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宗魯七詠 其五 蔬園剪雨
春山逢夜雨,
剪韭入荒園。
綠潤茨菰飯,
寒生苜蓿盤。
時窮聊自給,
身在任加餐。
肉食知誰補,
齏鹽重爾存。
春山逢夜雨,
剪韭入荒園。
綠潤茨菰飯,
寒生苜蓿盤。
時窮聊自給,
身在任加餐。
肉食知誰補,
齏鹽重爾存。
春日的山間遇上了夜雨,我到荒蕪的菜園里剪取韭菜。綠色的茨菰讓飯食更滋潤,寒涼的苜蓿盛在盤中。時世艱難姑且自給自足,只要身體安康便安心加餐。那些享用肉食的人不知誰能補益家國,粗茶淡飯的清苦生活更顯珍貴。
茨菰(cí gū):水生植物,球莖可食用,又稱慈姑。
苜蓿(mù xu):多年生草本植物,嫩莖葉可作蔬菜,此處指清苦食物。
齏鹽(jī yán):切碎的腌菜和鹽,代指粗劣的飲食。
肉食:指享受優渥生活的人,出自《左傳》“肉食者鄙”。
此詩應為宋宗魯描寫田園生活的組詩之一,創作于其清苦隱居或時世艱難之際。通過蔬園勞作的細節,反映詩人在困境中保持自食其力、安貧樂道的生活態度。
詩以“蔬園剪雨”為核心,通過剪韭、炊茨菰、食苜蓿等日常場景,展現時窮自給的生活狀態,強調簡樸清苦的生活更具本真價值,體現詩人淡泊自守的品格。
春深瓊島輕陰碧,翠殿瑤階甃文石。貂蟬侍中曉傳詔,殿頭急宣供奉入。玉音春暖珠瑯瑯,金篦屈折盤龍香。十年珥筆向左掖,錦衣白日歸故鄉。故鄉歸去隔江水,江上蘼蕪一千里。短楫紅船載燕女,少婦深閨怨游子。江頭風急楊花飛,鷓鴣暮雨煙中啼。
熊羆嘉夢,風云享會,磻溪應卜之年。黃菊萃英,紅萸釀馥,安排預賞芳筵。環佩擁神仙。向粉額兩字,金縷紅鮮。最好花裀展處,雙鳳舞翩翩。人人競擘香箋。璨珠璣溢目,祝頌無邊。彭祖一分,莊椿十倍,千秋未足多言。日馭且停鞭。把燕閑歡樂,分付壺天。笑享親朋歲歲,春酒慶團圓。
夢啼嗚咽覺無語,杳杳微微望煙浦。樓空客散燕交飛,江靜帆飛日亭午。
碧唾成花,翠璣浮霧,水邊裙影知誰。半溝未合,脂水過生肥。小扇迎風試拂,翩翩去、還復差池。憑蘭處,怕伊貪見,見了卻忘歸。橋西。青不住,乳鴛行破,一瞬淪漪。看疏如有恨,密似相依。元是情根種得,更千古、欲盡何時。重相約,章臺春膩,還上最長枝。
煙景駐征騎,晴林踏落花。因聽綠水曲,忽到赤松家。魚鳥向人近,樓臺俯郭斜。更攜馀興去,絲管隔窗紗。
縈迂曲徑隨溪轉,咿軋肩輿傍柳行。忽聽竹林茅屋下,瑯瑯一派讀書聲。
縣江日日過車船,傳是官軍或不然。截斷縣江教莫入,民舟方始得安眠。
溽暑炊人肌骨軟,夢繞南柯遠。驚起卻依然,碧樹連天,風雨溪山晚。人閑巳自成疏懶,事往誰能挽。去去紫芝翁,白石清泉,日夜青苔滿。
官帖久紛紜,何處尋用筆。墨卿與古人,相見太虛室。
一丘一壑吾臭味,真是真非孰有無。月笛煙蓑秋正好,急須歸釣渚溪魚。
西罨松篁路,雪消沙水清。天寒行役倦,酒醒別愁生。落日橫車影,長云送雁聲。梅花應未發,留待照春晴。
錦幔銀屏張五采,華堂宿霧籠香靄。此時心意兩相憐,含嬌顧影不自前。
約住山云倚斷欄,云如秋薄與山環。為山醉矣無山句,山不負予予負山。
南詢諸友,踏破草鞋。絕學無為,坐消日月。凡前易脫,圣解難忘。但有纖毫,皆成滲漏。可中為道,似地擊山。應物顯形,如驢覷井。縱無計較,途轍已成。若論相應,轉沒交涉。勉諸仁者,莫錯用心。各自歸堂,更求何事。
空花落盡酒傾缸,日上山融雪漲江。紅焙淺甌新火活,龍團小碾斗晴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