人猶慕,萬載荒陵咽杜鵑。
怪石巖峨撼百川,生成蠟燭倚云煙。至今風度人猶慕,萬載荒陵咽杜鵑。
啞啞鴉噪碧槐梢,
唧唧蛩哀霜砌坳。
堪笑蜻蜓亦多事,
亭亭款款下花腰。
浩蕩煙波笑此臺,悠然云水不安排。
餞無溪友相留去,饌有江魚自入來。
大放絲綸看月上,小將舴艋認風開。
相看歌子還相戲,誰仿前人舊體裁。
山色水光相上下,酒瓢詩卷日挨排。
早知長日不虛過,肯道吾生是倘來。
一點青天南極眇,全臺白眼老夫開。
荷花菱葉無人管,留取襟裾次第裁。
訪菊連番約,東籬趁未殘。
海天風雨驟,裙屐往來難。
獨酌不成醉,懷人時倚闌。
今秋看又過,留待落英餐。
畫派兼收南北宗,
別開境界妙清空。
詩人各有千秋想,
豈必衡量白石翁。
欲賞寒梅先有期,
卻嗟人事又差池。
西山雪后東風急,
應是寒梅爛漫時。
春晝永,爛漫賞花時。
風動紫英雙蝶繞,香凝翠幄早鶯知。
人立夕陽遲。
蟹舍雞棲共一椽,千竿修竹弄晴煙。鳥聲都在征鼙外,兵氣猶纏大角邊。
書案凈,雜花妍,種魚栽藕野塘偏。木香吹雪人閑坐,讀罷莊生駢拇篇。
宮腰束素。只怕能輕舉。好筑避風臺護取。莫遣驚鴻飛去。
一團香玉溫柔。笑顰俱有風流。貪與蕭郎眉語,不知舞錯伊州。
內紹外紹,
有偏有正。
失曉老婆逢古鏡。
老濞爭衡地,魚龍戰血腥。
廿年烽火盡,千里稻田青。
水驛通吳會,云帆滿洞庭。
恩波流處遠,更勒紀功銘。
仙氣遙臨四扇關,鶴書千里報平安。書成鉛汞通三易,化學金銀詔二難。
皂帽東遼共袍澤,青廬北俗跨瓶鞍。秦中自古宜禾地,為秀雙歧慰圣顏。
花縣芙蓉千畝色,風流賢令太殷勤。寶雞祠下碧秦火,今雁驛前霏暮云。
我有故人為五郡,君家都督領千軍。嗟余輦下終身醉,爭食雞鸞共一群。
隱約堆云漏角尖,重檐痕訝宿花添。
分明銀蒜凌波漾,低抹金蓮貼地纖。
捲動香風驚醉蝶,護將青瑣認移蟾。
畫屏紅燭人何處,背押薰籠隔幌拈。
轉去人看,側來自顧,穩稱停勻。見腰衱壓珠,搭馀半錦,領巾成字,掛下輕云。
羞把欄憑,惱將身撇,俯拜深深總覷真。驚回首,是檀郎偷立,欲拍逡巡。
浹來紅汗還頻。便浴室、潛窺此獨親。想郎手繞將,柔鄉熨貼,妹胸擁著,寒夜橫陳。
剪爪輕搔,靠窗閒曝,問相應封虢輿秦。偏芒刺,怕無端笑指,向后紛紛。
枝條相軋碧云濃,襯出驪珠落照中。未說甘香消酷熱,且看纖手擘輕紅。
暑館風沈睡眼醒,荔枝新熟暗香生。玉纖為剝紅綃顆,甘露初凝濕水晶。
一邱香芋暮秋涼,
當得貧家谷一倉。
到老莫嫌風味薄,
自煨牛糞火爐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