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張篪用來韻
自廢登山屐,長懷漉酒巾。
風云游子暮,魚鳥故園春。
聽雨興思遠,臨池得句頻。
林泉高致在,詞翰近尤新。
自廢登山屐,長懷漉酒巾。
風云游子暮,魚鳥故園春。
聽雨興思遠,臨池得句頻。
林泉高致在,詞翰近尤新。
我已不再使用登山的木屐,常常懷念起過濾酒的頭巾。風云中游子在暮色里漂泊,魚鳥相伴故園的春光正好。聽著雨聲興致和思緒悠遠,靠近水池頻繁得有詩句涌現。山林泉石間的高雅情致仍在,你的詩文最近更是清新動人。
登山屐:登山用的木屐,典出謝靈運,其曾制可裝拆齒的木屐便于登山。
漉酒巾:過濾酒的頭巾,典出陶淵明,其曾以頭巾濾酒,后指隱士生活。
風云:此處既指自然景象,也暗喻游子漂泊不定的生活。
魚鳥:代指故園中的自然景物,象征閑適自在的生活狀態。
林泉:山林與泉水,代指隱逸居所,體現高雅的生活情趣。
詞翰:詩文,此處指張篪贈詩,贊其文采清新。
此詩為酬答張篪贈詩而作。結合‘林泉高致’‘詞翰尤新’等句,推測創作于詩人退隱或閑居期間,與友人以詩唱和,借詩抒發隱逸情懷并回應對方贈詩。
全詩通過對隱逸生活細節與自然景物的描寫,既表達對閑適生活的向往,又贊賞友人詩文之妙,體現文人雅集酬唱的情趣,語言清新,用典自然,是一首典型的酬和佳作。
久雨巫山暗,新晴錦繡文。
碧知湖外草,紅見海東云。
竟日鶯相和,摩霄鶴數群。
野花干更落,風處急紛紛。
雷霆空霹靂,云雨竟虛無。
炎赫衣流汗,低垂氣不蘇。
乞為寒水玉,愿作冷秋菰。
何似兒童歲,風涼出舞雩。
石城除擊柝,鐵鎖欲開關。
鼓角悲荒塞,星河落曙山。
巴人常小梗,蜀使動無還。
垂老孤帆色,飄飄犯百蠻。
城上胡笳奏,山邊漢節歸。
防河赴滄海,奉詔發金微。
士苦形骸黑,旌疎鳥獸稀。
那聞往來戍,恨解鄴城圍。
白日移歌袖,清霄近笛床。
翠眉縈度曲,云鬢儼分行。
立馬千山暮,回舟一水香。
使君自有婦,莫學野鴛鴦。
東柯好崖谷,不與眾峰群。
落日邀雙鳥,晴天養片云。
野人矜險絕,水竹會平分。
采藥吾將老,兒童未遣聞。
巫山小搖落,碧色見松林。
百鳥各相命,孤云無自心。
層軒俯江壁,要路亦高深。
朱紱猶紗帽,新詩近玉琴。
功名不早立,衰病謝知音。
哀世非王粲,終然學越吟。
遠岸秋沙白,連山晚照紅。
潛鱗輸駭浪,歸翼會高風。
砧響家家發,樵聲個個同。
飛霜任青女,賜被隔南宮。
啼烏爭引子,鳴鶴不歸林。
下食遭泥去,高飛恨久陰。
雨聲沖塞盡,日氣射江深。
回首周南客,驅馳魏闕心。
韋曲花無賴,家家惱殺人。
綠尊雖盡日,白發好禁春。
石角鉤衣破,藤枝刺眼新。
何時占業竹,頭戴小烏巾。
瘴云終不滅,瀘水復西來。
閉戶人高臥,歸林鳥卻回。
峽中都似火,江上只空雷。
想見陰宮雪,風門颯踏開。
軍吏回官燭,舟人自楚歌。
寒沙蒙薄霧,落月去清波。
壯惜身名晚,衰慙應接多。
歸朝日簪笏,筋力定如何。
七月六日苦炎熱,對食暫餐還不能。
每愁夜中自足蝎,況乃秋后轉多蠅。
束帶發狂欲大叫,簿書何急來相仍。
南望青松架短壑,安得赤腳蹋層冰。
莽莽萬重山,孤城山谷間。
無風云出塞,不夜月臨關。
屬國歸何晚,樓蘭斬未還。
煙塵獨長望,衰颯正摧顏。
巫峽盤渦曉,黔陽貢物秋。
丹砂同隕石,翠羽共沈舟。
羈使空斜影,龍居閟積流。
篙工幸不溺,俄頃逐輕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