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其二七六
發際點白,眼眶含青。
情枯歷歷,智照靈靈。
形骸如槁木,蹤跡肖流萍。
月明四海犀通暈,春在百華蜂采馨。
發際點白,眼眶含青。
情枯歷歷,智照靈靈。
形骸如槁木,蹤跡肖流萍。
月明四海犀通暈,春在百華蜂采馨。
發間點綴著斑白,眼窩泛著青黑。情感枯淡卻清晰分明,智慧照徹而靈明通透。形骸如同枯木般沉寂,行蹤似漂流的浮萍無定。明月遍照四海,犀角通徹暈光;春光盈滿百花,蜜蜂采擷芬芳。
點白:斑白,指頭發花白。
含青:青黑之色,形容眼窩色澤。
槁木:枯木,比喻形骸沉寂無執。
流萍:漂浮的浮萍,喻行蹤無定。
犀通暈:傳說犀角有白紋能透光,此處喻智慧通透圓融。
百華:即百花。
采馨:采擷香氣,喻自然生機與禪意的交融。
此詩為禪人寫真題贊之作,當創作于宋代禪宗盛行時期。此類贊詩常見于禪門文獻,旨在通過形象描寫弘揚禪法,展現禪者內在的修行境界。
全詩通過刻畫禪人的外在形貌(斑白、青眼、槁木、流萍)與內在智慧(智照靈靈、犀通暈、蜂采馨),突出其超脫物外、智慧圓融的精神特質,是禪詩中‘以形寫神’的典型之作。
寬裾乍曳薊門塵,曾睹新篇動七閩。名似要離那恨小,請同方朔莫言貧。東門此去無長狄,上帝由來有弄臣。見說府公難喜怒,可將書記屬王珣。
奎星墮地不化石,化作盤天老胸臆。清禁森嚴著不得,半夜吹簫過赤壁。百億魚龍不敢聽,萬古東流月華白。
三入承明已七年,自慚蹤跡久妨賢。吾子幾時歸鳳閣,病夫方欲買漁船。季路旨甘知已矣,潘安毛鬢更皤然。舉人自代何由得,歸去東皋種黍田。
楊花點點沖帆過,燕子雙雙掠水飛。淮上漁人閒不得,船頭對結綠蓑衣。
甚欲從此去,作煩渠未休。風期竹萬個,活業橘千頭。漢水覓二老,青門尋故侯。情知作寒士,不解殺袁劉。
少年歸娶奏金鑾,喜得天顏一笑看。紅錦裁云朝奠雁,紫簫吹月夜乘鸞。靈椿堂上承中饋,寶鏡臺前結合歡。從此梅花消息好,青綾不似玉堂寒。
李白逍遙供奉班,高歌白雪向人間。未須采作長安曲,恐有青春不入關。
雙鴻泊故林,弋者忽言慕。驚飛來遠天,棲遲漢陽樹。繒繳稍疏脫,飲啄方為故。擬此暫閒適,悠悠狎煙渚。薰風自南來,又爾振其羽。江煙半入吳,水色猶連楚。中道各言邁,羽翼乖其處。我破燕山云,子披錢塘霧。燕雀戀低枝,區區何足數。振翮淩霄漢,翱翔向云路。飛飛念舊群,九萬仍回顧。落日動離愁,含情悵南浦。
瘦竹斜撐鶴膝枝,稚榕矮短已生髭。三間陋屋成村落,幾座青峰映曲湄。只為獵山留猛犬,非因防盜插疏籬。憑知渠輩甘清苦,門上糊張福字兒。
我昔聞癡翁,已及三十年。不知翁為人,名癡胡其然。癡本性不慧,朦朣百不便。今年闔閭城,握手在市廛。角巾摺軟羅,腰帶敝帛纏。短屨草獵獵,長袖云翩翩。溫慰未通語,輒歌沈醉篇。拉翁黃公壚,買酒醉圣賢。卻杯不事飲,莫與癡為緣。我謂癡所發,必恃酒為權。無酒癡不成,癡酒不可偏。云癡豈假酒,假酒癡不全。我癡抱混沌,七竅莫我穿。若謂酒使我,良馬亦俟鞭。人以黠教我,我自信癡蟬。人以嗤我畫,我畫師癡虔。手探夾袋中,出具置我前。水墨乃從事,慘澹開云煙。大幅及小幅,紙影彌山川。圖成贅言句,草次亦及玄。市上諸小兒,驚駭謂之仙。清虛結簪衲,鶯花亦留連。要去不掉頭,急急箭脫弦。無慕豪富門,腳版如鐵堅。此翁所以癡,以故囊無錢。于人有雌黃,常在口角邊。于人有孝義,記注一大編。此翁不癡者,人焉得知焉。吳人多癡呆,翁豈吳人傳。翁云我吳產,此病知莫痊。我生迨八旬,落魄如風顛。不知人所毀,亦不求人憐。種竹欲借地,買書常賣田。蓬蓬被白發,咄咄書青天。我顛與翁癡,癡顛相比肩。約為老兄弟,逍遙覓彭錢。
相送都門更一程,喜于身退見功成。舊提留鑰江山重,新掛朝冠步履輕。綵鹢亂流風正駛,隼旟開路晝偏晴。山林歲晚無塵雜,幾個松筠是友生。
千里蒹葭水國天,白頭博士枕書眠。人從對酒青燈夜,事憶談經絳帳年。一札希逢西楚雁,雙漿好汎北湖船。慚從魯國諸生后,儒術無成侍禁筵。
塵送鳴河遠,煙蕪繡陌,野花裝路。溪浸香陂,有銜泥巧燕,信天癯鷺。當喧愛寐,嬉春事流鶯休訴。抬望眼,好似吾鄉細柳,誰家深樹。一角紅樓似故。驀千場落英飛絮。藤陰羃,記花留我坐,蝶引伊去。多少夢華懶拾,怕小桃紅處。他觀入玄都,人來崔護。
江檻俯清潯,高秋水氣深。楸枰互相對,機事亦何心。
漠漠春寒水繞城,誰家可作看花行。一杯不得三人共,二月都能幾日晴。夢逐鶯聲風外斷,愁兼草色雨中生。畫船載妓南湖上,不似年時放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