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其二二五
發白面黃,鼻直口方。
云水精神老,叢林氣味長。
青蛇露時星爛爛,白鳥沒處煙蒼蒼。
印空有據,印泥成章。
家家門前柏樹子,豈獨趙州能對揚。
發白面黃,鼻直口方。
云水精神老,叢林氣味長。
青蛇露時星爛爛,白鳥沒處煙蒼蒼。
印空有據,印泥成章。
家家門前柏樹子,豈獨趙州能對揚。
白發蒼蒼面容蠟黃,鼻梁挺直嘴唇方正。云游參禪的精神已顯老邁,禪林修行的氣息愈發深長。青蛇顯露時星光燦爛,白鳥消失處煙色蒼蒼。印證空性有憑有據,印證具體境界自成文章。家家門前都有柏樹,難道只有趙州禪師能以此對答弘揚禪機?
云水:指云游四方的僧徒,因如行云流水般無定所,故稱。
叢林:佛教用語,指僧眾聚居的寺院,取眾僧和合共住如樹木叢集之意。
青蛇:喻指禪機如青鋒劍般銳利,亦或形容靈動的禪意。
白鳥:喻禪心空明,與煙色蒼蒼共同營造空寂之境。
印空有據,印泥成章:佛教印可之語,“印空”指對空性的印證,“印泥”指對具體境界的顯化,強調禪理可證可顯。
家家門前柏樹子:引用趙州從諗禪師公案,有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趙州答“庭前柏樹子”,意為禪機不在玄遠,即在當下。
此詩為宋代禪林“寫真求贊”類作品,多見于禪僧畫像題贊。宋代禪宗盛行,文字禪發展,此類贊文既記錄禪者形貌,更通過意象與典故弘揚禪法。詩中“趙州”典故的引用,反映了當時禪林對經典公案的重視,旨在通過日常場景傳遞禪理。
全詩通過描寫禪者外貌與禪境,結合趙州公案等典故,強調禪理不在玄遠,而在當下生活。語言質樸卻機鋒暗藏,是宋代文字禪“以詩說禪”的典型之作,體現了禪宗“平常心是道”的核心思想。
素馨柎萼太寒生。多翦春冰。
夜深綠霧侵涼月,照晶晶、花葉分明。
人臥碧紗幮凈,香吹雪練衣輕。
頻伽銜得墮南薰。不受纖塵。
若隨荔子華清去,定空埋、身外芳名。
借重玉爐沈炷,起予石鼎湯聲。
一春長費買花錢。日日醉花邊。玉驄慣識西湖路,驕嘶過、沽酒壚前。
紅杏香中簫鼓,綠楊影里秋千。
暖風十里麗人天。花壓髻云偏。畫船載取春歸去,馀情寄、湖水湖煙。
明日重扶殘醉,來尋陌上花鈿。
新符舊歷。交割新年馀七日。
誰識春華。元住東川太守家。
一年一曲。擬盡形容無可祝。
愿似庭梅。長向春風伴斗魁。
睡袖無端幾折香。有人丹臉可占霜。半窗月印梅猶瘦,一律瓶笙夜正長。
情艷艷,酒狂狂。小屏誰與畫鴛鴦。解衣恰恨敲金釧,驚起春風傍枕囊。
老去情懷酒味中。水邊林下古人風。
歲云暮矣江空晚,誰識儋州禿鬢翁。
人易遠,語難工。春時猶記一尊同。
苦心未免皆如此,只合揮弦目送鴻。
雙鴛蹙月天津近。歸后嫩情常剩。燈市一年愁凝。心共梅花冷。
網塵洞戶春沈靜。衰盡冶游情性。羞見素娥嬌影。明似愁鸞鏡。
又是年時,冷煙寒食梨花院。柳金拖線。一曲珠歌轉。
翠碧雕梁,風軟簾通燕。何須勸。酒豪詩健。逸韻今重見。
宿酒才醒又醉,春霄欲雨還晴。
柳邊花底聽鶯聲。白發莫教臨鏡。
過隙光陰易去,浮云富貴難憑。
但將一笑對公卿。我是無名百姓。
雨意生涼,云容催暮。畫樓人倚闌干處。
柳邊新月已微明,銀潢隱隱疏星渡。
今古佳期,漫傳牛女。一杯試與尋新句。
幽懷冷眼是青山,舊歡往恨渾無據。
紅樓橫落日,蕭郎去、幾度碧云飛。記窗眼遞香,玉臺妝罷,馬蹄敲月,沙路人歸。
如今但,一鶯通信息,雙燕說相思。入耳舊歌,怕聽琴縷,斷腸新句,羞染烏絲。
相逢南溪上,桃花嫩、嬌樣淺澹羅衣。恰是怨深腮赤,愁重聲遲。
悵東風巷陌,草迷春恨,軟塵庭戶,花誤幽期。多少寄來芳字,都待還伊。
三年重到嚴灘路。嘆須鬢、衣冠塵土。
倚孤篷、閑自濯清風,見一片、飛鴻歸去。
人間何用論今古。漫贏得、個般情緒。
雨吹來云、亂處水東流,但只有、青山如故。
秀肌豐靨,韻多香足,綠勻紅注。
翦取東風入金盤,斷不買、臨邛賦。
宮錦機中春富裕。勸玉環休妒。
等得明朝酒消時,是閑澹、雍容處。
向蒲江佳處,報新葺、小亭軒。有碧嶂青池,幽花瘦竹,白鷺蒼煙。
年華再周甲子,對黃庭、心事只け然。都占壺天歲月,便成行地神仙。
十年。微祿縈牽。夢繞浙東船。更吾廬才喜,籓籬盡剖,門巷初全。
何時歸來拜壽,盡團欒、笑語玉尊前。吟寄疏梅驛外,思隨飛雁行邊。
裊裊天風響佩環。鵲橋有女夜乘鸞。也恨別多相見少,似人間。
銀浦無聲云路渺,金風有信玉機閑。生怕河梁分袂處,曉光寒。
春衫和淚著。又燕入江南,雁歸衡岳。東風曉來惡。繞西園無緒,淚隨花落。
愁鐘恨角。夢無憑、難成易覺。到春來易感,韓香頓減,沈腰如削。
離索。挑燈占信,聽鵲求音,不禁春弱。云輕雨薄。陽臺遠,信難托。
念盟釵一股,鸞光兩破,已負秦樓素約。但莫教、嫩綠成陰,把人誤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