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古一百則 其五
太平治業無像,
野老家風至淳。
只管村歌社飲,
那知舜德堯仁。
太平治業無像,
野老家風至淳。
只管村歌社飲,
那知舜德堯仁。
太平盛世的治理沒有固定的表象,鄉村百姓的家風極為淳樸。他們只知道在村里唱歌、社日飲酒,哪里懂得堯舜的仁德呢。
無像:沒有固定的形式或表象。
野老:鄉村老人,此處泛指普通百姓。
至淳:極其淳樸。
村歌社飲:村中的歌謠,社日的飲酒活動(社日是古代祭祀土地神的傳統節日)。
舜德堯仁:堯舜二帝的仁德,代指圣君的德政。
《頌古一百則》為北宋云門宗高僧雪竇重顯所作,屬禪宗'頌古'體(對古德公案的頌唱闡釋)。此首創作于北宋社會相對安定時期,作者通過描繪民間太平景象,契合禪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理念,暗含對'無為而治'境界的體悟。
全詩以鄉村百姓的淳樸生活為切入點,借'不知舜德堯仁'的反差,強調真正的治世無需刻意彰顯,百姓安樂即是最好的治績,體現了禪宗對自然無為之治的理解。
東望大瀛海,影落扶桑弓。三洲直如矢,正射三山中。三山負曉日,曉日波浪紅。仙人不騎鶴,所適多御風。秦君家三洲,長與仙人通。即之不可見,忽爾能相面。翩翩頭上巾,舉舉塵中扇。高談清溽暑,知子不貧賤。閑居寡良儔,有酒不自薦。此日亦足醉,況得邦之彥。小醉須解酲,大醉不用醒。平生慎許可,只有一劉伶。太湖三萬頃,七十二峰青。頗貽山水秀,閉門修酒經。白云生硯石,疏雨灑窗欞。子上三洲去,手杯猶未停。
邵侯今吏隱,不種舊時瓜。東盡平原客,南乘博望槎。青云增意氣,高誼重煙霞。應笑商山老,何遲到漢家。
綏萬邦,婁豐年,天命匪解?;富肝渫?,保有厥士,于以四方,克定厥家。于昭于天,皇以間之。
禁苑鐘聲催報曉,枝間處處聞啼鳥。開簾豈復雪霜寒,掩鏡齊歡風日好。無邊樂事趁春明,韶華滿目最關情。嬌顏任使名花妒,緩步偏多細草承。共美纖腰回萬舞,亦有長門傷獨處。新□□□□□歌,密意難傳紅葉語??靶Ω吲_止避風,豈能對檻卻當熊。丹青圖畫春風里,哀怨琵琶夜月中。春去春來人漸老,花落花開春競巧。年年歲歲奉宸游,何論承恩先與后。夭桃如錦柳如絲,流鶯千囀上林枝。欲知無限芳春思,總在憑闌不語時。
昔賢恨不盲廢早,不識一字也升天。牧犢不妻還姓呂,前身或者是回仙。
翹首歸猿洞,懷人水一方。鳥啼誦經處,花落讀書堂。密約知難踐,久要寧敢忘??談谕鲿鄤窭碇酆?。
隋堤難問舊家春,惆悵盈盈拂綠塵。一任漢南飛絮盡,肯教萍碎滿芳津。
玉音昭懿行,彤管列閎休。今日歸陵寢,何年返玉樓。圣心方盡孝,鸞馭竟難留。陵樹西風里,千秋萬古愁。
美人睡不足,春愁奈若何。垂絲綠窗下,聊為繡春羅。
襄漢風流勝習家,歸來三徑始栽花。云中忽下青鸞使,關外歡逢白鹿車。新捧玉書從北闕,遠擎金醴自東華。芝蘭一一皆仙籍,不羨方平燕絳霞。
千金兩吳鉤,秋水為铦鋒。人血釁其上,寶鍔明芙蓉。割魚千萬里,不得屠一龍。屠龍豈不能,惜哉委塵埃。析薪刈青松,棄置良足哀。一旦成銷折,不能斷青苔。英雄困平世,伊管乃凡才。
試將天下照,萬象總分明。嶺外江數百,會此清遠峽。春林著雨綠自足,野水漾花紅不知。解唱陽關別調聲,前朝惟有李夫人。幾許少年春欲夏,一番夢事綠催紅。過時不語鶯解事,怕客深藏魚見機。人間萬事老無味,天下四時秋最愁。剪茅編鶴屋,篩米聚雞糧。燈昏鼠窺研,雨急犬穿籬。但能閉戶酌季雅,安用馭風尋伯昏。老鶴悔拋青嶂里,客星倦倚紫微邊。而今心服陶元亮,作得人間第一流。佳人不耐冷,重疊著春衣。
秋日山亭上,觀泉坐夕曛。先聲虛谷應,馀瀝小池分。滴滴初疑露,源源半接云。載歌云谷句,樵子隔溪聞。
天譴逾重嶺,雷陽去杳冥。文蛇噴霧毒,雕虎逆風腥。金錫更戈白,緇衣綴甲青。慈容時一轉,令作怖魔形。
往日邊頭獵,飛揚共細君。名鷹奮金距,駿馬馳浮云。白草春猶見,黃河凍不聞。無心盡狐免,留箭立奇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