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留別
春路逶迤花柳前,
孤舟晚泊就人煙。
東山白云不可見,
越國山川看漸無,
可憐愁思江南樹。
春路逶迤花柳前,
孤舟晚泊就人煙。
東山白云不可見,
越國山川看漸無,
可憐愁思江南樹。
春天的道路在花柳前蜿蜒伸展,傍晚我乘孤舟停靠在有人煙的地方。東山的白云已看不見了,越國的山川也漸漸消失在視線中,可憐我滿懷愁思望著江南的樹木。
逶迤:形容道路、山脈、河流等彎彎曲曲延續不絕的樣子。
就:靠近。
東山:一般指東晉謝安隱居之地,這里可能泛指東邊的山。
越國:春秋時越國之地,大致在今浙江一帶。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題和內容可推測,詩人在春日出行,于旅途之中與友人分別,在孤舟漂泊中寫下此詩,抒發離別愁緒。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春日離別之愁。其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旅途景色變化展現內心感受。在文學史上雖不十分著名,但體現了古代詩人借景抒離情的常見手法。
秋長客去人蕭索。日掛檐牙落。冷砌孤檠,閑愁萬種,展卷還拋卻。懨懨情思渾無著。誰在當前覺。海棠睡起,林鴉飛過,共把黃昏約。
肯惜歸帆憩,頻呼別酒斟。浮云客子夢,落日故人心。岸樹紛秋色,河流雜梵音。無官到處好,不待住中林。
柳絮魂輕,榴花火黯,晴光鎖隔層云。繁英雨落,青山頹勢難奔。裂石瞼封蒼蘚,唲嘔夢囈未經春。深陰下,夏蟬初唱,也學聲吞。人世百年光景,看四分之一,一霎成塵。枯枝罥月,唯掛蛛網紛紛。醉掃露歌歸去,流風自瘞曉星痕。西風后,待彈霜鍔,濁酒重溫。
客里相逢意味投,自憐無地可依劉。及民不問官高下,奉檄難從我去留。春事已隨流水逝,湖光未卜幾時游。悠悠千里共明月,別后相思付倚樓。
孤雁叫教人怎睡,一聲聲叫的孤凄,向月明中和影一雙飛。你云中聲嘹亮,我枕上淚雙垂,雁兒我爭你個甚的。
落帽風高客袂寒,金鰲閣上倚闌干。一方文武衣冠會,萬里江山眼界寬。老驥未應悲峻坂,閒鷗何事觸驚湍。可憐此地無萸菊,醉把芙蓉仔細看。
已攜巨鯉換新粳,尚有鰷鯈得自烹。聞道烹鮮易煩碎,呼兒勿用苦為羹。
結網?教女,操舟罷詬男。
橋邊宛宛雙柳株,賈客蹀?千金駒。停鞭半醉道春好,笑入胡姬舊酒壚。
潮汛遠,花期近。春雨霽俄頃。新綠惺忪,窗拂寒柯影。客來握手陶陶,輕撚煙蒂,話疇昔、遐思難定。醇醨飲。幾曾沉浸其間,味此噪中靜。吾廬小小,會心在人境。不嫌車馬聲喧,此情雋永,病相如、文君慵問。
歷披輿地閱山川,海濱自昔稱鄒魯。外有錯出之魚鹽,內有膏粱之沃土。弘正以前正淳龐,上下恬熙實寧宇。島夷煽亂嘉隆間,因之海酋大跋扈。此時擾擾不堪聞,儋石百錢猶充腋。數十年來似茍安,云何閭閻轉貧窶。豈其器服事豪奢,抑亦樗蒲萃成藪。豈其雀鼠日繁多,抑亦貂珰猛于虎。豈其逐末少農桑,抑亦閩舵如鳥飛,百萬菽粟捆樓櫓。用致災沴一頻仍,遂令十室塵生釜。冬春一粒已成珠,青黃不接何所怙。幸聞制錦有休文,力與疲民作盟主。請蠲請賑請發陳,猶恐阽危無或補。乃屬耆老細講求,惟有設粥堪救苦。廣開宏署集瘡痍,班荊列坐如隊伍。憔顏悴色已奄奄,一瓢一勺同哺乳。人人得意無向隅,食矣鳴金畢伐鼓。君侯或走山之巔,有時或走江之滸。到處焦勞語語酸,不避疾垢興藍縷。自是格天天澍隨,起死回生不知數。古云救荒無奇策,寧知此策神仙醽。愧余雖愛莫助之,只勒長歌效欣舞。歌兮歌兮愿若何,但愿天皇召召父。召父獻納罷關征,海濱歲歲德施普。
咽咽霜笳吹底怨,泠泠山溜瀉何愁。和林望斷白云莫,愁入水云東盡頭。
避俗尋幽壑,度閒課小詩。城中消息斷,林下起居遲。農事鄰翁話,機心野鶴知。峰頭云忽變,薄暮雨來時。
縹緲樓居隔紫霞,華陽真逸過君家。金盤不薦賓筵實,自有玄洲五色瓜。
遠游悵不樂,茲賞吾道存。款曲故人意,辛勤清夜言。東亭何寥寥,佳境無朝昏。階墀近洲渚,戶牖當郊原。矧乃窮周旋,游時怡討論。樹陰蕩瑤瑟,月氣延清尊。明河帶飛雁,野火連荒村。對此更愁予,悠哉懷故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