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大伾山
肩輿沖曉作山游,黃葉迎風面面秋。
過眼飛云應我笑,隔林啼鳥向人留。
石階竹迸苔痕破,玉井龍歸雨氣收。
謾簡禹書尋往跡,茫茫何處是江流。
肩輿沖曉作山游,黃葉迎風面面秋。
過眼飛云應我笑,隔林啼鳥向人留。
石階竹迸苔痕破,玉井龍歸雨氣收。
謾簡禹書尋往跡,茫茫何處是江流。
清晨乘轎登山游覽,黃葉在風中翻飛,滿是秋意。掠過的飛云仿佛對我歡笑,林間的鳥兒似乎在留人。石階上竹子破土而出,打破了苔痕;玉井的龍歸去,雨氣消散。隨意翻找禹書尋找舊跡,卻只見茫茫,不知江流何處。
肩輿:轎子。
面面秋:處處都是秋景。
迸:破土而出。
謾簡:隨意翻閱。
禹書:指記載大禹治水的文獻或傳說。
大伾山為歷史名山,傳為大禹治水時疏導黃河的遺跡。詩人秋日乘轎登山,觸景生情,結合對大禹治水的歷史聯想創作此詩,融自然之景與人文追思于一體。
全詩以登大伾山的游蹤為線,描繪秋山晨景,兼懷大禹治水舊跡,既展現自然秋景之美,又暗含對歷史變遷的感慨,是一首情景交融的山水懷古詩。
寒宵猛憶青春伴。有滿徑春莎軟。彩蝶迎人飛款款。歸來杯酒,窗前燈下,共醉春風暖。三年不見伊人面。怎剪得離情斷。欲見何難謀一見。塵勞牽絆,江流遼闊,比似天涯遠。
之美一人,樂亦過人,哀亦過人。月生于堂,匪月之精光,睇視之光。美人沈沈,山川滿心。落月逝矣,如之何勿思矣。美人沈沈,山川滿心。吁嗟幽離,無人可思。
河橋散靈鵲,曜景逾佳期。池華延舒月,尚可傾一卮。欲以要良賓,秋事言凄其。歲往豈再得,綠發含霜滋。寓意不在飲,營駕君莫辭。
叢篁不盈尺,葉葉生秋風。鳳凰何時來,食實巢其中。
呵凍。青緵。波影送。遠山春。嬌叵耐。凝黛,月痕新。生小解含嗔。顰顰。無言螺翠勻。意梭巡。
住山活計一般無,不數朣朣照乘珠。試探篋中何所有,珠回玉轉一蘿湖。管城饒舌析玄微,一字何曾療得饑。文彩既彰非得已,知音未舉要先知。
九年不見此髯公,十日西湖九日同。待縮九年為九日,君歸何事苦匆匆。輕寒微靄養花天,十里桃堤似錦纏。花事未闌君且住,酒船今在六橋邊。百年節序喜清明,不負花時有幾人。雜板新腔歌百遍,深杯臘酒飲千巡。千巖萬壑不曾看,一水悠悠欲渡難。與子相期仍未定,不如且盡眼前歡。
湓波已近見康廬,風月煙云自卷舒。白鳥歸來閒似我,向山深處認巢居。
古寺春深寂不諠,依依新柳影寒原。千花繞塔鳥啼晝,一犬眠云僧候門。客向酒邊吟芍藥,春從天外到芳蓀。東風莫遣流光駛,且付清尊共討論。
今日天氣佳,駕言適山村。種枳作短籬,疊石成高垣。牲酒賽秋社,簫鼓迎新婚。所愿在仕者,努力蘇元元。
壓鏡秋姿,四山濃黛和愁斂。浴空蟾影轉斜河,三五涼螢閃。清景人閒易欠。洗閒情、筒杯未釅。窣波鐘罷,歸盡連錢,蜻蛉孤泛。欺月珠鐙,隔花飄出閒闌檻。亂催阿濫聒清宵,魚鳥應微厭。殘畫滄洲半罨。掛西峰、蒼龍睒睒。昏鴉醒未,風外稀疏,重城更點。
南洞更奇極,壁立千丈崖。誰將顧陸畫,掛向蒼江隈。嶄嶄丹翠間,錯落金銀臺。石扇敞云頂,畫檐飛嵬嵬。路緣屋脊上,僧出蜂孔陪。高空來鬼神,中天風雨回。憑闌望晴霄,天門如可階。安知已巉絕,異境中巖開。五步一小峰,峰峰瘦皺排。石林夾幽徑,綠蓊掌大苔。沈沈靜白日,花深無鳥喈。渾忘在壁上,竹影搖尊罍。坐疑西南徼,茲勝何由胎。帝應憐黔山,鬘花而髻魋。為割海上奇,一令耳目恢。有力夜負至,左股失蓬萊。孰云過者過,觀者返自涯。長嘯語山靈,孤詣自古來。
一片銀光漫地白。放眼看,連天飛雪。客館心情,歲闌時候,那更人離別。天涯遙慰荒齋寂。驛遞到,瑤華金碧。千里停云,幾回落月,不道無消息。
香乍起。滿院垂垂巖桂。未卷珠簾香已至。酒杯言笑里。葉下茸金繁蕊。別是清妍風致。更遠隨人聞細細。月華天似水。
一片瀟湘水,春情比我深。云為神女夢,月是美人心。眉黛將秋畫,衣香弄夕陰。三星光艷絕,不與夜珠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