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意
凡骨難遽化,仙藥不可求。
一身為物役,未可輕王侯。
曠士洞達心,無為生遠游。
遠游亦有方,九州非一州。
常恐血氣軀,車馬生墳丘。
試聽蟪蛄聲,語默成春秋。
山岳自終古,江海日夜流。
凡骨難遽化,仙藥不可求。
一身為物役,未可輕王侯。
曠士洞達心,無為生遠游。
遠游亦有方,九州非一州。
常恐血氣軀,車馬生墳丘。
試聽蟪蛄聲,語默成春秋。
山岳自終古,江海日夜流。
凡人之軀難以迅速化為仙體,長生的仙藥也無處可尋。一生都被外物所役使,不可輕易輕視王侯的地位?;磉_之士心胸通透明達,因無為之念而產生遠游的想法。遠游也有其方法,九州大地并非只有一州之域。常擔心這血肉之軀,在車馬奔波中最終化為墳丘。聽聽那蟪蛄的鳴叫聲,鳴叫與沉默間已更迭了春秋。山岳自遠古以來便存在,江海則日夜不息地流淌。
凡骨:凡人的軀體。
遽化:迅速變化,指成仙。
物役:被外物驅使、束縛。
曠士:豁達灑脫的人。
無為:道家思想,指順應自然、不刻意強求。
血氣軀:指人的血肉之軀。
蟪蛄(huì gū):夏蟬,生命周期短暫,常喻指生命易逝。
終古:自古以來,永恒。
此詩應為詩人對人生有所感悟時所作??赡軇撟饔谥心昊蛲砟辏鎸η笙商撏?、世俗束縛與生命易逝的現實,通過‘詠意’表達對人生本質的思考,融合了道家‘無為’思想與對自然規律的觀察。
全詩否定求仙之念,批判為物所役的世俗生活,借遠游展現豁達胸襟,最終以自然永恒反襯生命短暫,主旨深刻。語言質樸而哲理鮮明,在對日常物象的描寫中蘊含對生命與自然的深刻體悟,體現了古詩‘即事明理’的藝術特色。
元豐圣政洽隆平,溢牘聯篇載頌聲。皇武惟揚昭七德,帝華克協麗重明。喬山去日乘龍馭,蒼野巡時見象耕。憶兆臣民蒙澤久,隕身思報一毫輕。
竹塢紅亭隱,松巖碧磴懸。云光浮蟻爵,秋律應鹍弦。緩坐延明月,高吟對暮天。不因開洞府,何以狎群仙。
外臣自昔有由巢,不是山人索價高。獨向杯中存燮理,每從環內樂逍遙。才看園老分斑筍,又見端明送藥苗。馀事盡從吟詠見,感時懷古興滔滔。
一徑深且紆,森森覆松栝。清風池上來,幽思與之發。逸響諧素琴,涼陰散緗帙。弘景或可邀,高懷共清豁。
此日垂楊樹,維舟惜遠行。水生羊角渡,春盡虎頭城。學律寧無術,飛書早有聲。十年趨幕府,憔悴愧高情。
秋早川原凈麗,雨馀風日清酣。從此歸耕劍外,何人送我池南。但有樽中若下,何須墓上征西。聞道烏衣巷口,而今煙草萋迷。
覆簣一拳進,嵌空百肘寬。僧房因石室,蟻穴夢槐安。塵路十年別,松風六月寒。凄涼舊題處,不忍更重看。
悔從閬苑到人間,夢里依稀自往還。弱水他年如有力,愿浮花片返蓬山。清標原是六朝人,誰信飄零不染塵。欲把襟期證明月,還將明月認前身。
盤回石磴上丹梯,秋色蒼茫入望迷。紅樹疏村分遠近,黃茅荒冢自高低。悲歌轉覺愁如海,縱飲全拚醉似泥。好釀南溟變為酒,糟邱應與紫峰齊。
自瀉冰壺浣玉容,愛將孤淡壓春濃。水晶宮闕前身住,不受人間尺土封。
淡煙蒼樹水濺濺,黃氏初平已得仙。滿地癡羊不收拾,夕陽零亂繞籬眠。
旱氛兮炎浮,地毛焦兮金石為流,龍不來兮殷憂。心憛悇兮孰謀,戴儂目兮傒龍之游。龍翩然兮副求,呵蟄雷兮鞭潛虬。忽墨云之崩騰坌瀵兮,黮黯瞢夫昏晝。摐甲馬之喧空兮,砉飛練之淙溜。夫豈不能噓膚寸彌六幕兮,胡嗇其施于此州眷吾儂。龍所私兮匪新而舊,安棲飽茹兮龍之佑。愿龍兮千萬壽,暨我子孫兮烝嘗春秋。
千里朱厓大海中,珠官香尉往來通。居人繡面為龍子,競采珊瑚入水宮。
南湖騎馬似知章,熟醉清吟錦瑟傍。不分鶩行遮電眼,偷閒檢校水云鄉。
擲筆千花放。覺差強、杜陵野老,白頭唫望。畢竟友人無上壽,幾個修羅身量。累吾輩替他悲悵。三十年華塵與土,算難將、兩字才名葬。風月夜,古魂蕩。還君位業瓊樓上。勸從今鬢絲珍重,莫添愁況。一種悲秋兼病雨,怕是神仙通恙。天盡處白楊如巷。賣履分香都氣盡,便英雄、也到西陵帳。秋墳句,聽來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