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伍省軒
萬家煙樹綠圍莊,一水縈洄溉斗岡。
韋曲應知來杜老,天臺無計宿劉郎。
柳條學弄春風暖,花氣濃沾曉露香。
寄語潯陽諸酒伴,明朝將爾倒詩腸。
萬家煙樹綠圍莊,一水縈洄溉斗岡。
韋曲應知來杜老,天臺無計宿劉郎。
柳條學弄春風暖,花氣濃沾曉露香。
寄語潯陽諸酒伴,明朝將爾倒詩腸。
千萬戶人家的煙樹綠樹環繞著村莊,一條水流回旋灌溉著斗岡。你所在的韋曲應當知道有像杜甫這樣的來客到訪,可惜我無法像劉郎留在天臺那樣與你長宿。柳枝在春風中輕搖,感受著暖意;花的香氣因晨露更顯濃郁芬芳。我要給潯陽的各位酒友帶話:明天定要與你們暢飲,讓詩意如泉涌。
韋曲:唐代長安城南韋氏世居之地,此處代指伍省軒居所。
杜老:指杜甫,詩人以杜甫自比,表達對友人的重視。
天臺無計宿劉郎:用劉晨、阮肇入天臺山遇仙典故,此處指無法與友人長留。
潯陽:今江西九江,借指友人所在或聚會之地。
倒詩腸:形容飲酒賦詩時靈感泉涌、文思酣暢。
此詩應為詩人春日寄贈友人伍省軒所作。通過詩中‘春風暖’‘曉露香’等春景描寫,結合‘寄語酒伴’的邀約,推測創作于閑適時節,詩人借景抒懷,表達對友人的牽掛與相聚期待。具體創作時間、地點無明確記載,當與詩人交游背景相關。
全詩以春日田園風光起筆,融典故與實景于一體,前半借‘韋曲杜老’‘天臺劉郎’含蓄表達對友人的傾慕與難留之憾,后半以‘柳條’‘花氣’渲染春景之美,末句直抒與酒伴暢飲賦詩的期待,主旨鮮明,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閑適的生活情趣與深厚的友情。
市斷溪聲遠,橋回野色荒。吹來數點雨,相送一孤航。漲綠平官渡,煙黃拂女桑。隔花僧共語,東去是錢塘。
毀譽榮辱至,海波何時平。海中有仙山,仙人筑為城。金銀為室闕,桂樹羅階生。鸞鳥翔且舞,美女稱飛瓊。偓佺擁我蓋,王子左吹笙。踟躕聊戲娛,餐之玩西傾。
奕世臺衡貴,盈門紱冕榮。遐方流惠化,殊俗詟威聲。宥密資忠力,安平寄老成。遽騎箕尾去,何以慰蒼生。維岳人皆仰,長城眾所依。遠猷方克壯,昭世忽長違。象設儼如在,英靈窅不歸。唯應令名久,竹素藹馀輝。
湖上茶寮喜雨臺,每逢休務必先來。平生佞古初開眼,抱得宋元窯器回。
十五十六月正圓,樓頭買卜問青天。月如照到吳江水,郎在吳江第幾船。
講帷啟沃寸心丹,赤舄居東鼻吸酸。家學于今揚世美,廟堂自昔嘆才難。湖山時雨沾封內,錦繡春風散履端。知己三生唯晉國,大書勛業肯慚韓。
風雨雞聲亂,云山鶴夢清。自非諸葛臥,誰有魯連名。碧海堪垂釣,黃河未洗兵。鏡中看短發,種種負平生。
玉壺春酒石榴殷,此日中林見往還。堪是樽前幾知己,那能不愛叔牙山。
山野少聞車馬聲,屑珠總為客塵驚。俯思人海憑誰咄,泡影萬千看死生。
綿山恨骨已寒灰,盡禁廚煙肯更回。老病不禁餿食冷,杏花餳粥湯將來。
云臥山房秋草青,步虛聲斷月冥冥。凄涼行到空壇上,拾得松間舊鶴翎。
晴檐一笑問逋仙,青眼相看玉樹前。呵筆沈吟倚東閣,停杯惜別向芳筵。素心知己長相憶,白發催人祗自憐。漫寫老懷驚歲暮,遙傳芳訊及春先。吟斷寒檐月一枝,彩毫呵凍興來時。折花庾嶺封題后,踏雪灞橋歸詠遲。鐵石心腸千載賦,古今香影一聯詩。高歌誰繼群賢作,獨對孤芳有所思。
山頭桃花谷底杏,兩花窈窕遙相映。
日南使人朝貢來,東觀校書遠送回。長江無波風伯喜,不須銅鉦苦相催。
蒼松渺渺謫仙墳,采石磯頭草木芬。此地江山空識李,唐朝內外不容君。詞林氣魄青蓮重,詩酒風流白水分。聞道騎鯨非復是,春峰箕尾佇遙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