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后苦雨四首 其二
江雨晴難得,炎風郁不宣。濕蒸藏久藥,潤透讀殘編。避漏移床遍,通明捲幔偏。滁陽二年客,入夏欠相便。
江雨晴難得,炎風郁不宣。濕蒸藏久藥,潤透讀殘編。避漏移床遍,通明捲幔偏。滁陽二年客,入夏欠相便。
塵中久絕跡,谷口自忘機。
草橋凌晨出,柴車向夕歸。
磴泉濡蕙帶,逕竹敗荷衣。
借問何為者,山中嘗采薇。
初歲二之日,言出東城闉。緹騎隘重郛,淤車坌行塵。
原野信滋腴,景物爭光新。青疇隠遙壩,弱柳垂芳津。
邏卒具威械,祭墦列重茵。俗尚各有時,孝思情則均。
歸途喧鼓鐃,聚觀無富貧。坤隅地力狹,百業常苦辛。
設微行樂事,何由裕斯民。守侯其勉旃,亦足彰吾仁。
締交何止號如龍,發篋疇年絳帳同。
方領聚游多雅致,幅巾嘉論有清風。
名高闕里二三子,學繼臺城百六公。
別后愈知琨氣大,可能持久在江東。
涼夜南湖飲,林端月上初。
樽罍既古雅,亭榭復清虛。
靜賞興無盡,劇談歡有余。
群騶不熹事,應厭久停車。
千齡逢圣旦,六葉嗣昌辰。
睿智天攸縱,章程日又新。
車書通絕域,雨露洽殊鄰。
民罄華封祝,帝思蒼野巡。
藐姑容化三陰館,勾漏砂封六乙泥。
五練夜窮蒼玉幾,七明晨采碧云梯。
冠霞高挹浮丘袂,握髓深藏鬼谷谿。
如有西山駐靈藥,何妨相贈一刀圭。
玉梁千丈駕澄流,曾與群仙爛熳游。
丹桂扶疎應近月,紫苔漫沒幾經秋。
蒙蒙五里皆金霧,岌岌三休是寶樓。
此地回驂時一望,世間塵上盡蜉蝣。
巫山高不極,高與碧穹齊。
朝云常藹藹,暮雨復凄凄。
髣髴聞珠佩,依稀認繡袿。
無能留彼美,徒使夢魂迷。
下馬入枋口,漾舟緣碧溪。
雪消山骨瘦,風定浪頭低。
數里復登岸,群賢俱杖藜。
徘徊巖石畔,尋覓退之題。
我不從官君下第,其間險易兩何如。
連云棧外四千里,讀易堂中一帙書。
慈母含飴垂禿發,先生懷道接茅廬。
莫將清淚頻頻灑,蜀道之難欲上初。
聞道安禪處,深蘿杳隔溪。
清猿定中發,幽鳥坐邊棲。
云影朝晡別,山峰遠近齊。
不知誰問法,雪夜立江西。
飄飄詞賦已還卭,法牖推賢繼祖風。
緩頰且驚儀舌在,只輪休嘆阮途窮。
佇觀振翼遷喬木,忍學棲衡嗜晚菘。
楚寶定須三獻遇,肯教煩歲泣如虹。
國重司寒祭,羔羊獻禮陳。
開冰遵舊典,薦廟屬昌辰。
肥羜方登俎,清壺冀饗神。
蟲疑非蚤夏,狐聽異先春。
鑿鑿凝光瑩,峨峨發彩新。
何當比魚上,從此出迷津。
公以心如水,開軒俯碧漣。
嘗虛濟川檝,卻就釣璜淵。
北倚平崧閣,南臨種黍田。
緣經冶城望,到此即懷賢。
便齋素迫隘,為敞一軒清。
畏暑不能到,好風常自生。
簷牙透山色,砌腳逗泉聲。
事集民安堵,琴棋此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