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二首
故里躬耕后,頹齡耄及前。開門無客至,得句有僧傳。忽忽身如夢,迢迢日似年。會當乘小雪,夜上剡溪船。
客至惟清坐,真貧不是慳。援琴排遣悶,合藥破除閑。引鶴時穿屐,逢梅一破顏。怪來寒徹骨,夜雪冒南山。
故里躬耕后,頹齡耄及前。開門無客至,得句有僧傳。忽忽身如夢,迢迢日似年。會當乘小雪,夜上剡溪船。
客至惟清坐,真貧不是慳。援琴排遣悶,合藥破除閑。引鶴時穿屐,逢梅一破顏。怪來寒徹骨,夜雪冒南山。
其一:回到故鄉耕作之后,已近八九十歲高齡。打開門沒有客人來訪,寫成的詩句由僧人傳播。恍惚間感覺自身如夢,漫長的日子仿佛一年。應當乘著小雪,夜里前往剡溪的小船。其二:客人到來只是清坐,真正貧窮并非吝嗇。彈琴排遣心中煩悶,配藥消磨空閑時光。帶著仙鶴有時穿著木屐,遇到梅花才展露笑顏。難怪寒冷徹骨,夜里南山被雪覆蓋。
頹齡:衰老的年紀。
耄(mào):八九十歲的年紀,泛指老年。
剡(shàn)溪船:用王子猷雪夜訪戴逵典故,出自《世說新語》,此處指乘興而行的雅事。
慳(qiān):吝嗇。
屐(jī):木底鞋,底部有齒。
破顏:露出笑容。
冒:覆蓋。
此詩或作于詩人晚年退居鄉里時。此時詩人遠離官場,躬耕故里,年近耄耋,生活清簡,與僧人、鶴鳥為伴,通過冬日生活片段,反映其晚年隱逸的真實狀態與心境。
《冬日二首》以兩首短章描繪冬日生活,第一首寫孤寂中懷雅趣,第二首寫清貧里有閑適,共同展現詩人晚年退隱后清苦卻自足的精神世界,體現了對平淡生活的詩意捕捉與超然心境。
詩滿行囊興未窮,來時還與去時同。鷗波窈窈孤云外,馬路迢迢夕景中。衣潤尚含榕葉雨,帶香曾著荔花風。那知此日龍河會,卻話聽猿過峽東。
短籬腐草化流螢,閃閃光飛似自矜。不是向明心一點,夕陽何處問漁燈。
至節家家講物儀,迎來送去費心機。腳錢盡處渾閒事,原物多時卻再歸。
久夢羅浮路,今朝信杖藜。泊舟明月見,頫首白云迷。曲徑枯藤繞,奔流亂石低。仙靈肯遲我,蹤跡鐵橋西。
曉來砧。晚來砧。斷續臨風碎客心。華陽飄此身。漏沉沉。思沉沉。憶到西樓舊夢頻。曷來鼙鼓音。錦城東。錦江東。華屋綺窗簾幕紅。小橋夕照明。恨匆匆。惜匆匆。一別家山類轉蓬。關河離亂中。在洛南。在潁南。夢中依稀見故園。蟲沙血未乾。恨無端。憤無端。似有寒光落枕前。一梳眉月彎。
隨意梳頭與著衣,橫看側視總相宜。瑤釵巧賽三年葉,黛筆重翻十樣眉。通國針神俱受譜,閑窗繡佛自挑絲。姍姍弱骨驚鴻影,最想回身答拜時。
春到寒荄總向榮,藥苗旋種亦初成。山翁幸自無誰識,可要山中宰相名。
此身非畢阮,亦向醉鄉游。憑仗杯中物,澆除分外愁。事徂感幻夢,年改邁湍流。酣臥不知曉,吾生一贅疣。
閒居偏向酒中閑,已把人間比夢間。飲量欲希江海納,醉鄉應有路岐還。高談好對清樽樂,屢舞猶嫌數斗慳。信有金船少風浪,莫乘輕舸下深灣。愁腸思得濁醪澆,渾似春苗旱欲焦。洗甕已于坊禁礙,典琴誰向息錢饒。醒心未免嗟牢落,醉眼偏宜望泬寥。酩酊到來須畫寢,信知畢卓勝邊韶。
去年東岳兼西岳,來往真如天際云。今日黃山游不得,三十六峰空待君。君歸好向湯泉浴,曾見骨青而髓綠。容成教以駐年方,服食虛無坐紫床,道成相與隨軒皇。
憲府荒城里,重門倚茂林。壯懷天地闊,舊夢歲年深。月幌思秋霽,風檐坐夕陰。靜中軍國計,一日幾經心。
吾母昔逃難,攜孥依舅船。態多朝暮警,恩獨始終全。濫與高門出,尤蒙長者憐。未能成宅相,徒有淚如泉。
甘了蟲魚計已狂,神仙可致世能匡。三年漸覺書無字,一叱還驚石化羊。市貨沙丘成大藥,覆盆眢井酹馀觴。休論吾道非耶是,唯獨浮槎意暫忘。
釵安葳蕤爵,耳施明月珠。試向小姑看,小姑道相宜。
谷口條風改,江中暮靄沈。云山招隱興,京洛倦游心。緝芰香盈袂,聽猿淚在襟。客愁容易老,星鬢莫相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