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宜雨
聞道衡門下,洋洋可樂饑。
今茲歷貧賤,斯言若我欺。
蘭菊雖可餐,不如藿與藜。
芰荷雖可服,不如绤與絺。
湘江無快語,監河有哀辭。
人生茍困窮,自謀策難奇。
北望望北斗,南望望南箕。
只有空倉雀,與我同所悲。
聞道衡門下,洋洋可樂饑。
今茲歷貧賤,斯言若我欺。
蘭菊雖可餐,不如藿與藜。
芰荷雖可服,不如绤與絺。
湘江無快語,監河有哀辭。
人生茍困窮,自謀策難奇。
北望望北斗,南望望南箕。
只有空倉雀,與我同所悲。
曾聽說在衡門之下,生活安適可以充饑。如今經歷貧賤生活,這些話像是欺騙我。蘭菊雖可當作美食,不如豆葉灰菜實在。菱荷雖能制成衣裳,不如葛布粗衣實用。湘江邊沒有寬慰話語,求助時只有哀苦言辭。人生若陷入困窮,自謀生計難有奇策。北望天空的北斗星,南望形似簸箕的南箕。只有空糧倉中的麻雀,與我一同悲嘆困境。
衡門:橫木為門,指簡陋的房屋,代指隱者居所。
洋洋:安適的樣子。
藿(huò):豆葉;藜(lí):灰菜,均為貧苦者常食的野菜。
芰(jì)荷:菱葉與荷葉,《離騷》有‘制芰荷以為衣’的高潔意象。
绤(xì):粗葛布;絺(chī):細葛布,代指普通衣物。
監河:典出《莊子·外物》監河侯借糧的故事,喻指求助無門。
南箕:星宿名,形狀如箕卻不能盛物,喻指徒有其名。
空倉雀:空糧倉中的麻雀,喻指同受貧困之苦的弱小者。
此詩約創作于詩人經歷貧賤困頓時期,具體時間地點未詳。詩人親歷生活的艱辛,對往日‘衡門可樂’的隱逸理想產生懷疑,借與‘宜雨’贈別之機,抒發困厄中的現實困境與內心悲苦。
全詩以‘貧賤困窮’為核心,通過理想與現實的對比、典故與日常意象的交織,真實展現了貧困境遇中的無奈與孤獨。語言質樸,情感真摯,是一首反映底層生存狀態的寫實之作。
水榭芻盤更傍僧,自今新暑隔垂藤。尊前醉立連枝玉,門下清臨一鑒冰。雨氣任迷羊石路,夜談猶記虎丘燈。當歌況是經年會,酒禁從他笑未能。
學是千秋事,文非一藝卑。古來傳道術,誰免假言辭。魯史三王政,周官百世規。知君美才氣,慎勿負深期。
疏花明委巷,細雨得今晨。點綴非無意,紅芳不是春。
朽骨枯莖未必靈,行藏何苦訪君平。問津世路心先懶,買地江干計已成。解向急流求勇退,便知幽事合關情。裕陵將種今誰在,但恐君王問姓名。
兩小依依共一湖,一生呵護汝知乎?當君未至先相待,待汝凋完始肯枯。
鶴城西南瑁湖曲,湖上森森萬竿竹。竹林西畔屋三間,六月清風灑冰玉。林間一徑曲當門,知君有意求多聞。肩輿他日許直造,共倚東窗看綠云。
棄妾慘似無家客,自惜年華悲錦瑟。妒津風浪渡無船,空向春風哭斷弦。出門去去長別離,與郎相見無年月。百折柔腸轉轆轤,含情欲訴不能發。別抱琵琶待向誰,誤嫁東風悔已遲。憶昔妝成初相見,紅燈影里合歡宴。豆寇芬含二月梢,桃花嬌釀三春面。窗外小語兩三聲,十分美滿此時情。泥解羅襦無意思,占領溫柔何得志。蜂黃蝶粉為君消,朱砂褪盡尋常事。冰弦度曲玉纖挑,紅豆離離記六么。方期繡幕遮風雨,姹紫嫣紅花解語。無情金彈是誰彈,一朝月缺白玉盤。妾意悠悠葉離樹,君情渺渺水下灘。妾意君情兩決絕,自分容華長衰歇。紅顏薄命可憐生,凄凄飲恨復吞聲。東流不作西歸水,春潮撼作不平鳴。裂碎羅襦自籌劃,何當絕命三尺帛。郎恩如葉不自由,妾心似水終清白。枝葉又生頃刻中,紅絲強系教為容。自憐本是良家女,為君侍兒從君住。提汲湔裙供糞除,卑賤同屬青衣部。愛葉情苗不敢萌,盲風惡雨何由妒。無端強使抱衾裯,繡帷列作小星數。明珠無價玉無瑕,擘破桃瓤輕點污。別壘香巢燕未知,爭奈春風易偷度。驀地風波生愛河,棄置不為容顏故。今日大婦逐出門,明朝逼為蕩子婦。相愛相憐不保終,凄凄惻惻辭君去。一生漂泊斷蓬船,天地無情日月寒。人生卑賤為奴婢,節虧身污不相干。待向長眉問消息,萬語千言徒唧唧。待向東風訴別離,檗心蘊苦誰能識。九閽無路叩玉京,從此飲恨向愁城。蜀琴彈冷鴛鴦柱,秦簫吹出斷腸聲。亦知不是君情薄,不怨君時待怎生。東家連理顏如玉,西家彩鳳雙飛鳴。歡娛回首滄桑過,掩袂沾襟淚暗傾。刺刺豈無村媼勸,不入耳言難為聽。待懺華鬟長繡佛,癡情苦節向誰明。移花接木良非愿,搴裳強賦者邊行。百尺朱幡仗誰立,妒花風雨連宵急。杜宇聲聲不可聞,綠慘紅愁空掩泣。無人奮袂決封姨,東風狼藉胭脂濕。
處世苦無見,孤生非所憂。高言唱同心,千載一相求。窮賤解膠漆,棄置衰交游。昔我同門友,上書哀王侯。明月皎夜光,躑躅不得投。
路轉瑤壇背,陰崖石更奇。前峰堆冒絮,過雨揚游絲。暫問油囊酒,旋鋪馬鬣棋。卻因爭席處,轉畏野人知。
豈是階庭物,支離亦自奇。已殊凡草蔓,綴得好花枝。帶雨寧無實,凌霄必有為。啾啾群鳥雀,從汝踏多時。
每覺人間行已怕,那曾知、夢更難者。到天殘雁,滿原飛葉,做出秋風如剮。兀立是誰長泣也。向黃昏、老猿驚馬。一幀青山,幾鳴孤鳥,剩落在、殘陽下。
向來本為買山田,饒得青松不費錢。更向青冥斸峰頂,放教南斗照臞仙。棋局隨空破碧雰,上方剝啄下方聞。方圓變化知多少,笑殺先生洞里云。
風風雨雨暗江津,愁里青燈照一身。夜半忽聞江上櫓,往來還有未歸人。
約齋太瘦古仙真,寄我詩篇字字新。受業陳三能幾日,無端參換謫仙人。
文忠俊邁才,身值熙盛世。侃侃樹忠節,堂堂決大義。文章擅家法,浮靡振時弊。四賢稱慶歷,重輕實公系。補袞成天功,荷橐裨國是。平章五代史,炳若春秋義。天方昌斯文,公獲申厥志。臺閣詎為寵,郡縣豈云棄。所思在稷契,君臣堯舜似。六一漫自名,醉翁聊自記。汝南終老心,西江敦本意。風流與文采,至今光后裔。我來鄭公鄉,懷賢增仰企。崇祀屬多故,揭虔慨無地。低頭拜東山,千仞郁蒼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