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東圃
不墮人間囂夢中,
此身元舊是懸空。
無人敢唾胥江水,
白首今看范老翁。
人物古今能幾個,
風花天地本無窮。
我詩莫道無分別,
螺裸螟蛉故本同。
不墮人間囂夢中,
此身元舊是懸空。
無人敢唾胥江水,
白首今看范老翁。
人物古今能幾個,
風花天地本無窮。
我詩莫道無分別,
螺裸螟蛉故本同。
不陷入人間喧囂的夢境之中,這身軀原本就是超脫塵世的存在。無人敢輕視胥江的流水,如今白發(fā)蒼蒼時見到如范蠡般的老者。古往今來能稱人物的能有幾個?天地間風花景物本就無窮無盡。不要說我的詩沒有獨特之處,螺、裸蟲、螟蛉原本就是同類。
囂夢:喧囂紛擾的塵世幻夢。
元舊:原本、本來。
胥江:指與伍子胥相關的江水。伍子胥為春秋吳國重臣,含冤而死,傳說其魂化為江濤之神,故后人不敢輕慢其相關水域。
范老翁:借指范蠡,春秋越國大夫,助越滅吳后功成身退,泛舟江湖,為超然物外的代表人物。
螺裸螟蛉:螺,螺類;裸,無殼的蟲;螟蛉,螟蛾幼蟲。古人誤以為蜾蠃(一種蜂)養(yǎng)育螟蛉為子,后多用“螟蛉”指養(yǎng)子,此處泛指微小生物,強調本質相通。
此詩具體創(chuàng)作背景無明確記載,推測為作者于東圃(可能為一處幽靜之地)游覽時所作。詩中流露出對超脫塵世的向往,或與作者彼時心境有關,可能是對世俗紛擾的反思,亦或是對自然與生命本質的哲思。
全詩以“不墮囂夢”開篇,奠定超脫基調,借歷史人物與自然景物的對比,引出萬物同本的哲思。語言質樸而哲理深刻,體現(xiàn)了宋詩重理趣的特色,展現(xiàn)了作者對生命本質與宇宙規(guī)律的獨特思考。
重記征衫清淚滿。為意人人,尋夢天涯遍。不覺自家腸已斷。從新又到吟花館。
簾影迷離釵影亂。花落花開,斟酌愁深淺。多少愁懷分付雁。天涯雖近歸期遠。
磊落南州士,家聲二百年。
失身幾利吻,得路已華顛。
青瑣元虛位,黃扉久佇賢。
九原寧可作,東望益潸然。
吟詩不換校書郎,但欲封侯管醉鄉(xiāng)。疏懶無成嵇叔夜,清狂似達賀知章。安貧不怕黃金盡,既老從教白發(fā)長。百計不如歸去好,子孫相對說農(nóng)桑。
老矣歸歟東海村,長裾不復上王門。肉糜豈勝魚羹飯,紈褲何如犢鼻裈。是處江山如送客,故園桐竹已生孫。分無功業(yè)書青史,或有詩名身后存。
兩載沅湘役,雖勞何所為。
蝦行仍蛭渡,猶豫復狐疑。
孰念鋤犁把,殊勝手板持。
山南與山北,舍子更從誰。
醉里朱顏可耐看。
凄迷燈火話天南。
十年草草鬢毿毿。
啄碎花須鶯自老,
敲殘壺嘴意何安。
宵行莫怯夜風寒。
終日攤書懶下樓,春來懷抱冷于秋。
未能栗里歸元亮,爭說新豐寓馬周。
兩屐青山應自遠,半簾殘月為誰留。
東風莫遣楊花落,飄蕩年年可暫休。
郎愛蕙草花,花多恐難久。
妾有幽蘭香,愿君莫去手。
雪后銅駝凈,勞君步屧來。
祈年平樂觀,餞歲濁醪杯。
繡褥花猶隱,銀罌藥未開。
長卿消渴久,何以答群才。
深培膏土玉釵長,
細擺春風碧帶香。
莫笑庾郎滋味薄,
只渠便是太官羊。
才離塞北忽江東,嶺岸蕭疏樹未紅。
數(shù)點云間誰系帛,一行天外自書空。
安棲邗水猶鄉(xiāng)土,遠過迷樓感故宮。
別有孤鳴沈別浦,高風欲借起泥中。
晴霞收遠岫,宿鳥赴高林。
石激泉鳴玉,波回月涌金。
薰爐籠竹翠,行漏出松陰。
坐愛秋光好,翛然靜此心。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頭忽見。
碧湖云樹噪棲鴉,古瓦籠煙草徑斜。
一片秋帆殘照里,野風吹折女郎花。
陽進升君子,陰消退小人。
圣君南面治,布政法新春。
枕江倚嶺起書樓,豈分拋書事遠游。
著作名山輸片席,行藏大海落扁舟。
煎膏已惜殘麟角,食肉何因羨虎頭。
今日沖寒二千里,黃沙白雪莽生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