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花?玉樓春
斷崖拋雪瀑,又潛溜、入山跟。聽暗壁潺湲,山中紫霧,山下紅云。
當年七僧甚處,但空馀、老剎靠嶙峋。底事神糧不幻,翠窩剩積香塵。
紛紛。結社種蓮人。名氏已無聞。看銀書般若,金陵故國,斜敕空存。
爭得十虛銷殞,為讓皇、冤魄脫沈淪。往事猶堪一笑,巖花亂點烏巾。
斷崖拋雪瀑,又潛溜、入山跟。聽暗壁潺湲,山中紫霧,山下紅云。
當年七僧甚處,但空馀、老剎靠嶙峋。底事神糧不幻,翠窩剩積香塵。
紛紛。結社種蓮人。名氏已無聞。看銀書般若,金陵故國,斜敕空存。
爭得十虛銷殞,為讓皇、冤魄脫沈淪。往事猶堪一笑,巖花亂點烏巾。
斷崖上飛瀉下如白雪般的瀑布,水流又悄悄潛入山腳。聽那暗壁間溪水潺潺,山中彌漫著紫色霧氣,山下是一片紅云。當年的七個僧人如今在哪里呢?只留下古老的寺廟倚靠在嶙峋的山石旁。為何神奇的糧食不再出現,翠綠的山窩只留下堆積的香塵。人們紛紛結社種植蓮花,可那些人的名字已無人知曉。看那用銀粉書寫的《般若經》,金陵故國,皇帝的敕令也徒然留存。怎樣才能讓這十方虛空消散,讓讓皇的冤魂脫離沉淪。往事還能讓人付之一笑,巖花隨意地落在烏巾上。
斷崖拋雪瀑:斷崖上瀑布飛瀉如拋灑白雪。
潛溜:悄悄流淌的溪水。
山跟:山腳。
潺湲(chán yuán):水流緩慢的樣子。
老剎:古老的寺廟。
嶙峋:形容山石峻峭、突兀。
神糧:神奇的糧食。
翠窩:翠綠的山窩。
香塵:帶有香氣的塵土。
結社種蓮人:指結社修行的人。
銀書般若:用銀粉書寫的《般若經》。
讓皇:指南唐中主李璟,其弟李景遂曾稱他為讓皇。
烏巾:黑色的頭巾。
此詞創作背景可能與作者游覽山中古寺有關。當時或許目睹寺廟的興衰,聯想到歷史上南唐的故事,尤其是讓皇的遭遇,有感而發創作此詞。
這首詞主旨是借景抒懷,感慨歷史興亡。其特點是將自然景色與歷史故事巧妙融合,意境深邃。在文學史上展現了作者對歷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摩可濃。巷巷相羅截。終當不置汝。
熱惱煩蒸正不禁,火輪忽向半空沈。屯中信有云雷象,復處方知天地心。便擬新秋先上印,何須晚歲始投簪。江山信美非吾土,栗里時從蝶夢尋。
真能一醉逃煩暑,定勝三杯禦臘寒。自有詩書供永日,莫將絲竹亂風灘。舞雩何處歸春莫,叩角誰人怨夜漫。聞道丹砂近有術,錙銖稱火共君看。五斗塵勞尚足留,閉門聊欲治幽憂。羞為毛遂囊中穎,未許朱云地下游。無事會須成好飲,思歸時亦賦登樓。羨君幕府如僧舍,日向城隅看浴鷗。
嚴嚴神仙居,不受世塵涴。棲身白玉壺,眼凈詎容唾。主人敬愛客,馬秣仆不餓。洗心爐薰前,容了舊經課。
鴛鴦不向此溪游,豈有鴛鴦得白頭。溪水不將濃淚去,淚紅長似落花浮。
客窗曾剪燈花弄。誰教來去如春夢。冷落舊梅臺。小桃相次開。人間春易老。只有山中好。閑卻槿花籬。莫教溪外知。
梔子經年未著花,飄飄風雨到山家。當樓煙薄鎖不斷,隔竹風高吹更斜。村巷門深低宿草,石窠盆小漲微沙。下帷不出愁泥潦,江上何人駐小車。
繒繳雖無亦可疑,勉尋故劍尚無期。照馀秋水涵雙影,揀盡寒蘆剩一枝。斜月依稀傍關塞,平沙寥落寄桐絲。成行愿向江南覓,悵望天涯動遠思。
芳草垂楊蔭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一生清意無人識,獨向斜陽嘆白頭。
想當初結客五陵豪。走馬千山道。曾過那唐陵漢寢,蜀壘秦濠。也曾上江樓吊六朝。也曾從海市窺三島。斜街兩度蹋櫻桃。廝趕著好風光燕圍鶯繞。聽憑他鶴謗猿嘲。遮莫放風流白石,?自吹簫。
秋雪一篷思在水,凍云十里夢如煙。
黔兵已報破安莊,蠢爾交夷敢跳梁。飛將忽騰天上陣,長纓終擊日南王。令傳玉帳驚魚鳥,月照轅門縛犬羊。好向武陵求笛譜,伏波遺跡未全荒。
滕王閣上煙波遠,孺子亭中花竹深。
荒陂日落沙渚黃,新霜十里菰蘆蒼。沙平水落云影薄,雁飛漠漠江茫茫。江寒天遠西風急,沙上霜晴爪痕濕。月明不怪雁奴驚,江湖何處無矰繳。
不能久長離。中夜憶歡時。抱被空中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