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北山上人雜畫二軸
流水花間過,
長松石上生。
煙霞開古色,
風雨送秋聲。
流水花間過,
長松石上生。
煙霞開古色,
風雨送秋聲。
清澈的溪水在花叢間緩緩流過,修長的松樹從石縫中生長出來。煙霞繚繞,暈染出古樸的色調;風雨輕拂,傳送著秋日的聲響。
長松:高大挺拔的松樹。
古色:指畫面中呈現的古樸、蒼勁的色彩與韻味。
秋聲:秋天的風聲、落葉聲等自然聲響,常暗含時序更迭之意。
此詩為題畫詩,創作于詩人觀賞北山僧人(‘北山上人’)所繪的雜畫軸時。具體時間雖無明確記載,但結合詩中‘秋聲’可推測或作于秋季,詩人通過詩句再現畫境,表達對畫作藝術效果的共鳴。
全詩以題畫為核心,通過描繪畫中流水、長松等景物,展現畫境的清幽古樸;語言簡練生動,意象鮮活,體現了題畫詩‘詩畫互映’的藝術特色,是對畫作意境的詩意延伸。
虛閣極蕭爽,菡萏搖清漪。坐來不知暑,香霧濕人衣。
為羨除書下日邊,一官猶抱昔時氈。菰蘆舊業行偏近,苜蓿新齋坐更偏。繡服春回苕水上,青衿云擁濲門前。莫誇奇字空千載,蚤向揚亭授太玄。
江皋空闊見東溟,兩訊潮隨遠近生。夾岸炎天迷雪嶺,居人晴日駭雷聲??头撼孙L去,漁罟東西逐浪行。盡道波神久恬靜,應緣四海正清平。
帳里鴛鴦交頸情,恨雞聲,天已明。愁見街前,還是說歸程。臨上馬時期后會,待梅綻,月初生。
作佛何曾要裹纏,頂門尚欠世間錢。舍身者與舍佛者,選佛場中化有緣。
偶出官橋倚落曛,詩家觸景謾紛紛。彈琴在峽驚聞瀑,罨畫為溪喜得云。竹筱晚深樵弛擔,莎根秋短牧歸群。道旁更有枌榆社,欲脫蓑衣藉酒醺。
河抱城根曲,山侵地勢斜。周馀古樓觀,舜俗舊人家。回首游從闊,裝懷牒訴嘩。何時重載酒,同醉洛陽花。
多情宋玉,值西風搖落,悲秋時節。賴有幽芳深解意,的皪枝頭爭發。欲語含羞,斂容微笑,心事如何說。暗香時度,卷簾留伴霜月。誰為賦寫仙姿,揮毫落紙,有尊前詞客。獨倚闌干須信道,消得孤吟愁絕。補闕騷經,拾遺香傳,頓許居前列。品題多謝,一枝當為君折。
峽門江鸛晚爭飛,井底鳴蛙水氣肥。莫怪公孫初恃險,經霜樹樹赭黃衣。
不虞后院伏梟雄,卻向中原圖遠功。未必美人曾誤國,君王自棄館娃宮。
宴罷瑤臺出禁遲,玉輪飛上已多時。一天星斗光芒后,萬里銀河影漸移。素女夜寒初倦舞,嫦娥秋老正含悲。黃沙磧里涼如水,人在青樓有所思。
柳綠花紅別一天,新來人物舊山川。若為喚起堯夫夢,再整三千六百年。
夏木陰陰欲放船,黃鸝啼了落花天。十詩盡說人間事,付與風流葛稚川。
百萬瑤妃傳粉酥,詩翁列屋世間無。江南窮相韓熙載,有甚歌姬畫作圖。
竹徑隨泉上,山云觸石生。寶棲彈指處,的的是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