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冠帶還吳中
自領公車召,十年今始歸。忽驚文采別,未覺鬢毛非。落日迷烏鳥,春風動錦衣。慈親正強健,此樂愿無違。
自領公車召,十年今始歸。忽驚文采別,未覺鬢毛非。落日迷烏鳥,春風動錦衣。慈親正強健,此樂愿無違。
西第留歡更此宵,
清詩題贈董嬌嬈。
錦袍明月江船上,
誰共揚州聽玉簫。
力耕全我真,形不為外役。
晴明固為佳,風雨亦安適。
抱屋溪流清,開門遠山碧。
不知桑麻長,但覺行徑窄。
愿言素心人,往來慎杖策。
烈烈丹心滅國仇,
夭夭玉貌怒橫眸。
一身殉汝知無憾,
莫信他人假自由。
昨宵解佩夢江濱。朝來翠掩歌屏。黃鸝花底語星星。風度重扃。
蟬翼云鬟新碧,綺紈沉水馀馨。漫歌金縷薦佳醽。遙憶峰青。
談經唐世豈無人,
君獨春秋學最深。
力辯邱陽非左氏,
后來朱子始知音。
別來才一書,
似若向兄疏。
逢人問江右,
說兄不敢虛。
向晚蛩聲雜,凄凄籬落邊。
老夫方醉臥,魂夢繞鈞天。
吳兒龜手網寒川,急雪鳴蓑浪拍船。
青弋渡頭曾臥看,令人卻憶十年前。
東風一夜去瑤臺,
杜宇聲聲喚不回。
心惜落花收拾懶,
卷窮空待燕銜來。
我觀鷂子摶天飛,烏龜水底逐魚兒。
三個婆婆六個奶,金剛背上爛如泥。
諸仁者,知不知。
伯牙雖會彈,善聽須子期。
百官分職重諸曹,夙夜精勤可憚勞。應抱丹心酬寵遇,肯將辛苦負青袍。
楩楠杞梓總良材,盡是先朝雨露培。今日廟廊掄大用,棟梁榱桷一時來。
斷金自古貴同心,要識君臣氣誼深。蒙古當時猶進諫,也須隨事托規箴。
百官俸祿總膏脂,戒石亭前有訓辭。看取漢家青白吏,寸心惟許老天知。
每閱遺編慨古今,股肱元首義何深。共看四海無虞日,要識虞廷警戒心。
覆載中存報主身,廟堂須用讀書人。民胞物與皆吾分,一視應同萬里仁。
四海頻年水旱多,民貧如此欲如何。為予持取光明燭,不向春風照綺羅。
百二山河壯大邦,三千貔虎盡無雙。只須坐鎮邊疆靜,不用高城筑受降。
百年養士蓄兵威,齊向元戎聽指揮。直待邊塵清不起,卻銷金甲卷征衣。
四海無虞豈偶然,也知匡輔藉才賢。鷹揚虎拜皆臣職,曾兆周家八百年。
累朝勛業繼重華,四海車書正一家。好振皇威宣帝德,直從旸谷到流沙。
要識簪纓盡寵嘉,莫將紈綺事豪華。百年留取丹心在,信是忠臣出將家。
萬年宗社比金甌,千里長城豈壯謀。長史在廷根本固,蠻煙瘴霧一時收。
莫道兵家不是儒,太公韜略勝孫吳。試觀大易師貞戒,仁義從來是遠圖。
分衡早敕玉堂仙,
夜半簾前忽放還。
獨召閣臣留便殿,
堂餐直被禁中傳。
東風吹大河,河水日夜流。嚴裝逝將歸,祖送河上頭。
故鄉六千里,迢遙望荊州。違別歲年遠,耿耿桑梓憂。
恭承當寧命,去去無淹留。焉知同袍者,臨分意綢繆。
綢繆倏已分,望望猶佇跂。豈無相交人,外同中乃異。
夫子夙所慕,爰結金蘭契。眷言資諒直,矧重仁與義。
荏苒四十年,氣合恒一致。皎皎松柏心,永矢在終歲。
終歲之所懷,豈緣耄疾躬。上有明主仁,德比三圣隆。
人生非草木,寧昧造化功。出身儋祿爵,道存敬與忠。
夙秉高潔心,況聞賢達風。焉能甘淟涊,委軀儕凡庸。
凡庸諒猥鄙,貪惏復蟊■。良農治田穡,稂莠在芟除。
倬彼仁賢士,懷負經世具。皋陶陳知人,周公躬吐哺。
如何后來者,當道昩所務。所以君子心,惻惻存永慮。
永慮積中抱,臨食每與嘅。丈夫所立志,豈在富與貴。
不聞諸葛云,鞠躬以盡瘁。上將益明德,下將綏四海。
夷險不可渝,頫仰庶無愧。勿為久契闊,引領遙相待。
清閑偶得萬幾余,水殿蓬壺九夏初。
夜聽甘霖澆沃野,曉看佳氣繞宸居。
綠荷池畔吟新句,翠竹林中披異書。
時領薰風知解慍,松濤緩送度窗虛。
步屧欹斜,向黃葉村邊,閒眺晴綠。水映漁莊,霜明菜圃,陣陣寒鴉落木。遠空乍沐。好峰數點修螺矗。更窅窅、極蒲淡沲,帆影織千幅。
憶昨素舸,汎汎長淮,水涼燈昏,和雁同宿。夢家鄉、西風菰米,炊煙晚斫鱸腮玉。夢醒葦花聲簌簌。
詎意此際,故園潑眼秋光,一杯雪蟻,幾枝風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