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劍行
昨夜星官動紫微,今年天子用武威。
登車一呼風雷動,愿騎單馬仗天威,挼取長繩縛虜歸。
仗劍遙叱路傍子
昨夜星官動紫微,今年天子用武威。
登車一呼風雷動,愿騎單馬仗天威,挼取長繩縛虜歸。
仗劍遙叱路傍子
昨夜星官使紫微垣星象異動,今年天子要施展武力。我登車一聲呼喊,好似風雷震動,愿獨自騎馬憑借天子的威嚴,扯來長繩把敵人捆綁回來。我仗劍遠遠呵斥路邊的人。
星官:指天上星宿的神官,古代認為星象變化與人事相關。紫微:紫微垣,星官名,古人認為是天帝居住之處,常象征帝王。
武威:武力、軍事威力。
挼:揉搓,這里有扯、拉的意思。
叱:呵斥。
推測創作于國家面臨戰事、天子準備用兵之際。詩人可能受當時氛圍感染,心懷報國之志,想在戰場上有所作為。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渴望征戰立功的豪情。其特點是氣勢磅礴、情感激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知名,但展現了古代文人的愛國情懷和壯志。
白鷺群飛積水寒,怪鱗收雨漸泥蟠。沖風自散涼波上,落日猶明高樹端。晚色無人聊佇立,秋聲何處起叢攢。他年幸愿青山筑,拄杖穿云戴鹖冠。
秋氣平分,郁蔥都作充閭喜。玉堂風味。磊落青云器。醉墨烏絲,綠綺傳湘水。千秋歲。月波如洗。長照金尊里。
倚棹南徐下,燕山北望遙。客程猶未半,殘歲只今宵。鄉淚當孤燭,愁心逐夜潮。高堂有白發,何意向云霄。
帝夢非熊起舊邦,側思賢佐隱京江。三邊羽檄來金殿,五色龍函到石淙。范老甲兵胸有萬,李侯才氣世無雙。臨戎制勝尋常事,早見邊城筑受降。
青氈歸老白頭新,六十于今又七春。手摘晚蔬供斗酒,坐臨秋水濯纓塵。三時適意松坡稿,百歲論文蔗境人。光動鯉庭增燕喜,豸冠持節正過閩。
歲歲蒸嘗九月期,西風笳鼓萬人悲。山邊走馬神旗閃,父老齊呼太尉來。
甕頭留得菊花春,過了重陽即誕辰。想見閨中為壽酒,只同兒女說歸人。
舞劍鴻門計不成,咸陽歸路楚愁生。子房玉斗空撞碎,柰有陳平四萬金。
萬疊頹云,遮斷了、望中山色。風更雨、禁煙休問,漢家城闕。變雅合同翻別調,危言孰與清君側。正天時、人事兩傷心,悲歌歇。草滋蔓,終難滅。花自墮,如何說。算排憂有酒,沾巾惟血。休向尊前嗟獨醒,何時海上生明月。愿相從、二老峙中流,論完缺。
寶塔何年創,相傳自盛唐。一燈留法界,片月照迷方。山斂浮云盡,風翻貝葉香。無生如可學,吾欲泛慈航。
天津月明啼杜鵑,梁園春色凝寒煙。傷心莫說靖康前,吳山又到繁華年。繁華幾時春已換,千秋萬古合歡扇。銅雀香銷見墨痕,秋去秋來幾思怨。一聲白雁更西風,冠蓋散為煙霧空。百錢襪錦天留在,禍胎要鑒驪山宮。當時夢里金銀闕,百子樓前無六月。瓊枝秀發后庭春,珠簾晴卷天門雪。棹歌一曲白云秋,不覺金人淚暗流。乾坤幾度青城月,扇影無情也解愁。五云回首燕山北,燕山雪花大如席。雪花漫漫冰峨峨,大風起兮奈爾何!
因循身漸老,性懶謁王侯。嘗到新藍尾,翻馀舊歷頭。春來雖可喜,歲去抑何愁。桃板書聯句,三平二滿休。
凄風吹露濕銀床。涼月到西廂。蛩聲未苦,桐陰先瘦,愁與更長。起來沒個人偢采,枕上越思量。眼兒業重,假饒略睡,又且何妨。
柱史來天上,相過坐夜闌。霜威清暫假,月色好同看。晨渡河冰壯,春浮楚澤寬。臺臣綱紀地,送子見才難。
憶昔西陵橋下路,彩舟初試一蓮紅。菱花妝鏡春鷗里,杏子單衫玉笛中。郡國三年烽火入,樓臺萬井劫煙空。江湖何預人間事,沙合重洲不遣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