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西雁塔
崔嵬塔擁古秦州,曾憶詞臣衣錦游。
不見碣珉存往代,空馀松柏傲春秋。
曲江麗色沙平合,及第芳名史別收。
日暮憑闌增感慨,滿天鴻雁聲啾啾。
崔嵬塔擁古秦州,曾憶詞臣衣錦游。
不見碣珉存往代,空馀松柏傲春秋。
曲江麗色沙平合,及第芳名史別收。
日暮憑闌增感慨,滿天鴻雁聲啾啾。
高大的雁塔簇擁著古老的秦州,還記得當年文臣衣錦還鄉時的游覽。不見前代的碑刻留存,只剩松柏傲立歷經春秋。曲江的秀麗景色與平緩的沙岸相合,科舉及第的芳名在史書中另有記載。傍晚倚欄更添感慨,滿天鴻雁發出啾啾的叫聲。
崔嵬(cuī wéi):高大雄偉的樣子。
秦州:古地名,治所在今甘肅天水一帶,歷史悠久。
詞臣:指文學侍從之臣,此處泛指有文名的官員。
碣珉(jié mín):圓頂的石碑與美石,代指碑刻。
傲春秋:指松柏歷經歲月滄桑仍挺拔不屈。
曲江:可能指唐代長安著名的曲江池,此處借指秀美的水域。
及第:科舉考試考中,特指考中進士。
憑闌:倚著欄桿。
啾啾(jiū jiū):形容鳥雀細小而清脆的叫聲。
此詩當為詩人登臨西雁塔(或秦州境內某古塔)時所作。秦州為歷史重鎮,自古文人往來頻繁。詩人見塔思古,聯想到前代文臣衣錦游賞、科舉題名的盛景,然時移世易,碑刻無存,唯余松柏、鴻雁,由此觸發對歷史變遷的感慨,創作時間或在詩人游歷秦州期間。
全詩以登塔為線索,由眼前之景回溯歷史,通過“不見”“空馀”等詞強化今昔對比,主旨在于抒發對歷史榮衰、人事代謝的深沉感慨,語言質樸而意境深遠,是一首典型的登臨懷古詩。
西風蕭瑟入船窗,送客離愁酒滿缸。 要記此時分袂處,暮煙細雨過松江。
舞紅一架欲生衣。殘英辭舊枝。雨聲自唱惜春詞。行人應未知。 新火后,薄羅時。君歸何太遲。鏡中失卻少年姿。年隨花共飛。
冰肌玉骨淡裳衣。素云翠枝。一生不曉摘仙詩。雪香應自知。 微雨後,禁煙時,洗妝君莫遲。東風不解惜妍姿。吹成蝴蝶飛。
綠秧平,煙樹遠,村燕聲喧,鳧雁歸來晚。自倚闌干舒困眼。一架葡萄,青得池塘滿。 飲先愁,吟又懶。幾許閑情,百計難消遣。客路不如歸夢短。何況啼鵑,怎不教腸斷。
留得馀寒伴客衾,驀然萬感赴沉吟。 隔溪啼鳥東風軟,滿地落花春雨深。 草草一樽聊若下,匆匆千載亦山陰。 月溪橋上憑欄久,應有游鯈識此心。
結廬勝境,似舊日曾游,玉蓮佳處。萬花織組。愛回廊宛轉,楚腰束素。度密穿青,上有燕支萬樹。探梅去。正竹外一枝,春意如許。 奇絕盤谷序。更碧皺沿堤,綺霏承宇。柳橋花塢。問何人解有,玉蘭能賦。老子婆娑,長與春風作主。彩衣舞。看人間、落花飛絮。
秋風又吹華發,怪流光暗度,最可恨、木落山空,故國芳草何處。看前古、興亡墮淚,誰知歷歷今如古。聽吳兒唱徹,庭花又翻新譜。 腸斷江南,庚信最苦,有何人共賦。天又遠,云海茫茫,鱗鴻似夢無據。怨東風、不如人意,珠履散、寶釵何許。想故人、月下沈吟,此時誰訴。 吾生已矣,如此江山,又何懷故宇。不恨賦歸遲,歸計大誤。當時只合云龍,飄飄平楚。男兒死耳,嚶嚶呢呢,丁寧賣履分香事,又何如、化作胥潮去。東君豈是無能,成敗歸來,手種瓜圃。 膏殘夜久,月落山寒,相對耿無語。恨前此、燕丹計早,荊慶才疏,易水衣冠,總成塵土。斗雞走狗,呼盧蹴鞠,平生把臂江湖舊,約何時、共話連床雨。王孫招不歸來,自采黃花,醉扶山路。
余賞其言,為賦 寒泉濺雪,有環佩隱隱,飛度霜月。易水風寒,壯士悲歌,關山萬里離別。楊花浩蕩晴空轉,又化作、云鴻霜鶻。耿石壕,夜久無言寂歷,如聞幽咽。云谷山人老矣,江空又歲晚,相對愁絕。玉立長身,自是胎仙,舞我黃庭三疊。人間只慣丁當字,妙處在、一聲清拙。待明朝、試拂菱花,老我一簪華發。
薝蔔花中燕子飛,旌旗小隊到招提。 客車陸續氈重席,僧饌雍客藿間藜。 文奕已先元墅奪,詩壇漸壓魯山低。 歸來醉步誰扶杖,月在牛欄西復西。
跡自青門遠,田衣賁在躬。 舊房千嶠外,歸棹五湖東。 地力薑畦沃,年支芋盎充。 從支乃榮道,一與祖心同。
滿斟綠醑留君住。莫匆匆歸去。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風雨。 花開花謝、都來幾許。且高歌休訴。不知來歲牡丹時,再相逢何處。
丞相有才裨造化,圣皇寬詔養疏頑。贏取十年閑。
久無音信到羅幃,路遠迢迢遣問誰。 聞君折得東堂桂,折罷那能不暫歸。 驛使今朝過五湖,殷勤為我報狂夫。 從來夸有龍泉劍,試割相思得斷無。
莎衫筠笠。正是村村農務急。綠水千畦,慚愧秧針出得齊。 風斜雨細。麥欲黃時寒又至。馌婦耕夫,畫作今年稔歲圖。
管磬升,壇薌集。上公進,嘉幣執。信以通,僾如及。 恢帝功,錫后邑。四維張,百度立。綿億載,邈難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