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其二四八
千年氣溫,琥珀松根。
半夜光吞,珊瑚月魂。
混沌鑿開,德云下妙峰之頂。
昆崙推倒,張騫到盟津之源。
出岫之云意閒暇,盈科之水流勢奔。
諸塵歷歷,三昧門門。
妙觸應緣還出礙,成家事業付兒孫。
千年氣溫,琥珀松根。
半夜光吞,珊瑚月魂。
混沌鑿開,德云下妙峰之頂。
昆崙推倒,張騫到盟津之源。
出岫之云意閒暇,盈科之水流勢奔。
諸塵歷歷,三昧門門。
妙觸應緣還出礙,成家事業付兒孫。
歷經千年的溫暖氣息,如松根下凝結的琥珀;半夜里吞沒月光清輝,似珊瑚吸納月之精魂。混沌被鑿開七竅,德云菩薩自妙峰之頂降臨;昆侖山被推倒,張騫探到了盟津的源頭。出山的云兒意態閑適,滿溢的溪水奔涌向前。萬事萬物清晰分明,種種禪定法門皆可通達。妙用觸機隨緣應對終能超脫阻礙,成就的禪門事業終將交付兒孫傳承。
琥珀松根:松脂滴落地下經千年形成琥珀,此處喻指歲月沉淀的禪修境界。
珊瑚月魂:珊瑚在月下吸收精華,喻禪修者對佛性的體悟如吸納月之精魄。
混沌鑿開:典出《莊子·應帝王》,混沌被鑿七竅而亡,此處喻打破蒙昧,顯露本真。
德云:佛教菩薩名,《華嚴經》載其住于妙峰山,喻佛法智慧的化身。
昆崙推倒:昆侖山為神話中的仙山,推倒喻破除執著,直探本源。
張騫到盟津之源:張騫通西域,盟津為古黃河渡口,此處喻探索佛法真諦的歷程。
出岫之云:化用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云無心以出岫’,喻禪者自在無執。
盈科之水:出自《孟子·離婁下》‘盈科而后進’,喻禪修需循序漸進。
三昧:梵語音譯,指禪定狀態,心專注一境而不散亂。
此詩為禪人或化主(佛教中負責弘法的僧人)畫像題贊而作,約創作于宋代禪宗興盛時期。當時文人與禪僧交游頻繁,此類贊詩常用于記錄禪修者的精神風貌,反映了禪宗‘即境悟禪’的修行理念。
全詩以自然意象與佛教典故為引,從禪修境界的沉淀(琥珀、珊瑚)、本真的顯露(混沌鑿開)、修行的歷程(張騫探源)、心境的自在(云閑水奔)等維度,贊頌禪人的修行成就,并強調佛法傳承的自然與必然。語言含蓄而富有禪機,是宋代禪詩‘以詩說禪’的典型代表。
墨吏污官屢犯科,心無廉恥奈之何。但余一腦昏蒙甚,剩得兩唇慷慨多。屢掛羊頭供眾賞,豈將虎穴教人摩。職司遍地休疲怠,胡不周天撒網羅。
燕市風光傍帝臺,上元燈火欲重開。五城繡箔連云起,九陌笙歌動地來。翡翠妝成花下翥,芙蓉擎出日邊栽。雕鞍馬上迷芳草,錦瑟樓中醉落梅。遙見銀花隨月合,不教玉漏逐人催。九天乍轉迎春仗,三殿行傳上壽杯。豹髓鸞膏渾費盡,看調玉燭詠明哉。
山川望三山,相去幾萬里?親舍白云下,懷思曷云已?朝思歌陟岵,暮思歌陟屺。如之何勿思,祿不及甘旨。哀哉天壤間,此思孰終始?舉目皆白云,寧論此與彼?但移思云心,夙夜勤治理。委質既在心,忠孝同一軌。
玉峰奇絕處,短策步崎嶇。海近潮聲壯,山空樹影疏。吟情危眺外,飲興薄寒初。數點新來雁,高飛不羨渠。
四十精思成此稿,吳鄉吟輩未堪儕。揠苗豈是時能長,啖蔗應知老漸佳。雖止百篇諸體備,不拘一律大方諧。野航秋水空塵跡,細屨春風有好懷。公道未應無賞識,文章安可使沈埋。冠端感慨儀曹筆,跋尾吹噓借舫齋。已藉二君高論在,贅辭慚愧老夫偕。
晨興梳短發,庭樹生秋風。萬物有容色,與故各不同。碩實屬老成,天柔怨童蒙。英英黃金花,旎旎清露叢。歲暮等淪落,何異蒿與蓬。
松竹陰森護上方,老仙蓬發一簪霜。閑來攲枕松風里,歸夢不知山水長。
大禹為君日,勤勞恤萬民。鐘鼗求善切,典則貽謀真。飲酒疏儀狄,當車泣罪人。龜疇敘常道,三圣實同倫。
結發究韜略,馳驅四十年。長征秦五嶺,苦戰漢三邊。萬死奮不顧,一生今幸全。云臺無住處,何日上淩煙。
盈盈細抺隨風雪,點點紅妝帶雨梅。莫道門前車馬富,子規今已喚春回。
銀河落秋水,飛峽自鳴琴。代馬遙相避,君聽無殺心。
繁臺草綠水流澌,正是郎官考績期。昔向斗牛占劍氣,今騎齋馬勸農時。雨馀梁苑花如錦,風煖隋堤柳拂絲。比到神京春正好,蓬萊宮殿碧參差。
窮居久與故人違,始覺平生事盡非。兩地風波驚乍息,十年鴻雁惜分飛?;ǘ屢八律叫羞h,草綠閑門巷出稀。令子能來慰愁寂,可堪臨水送將歸。
秋風瀟颯滿吳江,竹影飄飖落短窗。堪愛倪迂清絕處,依微殘墨本無雙。
觚棱舊夢司農署,二年同巷京華。尊前休更話豪奢。貞元朝士,飄泊各天涯。記得送君南去日,巴陵風月猶賒??蓱z琴鶴屢移家。不堪回首,八月洞庭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