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漏遲
雁邊風訊小,飛瓊望杳,碧云先晚。露冷闌干,定怯藕絲冰腕。凈洗浮空片玉,勝花影、春燈相亂。秦鏡滿。素娥未肯,分秋一半。
每圓處既良宵,甚此夕偏饒,對歌臨怨。萬里蟬娟,幾許霧屏云幔。孤免凄涼照水,曉風起、銀河西轉。摩淚眼。瑤臺夢回人遠。
雁邊風訊小,飛瓊望杳,碧云先晚。露冷闌干,定怯藕絲冰腕。凈洗浮空片玉,勝花影、春燈相亂。秦鏡滿。素娥未肯,分秋一半。
每圓處既良宵,甚此夕偏饒,對歌臨怨。萬里蟬娟,幾許霧屏云幔。孤免凄涼照水,曉風起、銀河西轉。摩淚眼。瑤臺夢回人遠。
大雁帶來的風訊微弱,像飛瓊般的佳人蹤跡難尋,碧云早早暗下來。欄桿上露水寒冷,想必她纖細手腕會怯寒。月光洗凈天空,比花影與春燈交織還美。圓月如秦鏡般圓滿,嫦娥卻不肯分一半秋色。每到月圓本是良宵,為何此夜卻多哀怨。月光普照萬里,有多少云霧遮擋。孤單玉兔凄涼映照水面,曉風吹起,銀河西轉。我揉著淚眼,從瑤臺美夢中醒來,人已遠。
飛瓊:仙女名,這里代指所思之人。
藕絲冰腕:形容女子手腕潔白纖細。
秦鏡:相傳秦始皇有一方鏡,能照見人的五臟六腑。這里喻指月亮。
素娥:嫦娥。
嬋娟:形容月色明媚,這里指月亮。
孤兔:指月中的玉兔。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推測是詞人在月圓之夜,因思念某人而作,借景抒情,抒發內心的孤寂與哀怨。
這首詞主旨是表達思念與哀怨,其特點是景中含情,意境清幽。在文學上展現了詞人細膩的情感和高超的寫景抒情技巧。
釣龍臺臨江水隅,上有玉殿祠亡諸。閩地稱王因禹后,漢朝封國在秦馀。潮喧鼓吹來滄海,云拂旌旗擁碧虛。自古神明歸正直,雙蛇出沒定何如。
楝花風落夏云初,日日臨流望遠途。三十六鱗江上鯉,如何不寄一行書。
俊逸靈奇宰相才,卞和抱璞古今哀。士生亂世空彈鋏,客到新亭漫舉杯。一死拼題鸚鵡賦,百年幾上鳳凰臺。問他白玉樓成未,欲向天公泣訴來。
幾年憲部總刑章,此日朝天促去裝。只以寬仁輔堯舜,肯為刻覈事申商。九重入覲當清曉,一葉驚秋送早涼。昨對紫垣瞻北極,泰階兩兩正騰光。
老隨千騎赴毗陵,騎吏朝來有喜聲。未到常山三十里,此身已在浙中行。
客窗風雨冷,唯有影隨形。愛子別相遠,老懷愁未醒。春殘雙鬢白,夜久一燈青。何日團欒處,歡情滿戶庭。
落花數點懸蛛網,風蹙文如浪。看來也似惜春光,留住殘紅不肯放。柳煙槐雨連門巷,要做綠陰模樣。綠陰終不似花時,這夏景曲兒休唱。
病如翹翹板,起坐不能平。人若波中舟,徒欲逆波行。搏戰廿四載,勝敗殊未分。有敵能如此,亦足快平生。
秋水上溪魚正肥,西風巖谷思依依。問渠金紫千鐘祿,何似山中及早歸。
卿也行中獨擅場,夜深一曲學霓裳。生憎忒殺憭人甚,入夢纖纖尚繞梁。
何事曲低回,無花只有梅。薰風渙春凍,散入亂花隈。
來往都城道,探知朝士心。若聞身世事,定肯卻黃金。
衣袖歸時雨盡沾,臥聞涼葉響虛檐。鳥情幽寂將依樹,苔意夤緣欲上簾。靜里只應閑尚在,病來長與懶相兼。讀書自笑成何事,細取蟲魚幾字添。
四肢輕健好參禪,大道何曾薄少年。七歲黃梅人未老,歸來松柏已蒼然。
五岳崢嶸衛紫微,萬方臣妾仰光輝。勾陳上直天皇座,少海中嚴帝子闈。峰頂日華迎鳳下,洞中云滿待龍歸。終天王氣都留此,花木常新鳥獸肥。