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花慢
聚林園芳景,盡輸韓圃陶籬。任雨虐風饕,露凝霜壓,叢木離披。正色幽香不減,與冬蘭、并秀結心知。天賦花中名節,不教桃李同時。
清奇。秋后尤宜。浮卉盡、尚芬菲。稱處士庭除,先生簡冊,聲續吾伊。便好竹間松下,擅晚芳、長伴歲寒姿。懊恨攜樽已晚,明年來把花枝。
聚林園芳景,盡輸韓圃陶籬。任雨虐風饕,露凝霜壓,叢木離披。正色幽香不減,與冬蘭、并秀結心知。天賦花中名節,不教桃李同時。
清奇。秋后尤宜。浮卉盡、尚芬菲。稱處士庭除,先生簡冊,聲續吾伊。便好竹間松下,擅晚芳、長伴歲寒姿。懊恨攜樽已晚,明年來把花枝。
園林中美好的景致,都比不上韓家花圃和陶家竹籬。任憑風雨肆虐,霜露凝結,樹木枝葉散亂。它的正色和幽香絲毫不減,與冬蘭一同秀麗,彼此知心。上天賦予它花中名節,不讓它與桃李同時開放。它清新奇崛,秋天過后更適宜觀賞。那些輕浮的花卉都已凋零,它還芬芳依舊。適合生長在處士的庭院,出現在先生的書籍里,伴隨著讀書聲。它適宜生長在竹間松下,獨占晚芳,長久陪伴著耐寒的姿態。只恨我攜酒來賞它太晚,明年一定再來觀賞花枝。
韓圃陶籬:韓家花圃、陶家竹籬,可能代指高雅清幽的地方。
雨虐風饕:風雨猛烈,肆虐。
離披:散亂的樣子。
處士:指隱居不仕的人。
吾伊:讀書聲。
歲寒姿:指耐寒的姿態,常喻指有氣節的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詞內容推測,作者可能處于一個復雜的社會環境中,看到世間一些人追逐名利、缺乏氣節,從而借花卉來表達自己對高尚品質的追求和向往。
這首詞主旨是贊美花卉的高尚名節,突出特點是通過對比和擬人手法塑造花卉形象。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展現了詞人對美好品格的歌頌,有一定的文學價值。
紫塞年來不起煙,主恩春色渾無邊。暫邀玉署開燈約,可免金龜換酒錢。友善堂中追古誼,銀花燦處笑驚筵。自茲不夜連三五,賜酺年年勝似前。
寥落空山里,松門晝亦關。江鄉千里隔,天地一身閒。聽雨多臨水,看云長傍山。自今幽思熟,無復嘆時艱。
紫山東轉接江門,萬壑千峰擁孝園。遠結云霞連海島,回瞻日月蔽昆崙。牽蘿步入巖間寺,選樹來傾石上尊。猿嘯正堪淹白晝,鴉棲渾已報黃昏。
散盡春陰萬象融,蕺山高起跨垣墉。戒珠寺古遺荒徑,洗硯池深映遠空。上界梵鐘將入定,小橋角扇尚清風。蓁蕪不獨蘭亭勝,千載斯文感慨同。
縲紲寧當罪冶長,當年書記羨鄒陽。只今何處尋遺草,無限春風屬野棠。
今年客里逢長至,客子題詩興亦長。天上五云開瑞色,人間六琯候新陽。梅花欲發春前樹,竹葉頻傾醉后觴。記取斯文合簪處,環溪溪上濟生堂。
老來百計不相關,詩句雕鐫興亦闌。只有好花堪照眼,從君聊借一枝看。
雙雙小鳳斜,淡淡鴉兒穩。一曲渭城歌,柳色饒春恨。離觴洗別愁,酒盡愁難盡。寶瑟雁縱橫,誰寄天涯信。人分南浦春,酒把陽關盞。衣帶自無情,頓為離人緩。愁隨苦海深,恨逐前峰遠。更聽斷腸猿,一似聞弦雁。
白道穿云去,青郊占地耕。塹深屯棘刺,得得斷人行。
牂牁流水碧潺潺,潮落潮生草木閒。一片海云吹不起,越人遙指是崖山。
白云裊裊駐吟箋,坐久春溫起筆端?;B無言臻爛漫,仗君潑墨破荒寒。
前路重尋意轉迷,行人遙指石橋西。竹林幽靜驚聞犬,阡陌縱橫偶聽雞。四野秋聲風瑟瑟,一天云影雨凄凄。何時免卻奔波苦,句滿奚囊待品題。
吳中二八深閨女,生來不學唱《金縷》。纖纖素手青燈前,織得寒機成白纻。裁縫熨貼為君衣,春天衣著生光輝。明珠為珰璧為佩,同此素色無相違。一朝送君江上別,歲晚關河積風雪。生知白纻不勝寒,但喜君身常皎潔。君不見東鄰少婦織錦工,織作步障圍春風。春風一去花草歇,金谷寒蛩怨秋月。何如潔白長相守,尊中有酒為君壽。人生溫飽不足多,莫羨東家著綺羅。
春來壬子無風雨,共卜今年麥有秋。且愿王師息征伐,盡安農事樂耕耰。墟中能幾炊煙起,閭右惟多賦粟憂。剩喜山城過百雉,長濠如帶漲新秋。
董卓劫慈明,次以及伯喈。子龍獨何人,談笑卻啀啀。高視梁碭上,片云卷而懷。古來高世士,塵埃豈能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