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閣雜詠 其十六
編籬護菊株株秀
潔白紅黃種種齊
豈為香顏多種取
歲寒梅竹得平題
編籬護菊株株秀
潔白紅黃種種齊
豈為香顏多種取
歲寒梅竹得平題
編織竹籬精心護持菊花,每一株都長得清秀俊雅;白、潔、紅、黃各色菊花,品種繁多色彩齊整如畫。難道只是愛它香艷才種植?原是它能與寒冬的梅竹,一同被人相提并論贊夸。
編籬:編織竹籬笆。
種種齊:各種顏色齊全。
歲寒:寒冬,典出《論語·子罕》'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此處指耐寒的時節。
平題:平等地被提及、并列。
《山閣雜詠》應為作者山居時所作組詩,此首具體創作時間未詳。推測作者在閑適的山居生活中,觀察到籬邊菊花生長茂盛,因菊花與梅、竹同為耐寒之物,故借種菊一事抒發對高潔品格的追求。
全詩前兩句寫菊之形色俱佳,后兩句轉折點明種菊深意——贊其與梅竹同傲寒冬的品格,簡短數句既繪景又抒情,突出菊花的精神價值,表達對堅貞品質的推崇。
路迂窮日夕,山近逼氤氳。策杖回青靄,披衣染白云。苔痕深莫辨,樹密色難分。一過蓮池上,泉聲到處聞。
登高聊騁望,磴道轉逶迤。何石非三島,無花不四時。篆符分竹葉,仙鳥啄靈芝。
倘問長生訣,應尋華子期。
任重心長在,年侵力未堪。
圣賢憎獨學,老宿幸同參。
已信乾坤蘊,無踰孔孟談。
誰能中道廢,長使一生慚。
屋上炊煙屋下燈,
客來汲井具瓶繩。
雖然此是尋常物,
不是承平見不能。
春早誰家系矢蓬,充閭佳氣陪融融。
花封解綬初辭宦,梓里回軺已作翁。
派引靈洼誇逸駿,波恬清渭臥非熊。
何當繼展華封祝,珠樹瓊枝亢爾宗。
花朝過了,看簾幕深深,乍喧還冷。雕梁似昨,寂寂繡窗人靜。且向花間問訊。怎花亦、無言似恨。
飄然渡過前軒,忙煞秋千月影。
斜趁。東風去迅。正結伴歸來,夕陽紅盡。似曾相識,暗把烏衣重認。
認是江山粉本。又無奈、黃昏時近。愁損曲曲柔腸,化作相思寸寸。
自從花發吟何苦,
未見春來惜更深。
天與異香分辨雪,
不教埋沒亂山陰。
我因瑣事到江城,
風伯雨師一路迎。
聞道先生勤學習,
關懷青插見深情。
涼云漠漠作清陰,靜聽閒庭眾籟吟。
落葉打窗秋漸老,疏鐘敲夢漏初深。
燕臺夜雪三年別,閩海西風萬里心。
為囑冥鴻勞寄語,有人天末望鄉音。
萬丈赤城標建,九張文錦機連。
天何此醉且醺然。瘴海紅潮上面。
散綺空花四照,飛丹江草逾鮮。
黃昏好景寫云箋。人在夕陽庭院。
歘然除目下,呼酒一為歡。豈謂投荒易,端憐入計難。
桑榆元愛暖,蒲柳自知寒。早晚從休沐,將因托掛冠。
長沙七千里,過此更沉沉。汩沒非吾責,歸來是夙心。
蒼梧眺不盡,白發話來侵。縱有東風在,幽蘭寒意深。
到得家園樂事多,癡兒嬌女笑呵呵。慌張一事爭相問,可帶洞庭白枇杷。
老妻聞說笑顏舒,道是嬌癡氣未除。幸得阿爺歸尚早,不然瓶粟已無馀。
檢點零裝與破書,無多行李只區區。可堪腹內隆隆響,為問廚中飯有無。
同胞阿嬸對門居,弟妹追呼問訉予。昨夜燈花如斗大,果然今日賦歸與。
少孤客為早,同病本相憐。
況托雷陳誼,曾聯郭李緣。
一朝驚判袂,千里悵離筵。
不盡當年事,重提倍惘然。
禹士力生頭,
都知閑做弄。
直待擔子折,
恁待柴束重。
天賦宗賢撥亂才,八方威命響新雷。袞衣立受東朝命,玉輦迎從北地來。九廟有靈知孝友,百年無力報奸回。今皇盛德嗟何極,一紙虹光燭夜臺。
勝日叨陪玉署才,綺筵簫鼓沸晴雷。宮壺尚足傳杯用,堂食初分入饌來。拂座面驚春色動,聯鑣身帶夕陽回。題詩欲盡留連意,長句無能效柏臺。
女媧山下少人行,
澗谷聲中一鳥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