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 其一
子夜聲先變。
丁娘索盡多。
柰向薄情何。
王孫珍重出,踏春莎。
子夜聲先變。
丁娘索盡多。
柰向薄情何。
王孫珍重出,踏春莎。
子夜歌的曲調已率先變換,丁娘的歌聲唱盡了許多。對這薄情之人能怎么辦?王孫公子珍重地出門,踏過春天的莎草。
子夜:指《子夜歌》,樂府吳聲歌曲名,多寫男女戀情。
丁娘:可能指《丁娘子歌》,樂府曲名;或代指善歌的女子。
柰(nài)向:同“奈何”,對……怎么辦。
王孫:貴族子弟的通稱。
春莎(suō):春天的莎草,莎草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
此詞為晚唐或五代時期所作,具體創作時間、地點無明確記載。《南歌子》為唐教坊曲名,后演為詞牌,多寫閨閣情事。此詞當為文人以樂府舊題抒寫男女情感糾葛之作,反映了當時社會中常見的情戀主題。
全詞以樂府舊曲入題,通過‘子夜聲變’‘丁娘歌盡’的場景鋪陳,直抒對薄情者的無奈;結以‘王孫踏春’的畫面,含蓄中見深情。語言簡練,善用典故,是五代小令中典型的閨情題材作品。
邦家錫寵光,存沒貴忠良。遂裂山河地,追尊父子王。人悲槐里月,馬踏槿原霜。別向天京北,悠悠此路長。
寒花有晚節,猶傷天地秋。雖各一時秀,論心恥與儔。
停橈處,桐樹石橋灣。淡淡鴉藏煙柳外,田田魚戲露荷間。一抹蔣陵山。閑游冶,最是艷陽時。烏巷諸郎蘭槳筏,青溪小妹竹燈祠。隊隊使人疑。秦淮夜,到處畫船燈。鸚鵡十千浮碧葉,蟾蜍三五掛紅箏。人影在銀屏。白楊渡,枝上有提壺。宋苑梧桐梁苑雨,冶城秋月石城烏。往事且模糊。尋蘭院,幽草玉階生。燕子多情窺屈戌,梨花無夢逐長庚。空懷落釵聲。奈何許,生小在長干。竹筱巷邊同妾住,蚵蚾磯上送郎船。無計可留歡。橫塘去,紅杏驛邊亭。估客長須牽馬渡,吳儂細語隔船聽。那不動郎情。南朝樹,小雨望中疏。長笛如聞桓子野。青山不見謝夷吾。隨意酒家胡。狹斜路,薄幸莫留名。官妓數來今寇白,伊州唱出小秦青。老去尚多情。盡去也,風送下江潮。月掛青林開士苑,烏啼皂莢內人橋。何處更吹簫。
九華燈影簇紅羅,絲管年年足燕歌。午夜一傳天上曲,春風春月兩相和。
鴉墨鴛茸暗小窗。梔花時遞淡中香。何須華屋艷紅妝。櫳月涼篩金瑣碎,床琴清寫玉丁當。風車閑倚在回廊。
城市山林趣,蕭森氣象舒。晚風開茉莉,初日照芙蕖。時和放翁句,猶能驎士書。何時故鄉返,五畝更安居。
咄嗟成感遇,深窈謝人寰。宿鳥馀殘夢,歸云已故山。衣冠今寂寞,嶺海路間關。憑藉乾坤力,同時許賜環。待盡嗟何及,居閒意獨申。如神昭圣武,無事擾庸人。禮樂都俞會,肝腸報荅身。綱常終定在,虛己聽重陳。
垂玉箸,掛冰絲。石橋殘柳想依依。好東風,何日吹。春意淺,酒休辭。悄寒誰與勸金卮。小梅花,暈胭脂。
瀟灑星郎,吹綠鬢、勝游霞舉。秋又半,月磨云翳,籟傳風語。太一青藜光對射,中流蕩漾蓮舟舞。戲人間、今夜水精宮,前無古。吾家是,蓬山侶。歌舞袖,蘋花渚。擬問津斜漢,乘槎南浦。謁帝通明今得便,素娥拍手心先許。笑畫闌、三十六宮秋,花如土。
竹光團野草,秀氣豁煩襟。贈此遣愁寂,蕭然靜客心。枕簟入林僻,鳥雀聚枝深。興趣江湖迥,松筠起碧潯。
揮毫寫竹聚云煙,鳳尾貓頭一幅全。瀟灑襟期原脫俗,此君常伴愛淇泉。
陽生溪谷溫,坼坼冰面破。淥隨波色還,白放云光墮。野鷗豈知此,終日忘形坐。
少年情緒芳春景。映紅粉、萬樹名花無影。多少水紅衫,煖酒還煎茗。散盡笙歌田水在,想頑福、天加非幸。何幸。得日閉柴扉,萬端冰冷。幾處院落樓臺,恁排場許闊,畫成非餅。為汝脫牢籠,憑任情游騁。駱馬樊姬終竟去,那得不、頭低心肯。爭肯。更別抱琵琶,仍作浮梗。
踐玉作名城,乃介荊郢間。西稱湯沐邑,北列價人藩。蠶叢復東路,設險抗云關。宰牧苦陲傳,束帶無時閒。晨起理訟牒,日旰不得還。臞瘁道固然,寧有冰雪顏。撫茲鋒鏑馀,徒思物力殫。頹垣隱草莽,暴骨如丘山。何事豺虎嗥,四郊行且艱。生平厭囂雜,開徑遠塵軌。洗耳田舍謀,因之枕秋水。今來彈丸邑,乃僅三家市。赤手披荊榛,極目傷蘭芷。下車訪遺老,無復舊冠履。去者驚風鶴,留者憂蛇豕。登陴再三嘆,時寄漫悲喜。盤桓以居貞,鼎顛而出否。衛文大帛冠,齊公亦衣紫。民物屬維新,請于先甲始。休息在靡爭,當使瘡痍起。
虛亭面芳沼,好月散遙林。坐觀群動息,時聞蟋蟀吟。氣機無停晷,萬化自升沉。晦冥迭晝夜,往來成古今。物理各自適,茲理會予心。虛明生夜景,清風灑吾襟。整衣起巡檐,遲遲步花陰。呼童瀉青尊,對影自酌斟。爇香旋中庭,鳴我花間琴。緬懷千載下,希聆疏越音。高梧發孤籟,契予天機深。對此不能寐,待旦夙所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