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宮詞廿七首 其十
綠綈小字書成印,
瓊函自署充華進。
請罪長教圣主憐,
含辭欲得君王慍。
綠綈小字書成印,
瓊函自署充華進。
請罪長教圣主憐,
含辭欲得君王慍。
用綠色的絲帛寫下小字,蓋好印章,將書信裝入華美的匣子,署名充華進呈給皇帝。她請求降罪卻總讓圣主心生憐愛,言辭間似乎故意惹君王生氣。
綠綈(tí):綠色的絲織物,此處指書寫用的絲帛。
瓊函:精美的匣子,瓊指玉,形容珍貴。
充華:妃嬪封號,田貴妃初入宮時或曾受此封。
圣主:指明思宗崇禎皇帝。
慍(yùn):生氣,惱怒。
《永和宮詞》為清初詩人吳偉業所作,通過詠嘆明思宗寵妃田貴妃的生平,暗喻明王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此詩創作于明清易代之際,詩人借宮廷舊事抒發對故明的追懷,田貴妃受寵與失勢的命運亦折射出晚明內憂外患的政局。
此四句聚焦田貴妃向崇禎帝上書請罪的細節,以小見大刻畫其與帝王的情感互動,既展現妃嬪的聰慧機巧,也暗含對宮廷生活的微妙觀察,是全詩‘以人寫史’手法的典型體現。
尺素初題罷,輕羅淚未干。
離愁不堪寄,聊復報平安。
身世已經潦倒,那堪日臥匡床。吟聲四壁尚啼螀。有懷同子美,無賦學歐陽。
閑卻持螯左手,拼教辜負秋光。一籬黃菊也凄涼。幕遮燈火暗,窗掩藥爐香。
謫居本與世緣睽,青鳥東飛客在西。
宦味真隨殘臘盡,病株敢望及春荑。
朝元尚憶趨丹闕,賜福頻叨濕紫泥。
新歲倘聞寬大詔,玉關走馬報金雞。
一官瓊海獨淹留,倚棹看山恣遠游。
白下秋風憐并桂,淮中暮雪憶同舟。
緘書久負翩翩雁,橫席長從汎汎鷗。
聞道政成有佳趣,惠連詩句近耽休。
山色忽相送,江流不作聲。
別懷初酒醒,病骨更寒侵。
一笑已昨夢,百年明此心。
故人應念我,數肯寄嘉音。
寒。
日薄云輕午夢殘。
無人管,
花影上欄干。
破到榴花今日雨,向來紅紫可憐吟。蝶沾蜂濕徒增忌,杏綠梅黃亦苦心。
二麥臨河半欲黃,一夜生長誰禁當。揮鋤荷笠能辭苦,浪潑云翻慮爾忙。
水缺沙乾燕只忙,交交鶯羽閃無光。今辰底恁穿楊急,拍拍銜泥向我堂。
古帆高掛入曹源,
雷動風行海岳昏。
三十二峰親坐斷,
一毛頭上定乾坤。
名花齊向膽瓶張,
桃菊荷梅竟競芳。
說與中華人不信,
老夫親見細聞香。
門掩黃昏細雨。仨傳出、當筵金縷。休唱江南斷腸句,小銀箏,十三弦,新換柱。
花外殘蛩絮。暗咽斷、碧紗煙語。愁結行云夢中路。起挑鐙,疊紅箋,封淚與。
春郊步屧共逶迤,放夜嚴城淑氣移。
萬樹網云籠鶴燄,一庭璧月浸皋比。
喜看今夕冰成繭,莫問前宵雨濯枝。
自笑白頭真勃窣,亦隨人踏五花兒。
江城北面是山家,細雨西橋石路斜。
九日歸來澆綠酒,幾年人去落黃花。
牙簽舊架唯馀蠹,玉樹空庭但噪鴉。
猶有鄰翁思手澤,壁書珍重與籠紗。
投箠填江語未終,
謝安乘此立殊功。
三臺星爛乾坤在,
且與張華死不同。
離騷讀罷意沉沉,
痛飲狂歌作楚吟。
魚腹有靈應瞑目,
后來猶自有孫心。
西風影里倚危闌,杰閣崚嶒路曲盤。
修竹當門云影薄,枯荷卷葉雨聲乾。
談經人去虛堂靜,埋劍池空夕照殘。
憶到五松園外路,石城煙柳共荒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