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滕王閣
滕王高閣倚江濱,王去江流獨愴神。
白雪寒侵詞客賦,朱闌繡擁豫章春。
波吞日月浮光遠,島吐煙霞飛翠新。
回首可憐風雨劇,正思舟楫淚沾巾。
滕王高閣倚江濱,王去江流獨愴神。
白雪寒侵詞客賦,朱闌繡擁豫章春。
波吞日月浮光遠,島吐煙霞飛翠新。
回首可憐風雨劇,正思舟楫淚沾巾。
滕王修建的高閣依傍著江邊,滕王離去后,江水流淌,我獨自感傷。寒冷的白雪侵入了詞人的賦作,紅色欄桿環繞,簇擁著豫章的春光。波浪吞吐日月,浮光遠照;島嶼吐出煙霞,飛動的翠綠清新。回頭看,可憐風雨劇烈,正想乘船離去,淚水沾濕了頭巾。
滕王:唐高祖李淵之侄李元嬰,曾封滕王,修建滕王閣。
愴神:悲傷,神情凄愴。
白雪:此處借指高雅的辭賦(典出《陽春白雪》)。
豫章:南昌的古稱,滕王閣所在地。
劇:猛烈,劇烈。
舟楫:船只,代指歸程。
此詩應為詩人登滕王閣時所作。滕王閣為滕王李元嬰所建,唐后屢經興廢,詩人登臨時見閣仍依江,而滕王早逝,觸景生情,結合個人際遇,寫下對歷史興衰與人生漂泊的感慨。具體創作時間及詩人背景無明確史料記載,當為古代文人登臨抒懷的典型之作。
全詩以登閣所見為線索,由景及情,既描繪了滕王閣周邊壯麗的自然景觀,又借“王去江流”“風雨劇”等細節,暗喻歷史變遷與人生無常,情景交融,是一首典型的登臨詠懷詩。
西掖符臺漢列卿,
風塵君自厭承明。
東方可是浮沉客,
司馬多傳賦頌名。
震澤頗堪供玉鲙,
建章何處望金莖。
游閒公子應相待,
斗酒深歡圣主情。
昔年曾向山中去,
千手大悲攔不住。
今朝又向山中來,
優曇華向半天開。
盡生平、骨偏騰上,那識世間劉表。嗟落魄、古長安道。市上荊高又少。
見說城南,群公會獵,撫掌轟然笑。有十隊、細馬輕裘,硬箭強弓,圍簇盤雕繡襖。
往觀乎、且為豪耳,莫以粗材相誚。斛律諸人,敖曹若輩,馬上詩偏妙。
倏?鳴餓鴟,拂林迅落飛鳥。坐平岡、燎狐炙彘,燕女如花回抱。
熱洛河斟,婆羅門舞,渾不似彈邊調。只李陵安在,碑前野烏群噪。
欲采蘋花遺所思,玉山山中秋日遲。遙天孤鳥沒蒼靄,急雨大魚飛碧池。握手過溪當此夕,攢眉入社定何時。獨憐滿地干戈起,對酒毋煩重賦詩。
方塘如鑒凈無波,花氣生香雨乍過。河漢露涼星斗濕,江湖水落雁鴻多。不辭歸隱在松菊,莫遣移文裂芰荷。安得手招笙鶴侶,會稽山里聽笙歌。
行遍塘邊不肯歸,
鴛鴦打起看雙飛。
荷花近岸難攀折,
蒲葦叢深露濕衣。
草堂寒若此,焚荻竟無功。
窗滿前宵雪,門增此日風。
賣文懷舊主,貰酒乞鄰翁。
鴻雁南飛去,梅花信未通。
天上青云迥,
湖邊白屋貧。
不嫌棲此地,
何幸接芳鄰。
草閣頻邀月,
蘿衣豈負春。
吾兄讀書處,
還有問奇人。
白花綠葉未經寒,
風動微香零露團。
點綴清秋新氣象,
天然一幅畫圖看。
玄圃樓臺近水,醉鄉日月宜秋。
萬里鳧舟鹢棹,千重貝闕龍湫。
屈子無梅花句,杜陵欠海棠詩。
華屋不成三瓦,寶劍惟聞一吹。
斛律光敕勒詠,劉越石扶風歌。
曲高從來和寡,妙處正不在多。
赤壁磯頭孤?,碧云天外冥鴻。
酣酒無妨草圣,禁詩且作花翁。
詩須有為而作,文至無心乃傳。
蘇武河梁四首,劉伶酒頌一篇。
地靜一塵不起,樓高四望皆通。
渴煮雙泓茗月,飽聽萬壑松風。
后嶺云開雪霽,前途車堅馬強。
自是人憐衰朽,敢云天佑忠良。
剡溪無心泛雪,衡山有意開云。
天借黃綿襖子,憐吾七十從軍。
王皇香案仙吏,金馬碧雞老兵。
我自甘為于役,眾怪胡為此行。
楊子登科之歲,周郎破敵之年。
屈指于今三倍,不成一事華顛。
中人持被覆
尚得帝恩深
子職竟何是
終求慰母心
燕子不來春夢冷,當花無奈秋心。碧天如海邈難尋。欄干芳草外,煙柳半晴陰。
身世悠悠空逝水,茫茫往古來今。湖山清絕記登臨。何當重載酒,風雨聽龍吟。
高槐深柳藹風煙,勝事城南思渺然
帝里春光猶杜曲,秦淮明月自尊前
每懷丹禁多華發,又看青云接妙年
四海晁張同輩少,詩成吟與小斜川
近山慘澹連深塢,
遠水蒼茫接暮云。
語似篙師徐系纜,
莫教驚動白鷗群。
夕陽時候薄寒生。依依獨自閑行。一群鴻雁帶秋聲。飛過高城。
攬鏡暗傷憔悴,背人偷落紅冰。畫橋西去是蓬瀛。只隔云程。
隔水人家似畫圖
鬢邊香露綴成珠
日高丈五云猶宿
烏鵲已歸三哺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